s 阅读页

第一节 姓名与字、号、小名、笔名、艺名、绰号

  一、姓氏

  人的名字由姓和名两部分构成,要了解姓名,就有必要了解什么是姓和氏。

  最初,人们认为姓就是图腾。传说在混沌初开的上古时代,每个氏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这个图腾后来就成为了姓。如方姓是由獐子变来的,杨姓是由绵羊变来的,范姓是由水牛变来的等等。

  对于这一说法,也有人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不能因为见到某些姓氏恰好与动植物的名称相关,就一概认为姓就是图腾。如马姓,《汉书·马援传》中说,马援的先祖赵奢为赵将,因功封马服君。马服是山名,在邯郸的西北。赵奢的子孙可能先以‘马服’为姓,后简化为马。如果不加以区分,就说马姓来源于图腾马,这是以偏概全的。

  如何给姓下—个定义,古人曾作过很多解释。人们从姓的字形着手,发现在金文中,“姓”字由“人”、“生”组合而成,许侦《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东汉刘熙的《释名》则说:“女生为姓,渭子也。”清朝王念孙进一步疏证:“姓者,生也,子孙之通称山。”上述引证的共同之处是“以女生为姓”,都认为姓的含义最早与女性生子有关。也就是说,一个人生而有姓,同一血统的子孙同姓。在后代的繁衍过程中,为了把从同一个老祖母传下来的人加以区别,便产生了姓,这就是文字学告诉人们的“姓”字的意义。

  现在人们从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中所看到的最早的姓,几乎都有—个“女”字偏旁,如姬、姜、姒、姚等等。

  姓是图腾也好,是女性生子也罢,都必须具体到用某一个姓加以考证。说到姓,就很容易联想到氏。现在看来,姓和氏似乎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司空见惯的“以姓氏笔画为序”,就是以姓的笔画多少来排列先后。

  看来,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但在古代,姓与氏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氏”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这个字,写法上也基本一致。许慎认为这个字像山岸崩塌之形,“氏崩声闻数百里”。

  清朝人朱骏声不赞成这种说法,他认为氏字的本义为植物的根。弯曲的根叫氏,直形的根叫氐。林义光也指出,氏字“不象山岸胁之形,本义当为根柢。姓氏之氏,亦由根柢之义引申”。人有姓氏,正如树有根本。

  上古时代的姓和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简单来说,姓是大宗族号,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氏是由大宗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是姓的分支和发展。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姓是指他的血统来源,氏则是指他子孙的血统来源。

  当时对姓氏的区分,为更好地选择嫁娶之家是其目的之一。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认识到同姓婚配不仅有悖人伦,还会对后代的素质造成不良的后果。

  先秦时期有许多诸侯、卿大夫都是同姓,如齐国的崔氏与东郭氏都是姜姓。齐庄公时的权臣崔杼要娶东郭偃的姐姐,尽管东郭偃是崔杼的下属,但他还是以“男女辨姓”的通婚古制为由,婉言拒绝了崔杼。

  其目的之二在于严格男女之别。在周代,“同姓不婚”的礼制实行得非常严格。因此,确定婚姻关系之前,“男女辨姓”就成为必要的程序。

  当时,人们常将姓加在女子的称谓里,“妇人称国及姓”,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男人称氏”。宋代学者郑樵说得很清楚:“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其目的之三是为了区分贵贱。从周代起的一段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则没有。在当时,“百姓”的含义并非指一般民众,而是指贵族,与今天讲的平头百姓不是同一回事。

  如在周代,天子分封有德的人为诸侯,根据他们始祖的起源赐姓,再赏赐土地、人民作为封地而命氏。《左传·隐公八年》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氏有时与姓完全相同,比如旧俗中的“张氏兄弟”和“李氏昆仲”,就都是姓张的兄弟和姓李的兄弟之意。

  氏有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在当时的婚姻制度下,经常发生一个有趣的现象。首先是在本身的父姓前加夫姓,表示已成为夫族的一员,然后在父姓之后加“氏”,表明自身原属的家族。至于本名,则完全被忽略了。如赵李氏,就表示夫姓赵,父姓李,后加“氏”则表示已嫁入赵家,原为李家的女人的意思。

  氏有时也用在表示亲属关系的字后边,用来称呼自己的亲属,如舅氏(母舅)、母氏等。有时它又表示对名家、专家、学者的称呼,如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就被称为段氏。

