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很久以前即有焚香的习俗,一是因为迷信鬼神,烧香祈祝以达神明、二是古人席地而居,燃香草以洁室,芬芳缭绕,既消除卑湿,又怡人心肺;三是古代皇室贵胄官僚地主之辈,有薰衣染被的习惯,用蕙草薰香衣被,以显示华贵,同时又收洁身之益。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看,古人用来焚香的器具,不仅质地多样,形状也千姿百态,历代都有特色。在众多的香炉中,汉晋时期流行的铜制博山炉,不仅造型美观,制作也极为精致复杂。这种薰炉,上有雕镂成山峦形的高耸的盖,它象征着海上仙山“博山”,“山”上还雕出人物、动物等,下有底座。有的薰炉遍体雕饰云气侯,有的还加鎏金或错金银,精美异常。使用时,把香料放在炉内点燃,香烟通过盖上的镂孔而散发,那烟雾缭绕的朦胧意境,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可惜这类博山炉工艺精湛、雕镂精美,制作工本很高,难度也很大,既非一般工匠所能胜任,也不是一般百姓所能享用。
这里介绍的是西汉时期供王公勋贵使用的骑兽人物博山炉,它堪称是目前所见最为精致的薰炉之一,现珍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这件炉高32.4厘米,炉盖作人兽出没其间的重重山峦,下饰一周由龙虎、朱雀、骆驼及草木、云气等组成的花纹带。炉柄雕铸成一个肌肉凸张,健武有力的裸上身力士,他下穿短裤,屈膝骑在仰首伏地的神兽背上,左手按兽颈,右手上托奇峰耸立的炉体,造型稳重而不呆滞,似有力举万钧之势。神兽下有承盘相荷。若于炉内焚香,轻烟飘缭,山景朦胧,群兽灵动,极尽绚丽自然之态。这件精美的博山炉,是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出土的。
刘胜是西汉武帝的兄弟、汉景帝的儿子。公元前154年,刘胜被封为中山王,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刘胜骑奢淫逸,“日听音乐,御声色”,“为人乐酒好内”,与其妻窦绾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又把大量珍贵的器物带入墓穴。在他们的墓穴中,出土的银器、铜器、漆器等多达2800余件,其中包括遐迩闻名的两套完整的“金镂玉衣”。由此可以联想到这件骑兽人物博山炉所具有的价值。
博山炉造型华美多姿,又与古人生活起居紧密相关,因而时常引发汉晋六朝的文人墨客借题赋诗咏叹,“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以香和炉稳喻男女之间热烈难舍的爱情;又如“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借博山炉的香气和香料,比喻世俗间追求浮名的空虚失落等等,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第二章 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