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地讲,如果我们把决定一条蛋白质的DNA片段叫做一个基因,那么在从D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中的任何调控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它至少可以分为这几个层次,转录前、转录、转录后、翻译、翻译后,构成了基因调控的立体化图象。转录水平的调控我们已经了解到,让我们来看看其他水平的调控。
5.1回文结构、重复顺序与基因扩增在世界上各种语言文化,都会有有趣的回复诗、对话或对联。如英语中,据《圣经》记载,亚当见到夏娃时的第一句话就是:“Madam,I′Adam(夫人,我是亚当)”。这就是个回文句子:“madamImadam”,倒读顺读都是一样的。我国文化中的回文诗和对联更多,如一个寺庙的上联是“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就是回文结构。
在DNA结构中普遍存在着起调控作用的回文结构,如TATAT。DNA转录终止区具有回文结构,可以发出转录终止的信号。DNA复制起点也有回文结构,以利于复制时被识别。
除了回文结构,在细胞中大约含有30%的重复顺序。我们在抄写文章时经常会见到个别词或句子抄重的现象,在基因组中也有这样的现象,DNA重复一个“句子”(被重复的核苷酸顺序单位较多)时,这个句子重复大约几次到几十次之间,这就是中度重复顺序;但如果是重复一个词(通常是一个核苷酸或两个核苷酸)则可以重复千次以上,这就是高度重复顺序。在我们的脑海中,虽然基因组的结构偶尔发生变化,如交换、转座子等,但其DNA的总量还是恒定的。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也要发生改变了,实际上,基因组也会发生变化,如删除一些DNA(基因删除)等,不过这都是小变化。在真菌(我们食用的蘑菇)中,发生一种准性生殖过程:细胞在进行杂交之后,两套染色体会逐渐一条条丢失,最后只剩下一套染色体。基因变化饶有兴趣的现象是基因扩增,在一些脊推动物和昆虫的卵母细胞(卵细胞前体细胞),转录rRNA的基因(DNA)会大量扩增,数目由1500个剧增到2×106个;而当胚胎发育开始后,这些DNA又因失去需要而渐渐消失。
5.2基因断裂,内含子和外显子转录后调节有趣的现象所谓“断裂基因”。1977年,在美国冷泉港学术会议上,有两位科学家罗伯茨和夏普报告了他们发现的“断裂基因”。
我们知道,RNA是以DNA有意义链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的,如果让RNA和这段有意义链混和,它们就会形成互补配对的双链,这叫DNA-RNA杂交分子。罗伯茨和夏普各自发现的现象是,杂交分子中,DNA似乎比RNA长得多,所以每隔一段距离有一段DNA小环,这段环状DNA无法与RNA配对形成双链,它是单链的。如果决定RNA的单链DNA是一个基因的话,那么这个基因好像在转录时中间断裂了几截没有转录。因此被叫做断裂基因。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很容易想到两种方案。第一个方案是,RNA转录时跳过了呈环状的那些DNA片段。这是当时大家都想到的一种方案。
第二个方案,DNA全部转录为RNA,然后切除与环状部分DNA对应的部分。
夏普证明是第二个方案,这出乎于人们的预料。从前体RNA到成熟RNA的过程叫做RNA剪接。断裂基因就是外显子被内含子所隔断。
我们在第三章中已经提到,切赫和奥尔特曼就是在研究断裂基因的RNA剪接时发现酶性RNA而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
而罗伯茨和夏普在1993年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有一个传闻,罗伯茨在领取诺贝尔奖时,一名记者拿了一根长绳作DNA,拿一根短绳作RNA,叫罗伯茨演示RNA-DNA杂交分子,罗伯茨很快就作出了演示。应该指出的是,罗伯茨在冷泉港宣读的论文第一作者是来自中国的博士周芷女士,遗憾的是,她的名字没有列上获奖者名单(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获奖人数不超过三人),这是耐人寻味的!
5.3信息体反义RNA和翻译阻遏一般而言,mRNA的寿命很短,少则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可是,在高等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的卵细胞中,mR-NA的寿命极长。如辽宁普兰店出土的莲实在1700年以后仍能萌发,这种mRNA叫做长寿命mRNA,亦称预存mR-NA。
长寿命mRNA原来是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形成了非常稳定的结构,叫信息体。长寿命mRNA通常结合有一段反义RNA,可以保持它的稳定。
我们知道,mRNA是单链,而不是双链,之所以是单链,是因为DNA双链只有一条链转录(不对称转录)。但是如果另一条链也能转录一段不长的RNA,那么这段RNA
就会与mRNA形成互补链,这段RNA就叫做反义RNA(与mRNA的“意义”相反)
1983年,米竹罗、西门斯和克莱克勒同时发现反义RNA能够阻遏翻译。反义RNA结合到mRNA的起始部位,这样mRNA就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也就不能开始翻译。
核糖体是由r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rRNA和蛋白质的结合是有一定比例的,如果蛋白质比rRNA有过剩,
这些过剩的蛋白质就会与mRNA结合从而阻止翻译,这就叫做翻译阻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