  由此可见,氏在古今社会中的忽贬忽尊,是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变化的反映和遗迹。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但不论古今,人的姓名大体都是由姓氏和名字组合而成。由于姓氏关系着一个人的祖先和血统,对名字有着制约和规定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所处人群的标志“姓”与自己的标志“名”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而准确地表达他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姓乃名之魂,因此姓氏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并且由此产生了许多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确实是值得人们研究和玩味的。

  二、名

  古今中外,无论男女老幼,贵贱尊卑,无不有名。名之于人,生而有之,如影随形,荣辱与共,相伴终生,实在是再密切不过了。

  那么,人名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演进和发展的呢?其文化意蕴丰富多彩,回溯起来颇有意味。远古时代,人们过着群居生活,靠采集和狩猎来维持生存,他们的生活十分原始,还不需要用姓名来区分彼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为了把某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区别开来,便出现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标志,即所谓的姓。在一群人中间,为了相互区别,就出现了只属于个人的标志,即所谓的名。那时,在社会交往中,无论哪一群人,在自己内部只需用名便可彼此区分。若与另一群人交往,只称名则不能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有把自己所在人群的标志与自己的标志即姓与名结合在一起,才能将自己从不同的人群中区别开来。

  关于名字的起源,从汉字“名”本身也可以推知其最初的含义。这一汉字由“夕”和“口”两部分组成,对此,《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即是说,在早期的社会交往中,人们白天相见,可以通过形体、面貌、声音相互区别;而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互报名字来区分了。

  可见,人名的产生是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它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在社交中便于彼此区别。

  我国最早拥有自己固定名字的人,可能是传说中的那些氏族社会的首领,或在部族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但严格说来这些人名只是族名、公名,而不是人名、私名。之后,人名开始表明一定的特点,《札记·祭法》中说:“黄帝正名百物。”这时,名实才有了一定的相符性,如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烈山氏、轩辕氏等,大多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文字出现以后,起初由口头表达的人名也进化到文字阶段。在目前已经发现的一些原始社会的陶器中,上面都刻画着一两个符号。据考证,这些符号大多与早期的人名有关。

  我国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殷商开始,那时,文字大量的出现并趋于定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名。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不仅有“名”这个汉字,而且还有“示壬”、“中丁”、“外丙”、“小乙”等人名。这些都是我国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名字。殷商的人名主要有两类:一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王,均以天干之字为名;二是从事占卜吉凶的贞人,均为一字的单名,如争、行、韦、大等。

  从周代起,氏和名开始连称。姓氏合一后,姓和名连称就成为了全社会的习惯。姓加名的姓名模式自秦汉以来一直延续至今,且男女取名的基本模式大致相同。

  远在上古时期,我国人名就已经形成单名和双名并行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与姓氏相比,名的格局更加稳定。取单名还是取双名,则因时代而异。从周代到两汉,由于姓或氏与名连称,人们习惯起单名。这主要基于两个因素的考虑:一是求偶心理,人们一直都认为偶数吉利;二是便于使用,即好叫、好识、好记。而且,当时人口不多,取单名不会有多少重名。两汉以后,双名的数量迅猛增长。唐宋以后,双名的比例继续攀升,且很快就占了绝对优势。历史上双名的大量涌现,与范字的使用密切相关。范字对于理顺整个家族的谱系关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族的先祖为后代规定范字,使得属于这个家族系统的每个成员一出生就得按辈分对字入座。汉代以后,大都取双名并让其中的一个字相同,作为表示同辈人的范字。这种范字最初在家庭使用,慢慢发展至家族。

  我国宗法社会十分重视血亲关系,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从生到死都要受到家族的制约。男子死后,其名要载入家谱或族谱。由于家族范字完全适应了以族权为支撑的中国宗法社会的需要,因而必然受到统治者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与青睐。

  到宋代,家族范字进入比较完善的程度,特别是统治者对家族范字的制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带有家族范字的名,通常也称谱名。谱名是人的正式名称,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只是针对男子而言。因为我国的宗谱只是男子的谱系,女子仅仅作为丈夫的陪衬出现在宗谱里。在一个大家族里,儿子往往随家族范字,女儿则另取家族范字。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贾琏、贾琮、贾珩、贾琛、贾琼,每个人名里都含“玉”字,使用的是局部范字(即字的某个部首或构件);贾宝玉的姊妹则与“玉”宇无关,均范“春”字,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

