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战国时代的重金络壶,1982年出土于江苏盱眙南窑庄。发现时,壶内装有36块楚汉黄金铸币——郢爰、金饼和马蹄金,壶口盖着一只重达9000克的金兽,仅此即可说明其珍贵无比。
这只铜壶高24厘米,口径12.8厘米。铜壶造型奇伟,纹饰华丽,由壶身、装饰套和圈足底座三部分套装联接而成。壶身为侈口、束颈、弧肩、收腹,平底,最大径在肩部,底座为镂空花底,凹弧形圈足,外饰斜方格云纹图案,惟壶颈与圈足系错金,而壶腹则为错银,金光银辉,交互相映,独具光彩。更为奇丽的是,装饰套为肩、腹两组立体镂空网套,以扁形横箍相连,上端衔接于壶身颈下,下端衔接于圈足座上。镂空网套皆由曲卷起伏的长龙和伸出的梅花交错套扣而成。肩部有头尾交错的长龙48条,成24对,每条龙起伏蜷曲三次,头尾相向的两龙于蜷曲处相接,其上焊接梅花6朵,肩部的梅花48竖行,每行3朵,共144条。腹部也有头尾交错的长龙24对,每条龙起伏蜷曲九次,是肩部的三倍,因而头尾相间的两龙于蜷曲相接处焊接梅花18朵。腹部梅花48竖行,每行9朵,共432朵。这样,整个网套上共96条长龙,578朵梅花,形成三个层次,剔透玲珑,典雅瑰丽。
连接网套的一圈横箍上,交替附饰兽面衔环和立兽四个。兽面睁眼竖耳,弯眉钓鼻,额顶镶嵌绿松石,口衔圆环,兽面两侧各精刻一条蜷曲的长龙,对称呼应。立兽作虎形,张口奔驰状,遍体饰黄白相间的错金银弧线方块纹,横箍及圆环都饰有工整匀称的错金流云纹。这些附设使铜壶更加华美多彩。
铜壶制作极为复杂,各部分皆分铸成型,再各自勾出图案,精雕细刻,凿刻嵌槽,镶金银、嵌绿松石。最后,再将壶体、网套和各种部件焊接而成,浑然一体。融汇战国时代青铜铸造的各种工艺于一壶,这是罕见的实例。
这件铜壶在口沿内侧,圈足内侧和外缘三处刻有铭文。其中圈足外缘铭文全文与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陈璋方壶铭文大致相同,并可补方壶上缺损之字。这两篇相同的铭文,反映了战国中期的历史事件:燕王哙禅让,由相国子之执政,引起燕国内乱,齐发兵攻燕大胜,虏掠王室重器,后诸侯伐齐救燕,立燕昭王,此后昭王自强,燕齐结怨。这是战国中期政治军事上的一件大事,《史记》《战国策》都有记载,史实大致相同,细节则互有矛盾。重金络壶原为燕国宫廷重器,后为齐国将军陈璋所获。该壶圈足外缘29字的铭文实为陈璋的记功铭。重金络壶是战国中期燕齐政治军事史上一次重大事件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重金络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