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今天日历上写着‘惊蛰’两个字,这是什么意思呀?”——小明突然大声的问爸爸。爸爸不慌不忙地看了看日历,说:“这是惊蛰,是一个节气。”“什么叫‘节气’?”
小明追问着。
少年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节气”吗?如果有人不太了解“节气”的话,下边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有关节气的知识。
“节气”是农历中二十四节气的统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以天文学为主要依据,结合了我国的农业生产而制定的。它每年每月都能提前告诉我们应做的农事活动或有关内容,因此,被誉为“农业预测的天书”。
在我国,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至”的记载,春秋时使用“土圭”测定日影确定了“二分·二至”,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完整的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到汉代《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和顺序已经同现在完全一样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划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共二十四节气。
有人曾把二十四节气的某个字抽出来编成了十分容易记忆的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有差不过一两天。”这歌诀不仅把二十四个节气按顺序排下来像顺口溜一样很好记,而且把各节气的出现日期告诉我们了。那就是在上半年的节气出现在阳历每月的逢“六”号及“廿一”号;下半年的节气出现在阳历每月的逢“八”号及“二十三”号。每年虽有差别,但差别只有一两天。有差别的原因是由于阳历闰年比平年多一天的缘故。但节气在阴历中(农历)则不固定,因为农历闰年比平年多一个月。
二十四节气是天文、气候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产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及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直接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反映温度变化造成不同天气现象的有白露、寒露、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物候和农事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都有一定的位置,所以节气能够代表固定的气候规律。各个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则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长期观察和体验,创造和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总结。因此,什么节气农业上将发生怎样的情况以及应该进行哪些农事活动在大多数年分都是很准确的,我国农民习惯依据节气安排农业生产,做到不违农时,我们说,二十四节气真不愧是每年定期发布的农业预测。
但需要注意的是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了其起源地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地节气和气候、农事之间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大暑、小暑、大寒、小寒和各地最热、最冷时段大致相符合。但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等所反映的气候现象,惊蛰、小满等所反映的物候现象,就与我国许多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定符合。“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句名诗就说明了不同地区及不同地形,物候有显著差别。所以节气的气候含义也就不宜生搬硬套。
为了使节气在不同地区正确使用,各地农民结合当地气候和农业生产情况,创造了很多灵活运用节气的农谚。比如说,冬小麦播种,华北南部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播麦正当时”,华中是“寒露霜降正当时”,浙江则是“立冬种麦正当时”。又如棉花播种,华北是“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华中是“清明前,好种棉”,苏、浙、皖一带则是“要穿棉,棉花种在立夏前”。四川盆地南北地跨五个纬距,季节早迟可相差一个节气,川西高山峡谷地区则更是“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因此,掌握具有本地特点的节气农谚,相当于有了定期农业预测,对于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指导农事活动非常重要。
少年朋友们,在下面的几个小题目里,我们专门介绍利用节气做农业预测的方法,欢迎大家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