  在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里,父母之命对于子女来说,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既然取名的权力属子父母,那么名自然就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现代人的名字则比较自由,除了对长辈不便直呼其名外,其他场合并没有多少禁忌,既可称全名,也可称单名。

  总之,人名是在人类社会处于原始时期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最初,它是人们随意用来区分彼此的称号,之后演变为固定身份的标志,在文字出现以后又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从它产生时起,名就已经显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应该感谢人名,它不仅为人类保存着文化,再现着历史,而且推动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在通往未来的漫长岁月里,人名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每个人名的使用频率都将大大超过之前的任何时代。

  在当代,人名的作用不仅不会被削弱,而且还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名的好坏、美丑势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影响。因而,在当代社会中,取个好名字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三、字

  现今的中国人习惯了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没有这么简单。通常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号等。

  人们常说的名字,在古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其功能和作用,是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整体。

  古时的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两者的作用,《颜氏家训》中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名用来区分彼此,字则表示德行。两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一样。

  取字始于西周初年。助周武王灭商的大军事家姜尚,世称姜太公,传说他是姜姓部族族长,字望,一说字子牙,他是第一个取字的名人。

  一般来说,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则改称大名。古制中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笄时,表示其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会交往,且要在“名”之后,再加“字”。在周代,取字还和财产地位有关,取字是贵族家庭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事,穷困无依、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对此是不热心的。

  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缀以“父”、“甫”表示性别,并美化其名,成为字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屈原的父亲伯庸,他的完整称呼是屈伯庸父,其中屈是姓氏,伯是排行,庸是字,父是男子的美称。还有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和叔兴父等等。周代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排行,字的后面加“母”、“女”表性别,也成为字的一部分。如孟妊车母、中(仲)姑义母等。古代普通人家的男女是不用排行和性别取字的。排行(表长幼贵贱)与性别(表尊卑)都与财产和地位有关。此外,有地位有学问的人,常常在字的前后加上表敬称的“子”。春秋时的政治家公孙侨,亦名公孙成子,为郑国贵族,取字子产,又字子美,其父是郑国大司马,字子国。

  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其名。简言之,名是在家庭里叫的,字是外人叫的,人际交往中称字而不称名,称人之字就是敬其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两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没有。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飞”即“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仿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夭折)、永全等等,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也有些人根据自己的心愿随意取字,实际上是另取一名,其随意性很强。北宋画家米芾的长子米友仁,人称“小米”,他原名“伊”,小名叫“寅哥”,又名“鳌儿”。大诗人黄庭坚(米芾的好友)戏称米友仁为“虎儿”,还赠以古印并诗:“我有元晖古印章……教字元晖继阿章(米芾的名)。”米友仁便索性摘其诗中之词,取字元晖。

  取字原为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到知识分子阶层,而一般下层则不得染指,宋代曾有明令,不准下层社会的人取字。到明清时,情况开始大为改观,三教九流,官僚百姓,几乎人人有字。尽管一般的平民取字遭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嘲讽和抨击,但取字的习俗还是普遍地推广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秦汉时,历史上的一些才女也有自己的字。如西汉王嫱字昭君;东汉班昭字惠班,蔡琰字文姬;前秦苏蕙字若兰;唐代薛涛字洪度,裴淑字柔之,鱼玄机宇幼徽;宋代谢金莲字素秋;元代曹妙清字比玉等。不过,女性有字,也只限于贵族或上层女子。当女子成年,可许配人家时,把垂发挽在头顶,用笄别住,同时给她取字。这一礼制,在秦汉以后就没有再承袭下来。一般女性自幼至成年,就只有一个小名,也称闺名。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字被看作是人名的“蛇足”,把取字视为文人的迂腐。名字自然越简单越好,省去字,就成为首当其冲的事了。

  四、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亦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是在人的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号的出现,使我国人名开始具备完整的体系。

  取号一般为自号,既不像帝王的年号、尊号或帝王将相的赐号那样刻板单调,也不像民间的诨号那样浅显和直白。号在内容上与名之间不一定要有某些联系,而更多的是涉及人生。它总是在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以自况的目的出现的。

  特殊的时代,酝酿着特殊的情绪;特殊的处境,也形成了特殊的处世态度。号的出现,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

