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我国考古工作又有举世瞩目的重要发现。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西北的擂鼓墩基建工地,抢救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曾国国王曾侯乙的墓葬,获得各类文物7000余件,其中最珍贵的是124件各种乐器,包括巨型编钟一套65件、编磬一套32件、排箫2件、竹簧笙5件、横吹竹笛2件、建鼓1面、短柄双面鼓2面、悬鼓1面,十弦琴1张、二十五弦琴12张、五弦乐器1张。这批乐器数量巨大,品种多样,制作精致,保存完好,为考古发掘史上所罕见,更是古音乐研究的极其难能可贵的收获,而其中的编钟则是最为壮观、最具影响的一组乐器。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木槌敲击演奏。最初的钟大约是由商代的铙发展而来的。由于形制不同,有甬钟、钟、钮钟等不同称呼,是宗庙祭祀和宴请宾客时使用的乐器。编钟使用时,依大小次序成组地悬挂在称为的钟架上,钟的大小决定音的高低。商代的钟为三或五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八枚一套的,东周时期增至九或十三枚一套。也有单独一枚的,称为“特钟”。
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惠王赠送的1件钟,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按形制的不同,全部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钟上均有篆书铭文,绝大多数是错金文字,共2800余字,全面地反映了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在乐律学上所达到的高度成就。铭文内容主要是关于音乐方面的,上层的19件钟铭文较少,一般仅标注音名,中下层的45件则不仅有标音铭文,而且有较长的乐律铭文,共记乐律名称53个,其中有35个是过去所不知道的。将标音铭文与实际测音对照,证明编钟音律准确,每个钟都能奏出两个乐音,其基调相当于现代的C大调,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全部音域的基本骨干则是五声、六声以至七声的音阶结构。乐律铭文中还有春秋战国之际楚、晋、齐、申、周等国和曾国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之间对应关系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间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相互交流的情况,是研究先秦音乐史的珍贵的文字资料。这套编钟虽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音乐性能仍然很好,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变化音较完备,古今中外的乐曲均能演奏,用来伴唱,效果也佳,令人叫绝。国庆三十周年之际,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回荡的《东方红》、《欢乐颂》、《国际歌》等优美旋律,便是出自这两千多年前制作的巨型乐器。
承擎编钟的是铜木结构的钟,它由两列三层漆绘木质横梁联结成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达2.73米。横梁两端有浮雕及透雕龙纹或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3个佩剑铜人分别用头、手托顶,并通过横梁的方孔以子母榫牢固衔接。在中部还各有一铜柱承托横梁以加固。上中下三层铜人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使全部荷重直接传递到跗座,梁、柱、座大小对比强烈,气势壮严肃穆,而铜人的形象更加显得轻盈秀美,整个造型宏伟璀灿。由于用人的模拟像来承托,就更加突出了编钟,使得编钟处在至为隆贵的位置。全套钟架由245个构件组成,可以拆卸,设计精巧,经历二千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
从冶铸技术而言、编钟不仅数量多、体型大,如最大的一件甬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集中反映了战国初期青铜冶铸业的生产能力;而且在造型、纹饰、加工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编钟的制作娴熟地使用了分范合铸,复印花纹等技艺,把古老的浑铸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钟体制作精细,花纹清晰,富有立体感,钟体内外很少出现铸造缺陷。形制的精确,保证了音律的准确,这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也并非轻而易举。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它对于我们研究先秦曾国的历史、乐器的冶铸工艺、先秦乐律学及当时音乐的发展水平等,都有着极高的价值。编钟深埋地下历经二千四百余年而不受侵蚀,至今仍能进行乐律准确的演奏,堪称乐器工艺史上的奇迹。曾侯乙编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