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自然哲学家很少把观察作为知识的源泉,也许因为观察太司空见惯而不屑一提,他们把对这种常识想当然的反思作为知识的来源;到了中世纪,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前人教条的解释上。观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处于贵族地位的哲学家认为亲自观察是下里巴人的事情。看来,虽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是无阶级性的,但作为一项活动还是有阶级性。
任何一种思想被推向极端时,总会引起一定的反抗并最终导致该思想体系的崩溃。在宗教统治相对弱化的时期,人们渴求新的思想光芒的照耀,弗兰西斯・培根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培根对近代科学的影响是通过两种相互联系的思想而产生的,其一是重视观察和实验,这一思想打击了中世纪重视经典的教条主义;其二是对科学归纳法的重视,主要用以反抗中世纪纯粹演绎的方法论,以全面否定中世纪建立的经院哲学体系。
所谓归纳法,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从多个个别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的特性,能产生新的命题、新的原理;而演绎法是根据已有的共同特征推出个别事物的特征,它不能产生新的命题。因此,培根号召科学家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寻找新原理、新操作程序和新事实上。
开普勒和伽利略是培根思想的积极实践者,他们分别归纳出天体运行规律和地面物体的运行规律,牛顿集其大成,完成了近代科学体系。实验,使得想当然成为科学。
应该指出的是,培根反对演绎法是出于彻底否定经院哲学体系的需要,今天看来是有偏见的,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分子生物学的主要方法是在一种假定的前提(假说)下推出可检验的结论,其程序是假说――演绎――检验,通过对结论的证明或反驳来决定假说的正确与否。
培根倡导的研究程序是观察现象――归纳原理――实验证实,这是科学之初常用的方法。
除了归纳法和演绎法,还有其他的科学方法,我们在科学史中随处都可以体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