  早期,有号的人大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多。东汉以后,特别是两晋时期,司马氏实行高压政策,许多知识分子深感愤懑和压抑,他们或著文以宣泄,或隐逸求超脱,或取号而托情寄志。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曾为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便解甲归田。他自号“五柳先生”,并以此作为书名,表达了自己毫无红尘杂念,安贫潇洒、清韵飘逸之志。葛洪自号“抱朴子”,这个号是别具匠心的。“抱朴”语出《老子》“见素抱朴,少而寡欲”。其立此号以自勉,意在做一个守道笃行、不为物欲所惑的人。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增多。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均属此类。

  至宋代,取号之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都各有其别号,便代表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靖康之变后,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等沉重打击,这一切都促使她进一步看破了尘世的混沌。为寄托自己的情怀,她将自己在临安的寓所取名为“易安室”,并自号“易安居士”。易安者,狭小的住处亦易安身也。她把这个号作为安慰心灵的良药。

  明清人更是把取号视为一种时尚,清人凌杨藻的《蠡勺编》中记载:“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丁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则弟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也就是说,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平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有号,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不例外。如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盗窃案时,申斥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一问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它基本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二字号,也有三字、四字号,甚至还有十余字、二十余字的别号。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十二个字,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号为“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其别号竟用了近三十个字,可谓一大奇观。

  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无须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取别号来表现自己。

  大多数文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却有很多个。元代末年著名诗人、画家王冕,宇元章,号梅叟、老龙、老村、饭牛翁、竹斋生、煮石山农、闲散大夫、会稽外史、会稽山农、梅花雕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等等。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是,一个自号和别号极多的人,有出处可考的就达28个,如大苏、苏子、苏二、坡仙、文星、奎宿、大坡、苏长公、苏使君、苏学土、苏贤良、苏端明、眉山公、长帽公、笑履翁、王局翁、雪浪翁、西湖长、秃鬓翁、白发兄、眉山学土,峨眉先生、东坡居士、老泉山人、东坡道人、毗陵先生、妙善老人、苏文忠公等。奋争的艰辛,成功的欣慰,无奈的幽默……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尽在这一长串的雅号之中!

  五、小名

  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幼名、定魂名或小字,它是人们小时候的非正式名,是长大成人之前家人和友人对他的爱称或昵称。古往今来,人们都习惯在正式取名之前取个小名。

  取小名的习惯古已有之。上古时期,人们会在出生后不久取小名,其目的是为了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而且简单好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人的小名会被搁置不用,有些只在与亲友交往时使用。

  在中国古代,许多称孤道寡的帝王都有小名,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拂佛伐或佛貍,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据说刘掸在刚出生时,天上的北斗星异常明亮,故取其名。至于一些圣贤名士,其小名也各有情趣。如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

  古代的中国人取小名,常用贬抑之词,欧阳修给自己的孩子取小名叫僧哥,他认为将不雅之名、贱物之名作为人的小名,能求得孩子平安成长。如今在偏远的乡村,还有很多孩子取“狗剩”、“铜锁”之类的贱名,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据说它的创始人的小名就叫狗儿。那么,人们为什么用贱名作为小名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由于劳动者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死亡、伤残等不幸常常降临到他们身上,无奈之余,只好贱人起贱名,虽遭受苦累,但求能平安度日。

  其二,因为一些迷信思想在作怪,人们往往认为人的病、死、凶、灾多为鬼怪所为,而鬼怪喜欢好听的名字,厌恶丑陋的名字。因此,他们便以贱取名,希望鬼怪闻而远之,少来光顾,让孩子们少凶多吉,健康成长。

  取小名经常用到动物的名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猪、狗、牛、羊、驴、鸡、猫、兔等加上孩子的性格和体形特点,便成了小名。常见的,如小虎子、二狗子、二豹、狗蛋、牛子、牛牛等等。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能像那些狗、猫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能健康地贱生贱长。

  以祝福消灾为内容的小名也非常普遍,主要内容有健康、长寿、发财、福气等,取小名如阿壮、阿福、发仔之类的。

  在农村,很多人都相信,人死了是因为阎王派小鬼勾走了魂,所以起小名常取“留住”之意,用一些锁、门闩之类的东西作为象征。如取小名锁柱、小栓、大门闩、铁栓等。

  在取小名的具体方法上,古今各地大同小异。取小名的方法很多,每一类小名在各地也都可见到,以下简要介绍几种。

  1.生日取名

  这是根据生日的特点或生年、生肖来取小名。如老舍生于腊月二十三,农历这一天是小年,所以小名为“双喜”。

  2.排行取名

  这种方法是用孩子的排行作为小名,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如小二、小三、幺妹等是只使用排行的,也有大栓儿、二石头、三愣子这样在排行后再加上正字的。

