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文明社会的人从降生到离开人世,一直离不开衣服。现代衣服原料有三大类,即植物的,如棉麻织品;动物的,如毛绸制品;还有千姿百态的化纤品。然而在古代,埃及法老死后曾穿黄金衣服,作战士兵穿的是铁制铠甲,新疆阿斯塔那出土有唐代纸制衣服,中国两汉时期丧葬中曾使用过金或银丝串缀的玉衣——金缕或银缕玉衣。
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是中山靖王刘胜的殓服。玉衣形体肥大,腹部突起,工艺复杂,形似人体。全长1.88米,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多边形玉片2498块组成,所用编缀金丝重约1100克。玉衣由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六个部分组成,每部分各有两个部件,与其同出的还有刘胜妻窦绾的金缕玉衣。刘胜墓和窦绾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保存完整,是我国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发现的成套玉衣。
1970年6月徐州市土山东汉彭城王家族墓出土者,为银缕玉衣。玉衣多用绿色软玉琢制。为男式、全长1.70米,共用玉片2600片,有长条形、方形、三角形、圆形、半月形、橄榄形等,有的玉片上有为方便编缀的墨书编号,玉片四角都有穿编银丝的小方孔,共用银丝约重800克。玉衣由十四个彼此独立的部件组合而成。每一个部件的周缘都有丝织物缀边,以加固定型,便于组合,同时也增加了玉衣的美观。
金缕玉衣与银缕玉衣,表面上看似无区别,仔细观察,除穿编玉片用的金丝、银丝不同质外,还有一丝细微的差别。从整体上看,金缕玉衣所用玉片形状大,形制多,数量少,如金缕玉衣的鞋用玉片69片,而银缕玉衣者则用189片之多。银缕玉衣还多拇指一部件。玉衣的脸部最能呈现人体的形态,银缕玉衣技艺更胜一筹。金缕玉衣脸部只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细线,呈瞑目入睡状态,而银缕玉衣在脸部双眼处配饰橄榄形玉片,犹如双目齐睁。又如下颚部,金缕玉衣由多片玉片组成,银缕玉衣则采用一较大的半月形玉片。这种艺术处理,使玉衣脸部更为生动逼真。从这些细微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玉衣的形制从西汉发展到东汉,更加形象化和规范化,更加贴合人体,形象生动。
用玉陪葬,在中国五千年前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江南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和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均用大量精美的玉器陪葬,多的达100余件,但这些都是墓主的生前用玉,死后用于陪葬,不是专用于死者的丧葬玉。玉衣的雏型是战国时期流行的“缀玉面幕”。当时用玉片做成人的五官形状,“面幕”蒙在脸部。
玉衣,西汉初年正式启用。玉衣当时称为“玉匣”、“玉押”、“玉扌匣”。是汉代皇帝和皇室达官贵人死时使用的特殊殓服。考古工作者已发现完整的和遭损坏的玉衣20余套。这些资料表明,西汉玉衣使用没有严格的规定,到东汉就有了种种的限定,但这种限定不是对用玉,而是限定编缀玉片的金属线材,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东汉皇帝死后穿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有僭越的现象。
皇帝和高级贵族以玉衣作为殓服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曹魏黄初三年(222),魏文帝曹丕看到汉代诸陵无一不被盗掘,金缕玉衣及尸骨全被弃尽,于是禁用玉衣,以免引起谋财者眼红。葬以玉衣的制度。可能从此废除了。迄今为止,在考古工作中,尚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
古人认为,玉是山川之精英。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就可能来世再生。用玉衣殓葬,是冀望死者尸骨不朽。事实上,死者穿了玉衣,尸骨并没有因此而永存不朽,照样腐烂变质,消失殆尽,而真正不朽的是玉衣,留给我们的是异常珍贵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