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这两句古诗可以说是对我国古代航运面貌,尤其是对古代南方和沿海地区水上交通的真实写照,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的汉代陶船模型,即是这种写照的典型实物例证。
这件陶船模型五十年代出土于广州东汉墓,历经近两千年而保存完好。它的形制、结构已和近代木船基本相同。船体长条形,头、尾较狭,中部较宽,底部平滑。船锚拴系在船头,船头两边分别插有三根桨架。船尾设有舵,船的两旁则为撑篙的走道。船舱里横向放置八根木头,这些横木按习俗称为“梁担”,有“梁担”则船体坚实,吃水可深,负载量大,行驶平稳,不易受强风大浪掀簸。船内分为前、中、后三个舱,前舱低矮宽阔,拱形蓬顶,适合用作货舱。中舱比前舱略高。顶为圆形微凸的蓬盖,屋呈方形,两侧各开一门以供出入。后舱即舵楼,两面坡式顶蓬,较前两舱稍窄但特高,便于舵手一边执掌航向,一边鸟瞰前方,故也叫“望楼”。此外,船尾还有一间矮小的尾楼。饶有趣味的是,在舵楼右侧附有一小房,有门相通,它与现代珠江上较大型的“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