  这种取名方法自古有之,如唐朝善舞剑器的公孙大娘、清朝女侠吕四娘、壮族歌手刘三姐,还有《水浒传》里的舶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都是广为人知的人物,至于熊二、周三、刘十二之类的名字更是俯拾即是。这些姓名去掉姓,其实就是些小名。

  3.昵称取名

  很多父母因为非常珍爱孩子,所以会给孩子取一个非常亲切的小名,如在特定的字前加“小”为小名,像小花、小兰、小芳、小羊等。

  这些小名,有的后来直接用作本名或学名,变为黄小花、张小兰、李小芳、赵小阳等;有的化“小”为“晓”,成为张晓兰、赵晓阳等。

  还有在特定的字后面加“子”为小名的,如柱子、铁子、兰子、小华子等。这些小名,也可能深化成学名、本名,如赵柱、李铁、张兰、五华,或者为赵铁柱、张玉兰、王玉华等。像我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穆铁柱就是一例。

  还有以重字为小名的,如晶晶、芳芳、蕾蕾、圆圆、平平等,通常单名者,小名就是双名,重叠称呼以示亲呢、喜爱之情。

  4.期望取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在小名里也可以反映出来。如我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小名和儿,父母希望他长大后为人和气,和气发财,家和万事兴。

  尽管小名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不及正式的名字及字号大,但从古至今,人皆有之,且贯穿其童年,因此,也是取名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六、笔名

  笔名大多是文人、学者发表作品时使用的署名,这种署名有的和原姓名有关系,有的则没有关系,又称著作名或假名。

  由于笔名常见于报刊书籍上,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书报而不是作者本人,因而通常作者的笔名被广为传播,而其真正的名字反而鲜为人知。比如,提起巴金、茅盾、曹禺。鲁迅、老舍、郭沫若、冰心等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但要提起李尧棠、沈德鸿、万家宝、周树人、舒庆春、郭开贞、谢婉莹等名字,知道的人或许并不多。其实,后面的这些名字才是作家的原名,但他们都以笔名闻名于世。如果考察一下中国现代文坛,会发现绝大多数作家都曾使用过笔名。其中,一些最知名的人物,如郭沫若用过30多个笔名,茅盾取过90多个笔名,鲁迅的笔名更达140多个。

  笔名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如吴熙成,笔名吴伯箫;郭恩大,笔名郭小川;陈光美,笔名陈荒煤等。另一种是以非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如闻一多,笔名夕夕;钱钟书,笔名中书君等。

  另外,有些笔名是为了纪念某件事情,或出于怀念故土而取的。如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由于出生在沫水、若水流域,为纪念故土,便以“郭沫若”为笔名发表作品。

  笔名不仅中国人有,在西方也可以见到。如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就以“威廉·莎士比亚”的笔名发表文学作品,并以此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一些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发表作品时也都喜欢使用笔名。如美籍华人聂华苓的笔名为远思,英籍女作家周月宾的笔名是韩素音,香港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笔名为金庸,散文作家陈平的笔名是三毛,等等。

  取笔名的好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万一作品发生什么不良影响,可以对自己发表的意见大胆负责;二是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于发表某些批评和商讨的文章。

  现今文坛的作家都疏于用笔名,通常他们的笔名即原名。即使偶尔用别名,也不是为了“隐”,只是为了就事论事,有意识地把文与人分开。

  七、绰号

  绰号是根据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大多是以比喻的方式,在本名以外另取的名号,也叫诨号或诨名,一般带有幽默、戏谑或讽刺的色彩。

  绰号起自何时难以确定,但有史可考的第一个有绰号的人,大概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史书记载他身材魁梧,膀粗腰圆,力大无比,能把鹿角折断,把铁钩扳直,把高墙推倒,能赤手与虎豹搏斗,把牺牛推动,所以人们给他一个绰号“移大牺”。

  绰号主要为“他取”。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就说明了“好好先生”这个绰号的来历:东汉末的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言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以相告,何谓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故人称“好好先生”。

  绰号也有自封的。五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冯道,从后唐明宗时任宰相,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五朝八姓十一帝,且累朝不离相、三公、三师之位。二十多年,国难民忧,他毫不在意,沉浮浊世,八面玲珑,人们称他是个“不倒翁”。而他本人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津津乐道:“孝于家,忠于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天、为父、有子、有孙。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老而自乐,何乐知之?”因而自号“长乐公”,亦号“长乐老”。

  自取绰号的现象,与文人取雅号颇为相似,只是有俗雅之别而已。一般来说,人物的特征是取绰号的依据。有依据勇武取绰号的。如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胆识过人,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屡建战功。匈奴人惧怕他,誉称他为“汉之飞将军”,且“避之数岁”,不敢动兵。

  有依据才智取绰号的。东晋谢道韫是一位女诗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自幼聪慧,素有才名。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纷纷扬扬下起大雪,她的叔叔谢安(东晋大政治家)来到道韫家,望着弥天大雪,诗性大发。谢安指着窗外的飞雪,欣然倡句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胡儿(道韫的兄弟)在一旁随即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略加思索,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对道韫大加赞赏。道韫也因此而驰名天下,人们称她为“咏絮才”。

  人们对才华出众的人有绰号相颂,同时,对缺德寡才之徒也有绰号相讥。如唐代李林甫为相,他曾将“弄璋之庆”写为“弄獐之庆”,时人讥为“弄獐宰相”。清朝太常博士张鼎在引用鸡肋典故时,误把“鸡肋”写成“鸡肘”,也被人戏称为“鸡肘博士”。

  有依据作品取绰号的。如贺铸曾作《青玉案》词,内有句云“梅子黄时雨”,时人皆服其工,称之为“贺梅子”。南宋词人张炎,有《解连环·孤雁》词一首,其中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因而被人们称为“张孤雁”。现代画家丰子恺在作漫画时,常以青青垂柳和翩翩燕子衬底,朋友们赠他一个绰号“丰柳燕”,丰子恺笑以为然。

  有依据行为取绰号的。如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大学者黄侃,在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教时,曾结庐偏隐,和校方立下了一个“下雨不来(不上班),降雪不来,刮风不来”的约定,因此被称为“三不来教授”。

  还有依据生活取绰号的。曾被康熙皇帝亲自召见并赞为“清官第一”的廉吏于成龙,其在江西府上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亲属。将军都统使吏来到卧室,看见床头破旧竹箱中只有“绨袍一袭,靴带二事,堂前瓦瓮米数斛,盐豉数器”。据史载,于成龙以兵部尚书总督江南江西,在官“日食粗粝,佐以菜粑,年饥屑糠菜米为粥,举家食之”,因此“可留余米赈饥民也”。由于他每日只吃青菜,被老百姓称为“于青菜”。

  因绰号一般是“他取”,所以为别人取绰号,可庄可谐,可爱可憎,可褒可贬,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人们熟悉的宋朝著名清官包拯,刚正不阿,政绩斐然。特别是他严格执法,宽待于民,平反冤狱,抑制豪强,廉政清明,自刁邪恶棍至皇亲国戚、宦官显达尤不惧怕,时谓“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老百姓爱戴他,称之为“包青天”。

  给人取绰号,既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常有的文学现象,它已成为文学家常用的艺术手段,是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的有效方法。在《红楼梦》里,许多人物的绰号直接与性格相关联。例如,王熙风的绰号叫“风辣子”,透露山这位贾府总管家争强好胜、精明能干、泼辣而又心狠的性格。小说《水浒传》中,作者给108个英雄都取了鲜明生动、韵味隽永的绰号,这无疑使这部小说增色不少。

  取绰号不只是中国人的爱好,在世界许多国家也广为流行,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庶民概莫能外。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的历届总统几乎都有绰号,如华盛顿叫“燕麦粥”,林肯叫“黑色圆珠笔”,威尔逊叫“坚果”,罗斯福叫“香烟壳”,杜鲁门叫“野虫鸡”,肯尼迪叫“太阳镜”,尼克松叫“酸葡萄酒”,卡特叫“菠菜罐头”,克林顿叫“鸡蛋饼”。这些绰号都是人们根据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以及从政风格所取的。

  绰号是彼此间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因而取绰号时认识要客观正确,评价要公正恰当。好的绰号,应有积极的、激励的作用。

  给人取绰号,对人称绰号,都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善良的动机,还要讲感情、看对象。即使给人取的是谴责类的绰号,也要使人疚于心,而不恚于色,达到在戏谑和笑声中受到教育的目的。

  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有苏东坡为其友人陈季常的妻子取绰号一事。陈季常,好龙丘先生,饱参禅学,“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有客人来家,常常看到陈季遭到柳氏的大声叫骂。东坡因有诗戏之云:“龙匠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便成了柳氏的绰号,后来即以“河东狮吼”比喻悍妇的怒骂声。此绰号一箭双雕,一刺陈氏之惧内,二刺柳氏之凶悍。朋友间以惧内的主题相戏是幽默的、欢娱的,在这种气氛下取绰号,大多有益而不伤感情。

  八、艺名

  艺名,是指艺人在进行艺术活动时,由于某种原因而取的专用名字,用来表达自己的意向、专长、师承或纪念某件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事情。

  艺名的起源很早,据记载,西汉时,阳阿公主家里有一位长袖善舞的歌伎,她花容月貌,身材纤巧,原名赵宜主。被汉成帝发现后,就将她召入宫中。成帝见她步履轻盈,舞姿优美,恰如在空中翩然飞舞的燕子,故在本名之外,又赐一别名——赵飞燕,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拥有的艺名了。

  在古代,艺人多有艺名。元代的一位著名女杂剧演员朱帘秀,在当时很有名气,后来她名字中的“秀”字便成为元代女艺人取名的一种时尚。

  艺名的来历各不相同,每个艺名几乎都有一则生动的故事。清末一位叫德克金的知县,平时不拘形迹,被一位姓汪的人讥笑,说他不是做官的料,只配演戏。后来他真的弃了官,改行学戏。为了不忘当年姓汪的人的讥笑、激励自己,他取了个“汪笑依”的艺名,并用这一艺名编戏演戏,终于自成一派,誉满上海滩。当代人也有取艺名的现象,往往戏曲、电影、电视、音乐等艺术界较常见。如话剧演员杨淑贞取艺名“杨枝露”,电影演员杨蒙取艺名“夏梦”,电视节目主持人黄益腾取艺名“阿原”等等。

  取艺名有很多讲究,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方式。

  1.承袭父辈美名

  有些为社会所承认、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和敬佩的演员,其艺名多为子女所袭用,以示家师真传。如清代的著名京剧演员杨月楼,曾有“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的美誉。其子承父志,习父艺,借父名,取艺名“杨小楼”。

  2.徒承师名

  如绍剧演员陈金姑,因其师名为张艳秋,所以取艺名小艳秋,表现其聪颖早慧。苏州弹词表演家刘天韵,自幼从夏莲生学弹词。10岁登台演出,取艺名为“十龄童”。民国时期,荆州花鼓剧演员李天保,因13岁时成功地出演《站花墙》中的主角杨玉春而闻名江汉,故取艺名为“十三红”。

  3.展示演员特长

  如清朝时河北演员田际云,原名瑞麟,演花旦。表演时,嗓音圆润醇厚,行腔朴实优美。其嗓音响彻九霄云外,令观众心旷神怡,油然而生超尘脱俗之感,故取艺名“响九霄”,又名“想九霄”。

  也有一些戏剧影视界的演员,常用自己所扮演的成名角色的名字作为艺名。如话剧演员康泰,原名刘秉璋,因在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中扮演一个叫康泰的角色而出名,又因“康泰”两字发音洪亮,易叫易记,遂正式更名为“康泰”。

  由于受正名形式的影响,有些艺人的艺名也兴字辈,且排列有序。如著名京剧文武老生叶春善开办的富连成科班,都使用按字辈排列的字名,其字辈是“喜”、“富”、“连”、“盛”、“世”、“元”、“韵”等,就如宗族辈分,每批学员按次序使用其中的同一个字,如“富”字辈的有马富禄、谭富英等,“连”字辈的有马连良、刘连荣等,“盛”字辈的有叶盛兰、高盛麟等。

  进入近现代以后,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演员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艺术的天幕上,正群星闪耀。演员是当今社会的明星,演员的艺名使这些明星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艺术家的事业是美好的事业,他们的表演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他们的艺名也给人带来美的愉悦。不可否认,艺名是中国人名文化之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