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字子春,号太清,晚年别号云槎外史。系清代满洲镶黄旗人顾八代后裔,生于嘉庆四年(1799年),辞世的确切年月已无从稽考,大约在光绪二年(1876年)以后。
顾春秀丽端庄,聪颖明达,爱好广泛,才气蕴溢。不仅擅长诗词,而且兼能绘画,精于书法,嗜爱音乐。顾春多才多艺首先得益于知书答礼的父母的薰陶。在书香气息浓郁的氛围中,她终日与父母研咏词赋,工习书画,生活得颇为惬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种怡然的境况未能始终持续下去,数年后,不幸笼罩了顾家,顾春的父母相继因病早亡。此后不久,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顾春嫁给清宗室奕绘,作了侧福晋。奕绘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曾孙,承袭贝勒爵位。他自幼酷爱风雅,善诗词,能书法,尤其喜好金石书画。二人成婚后,顾春与丈夫或登高览胜,或诗词唱答,或赏鉴古物名画,志趣相一,情投意和,沉浸于幸福而浪漫的世界之中。但十余年后,不幸再次光顾顾春。道光十八年(1838年),奕绘病故。奕绘正室长子载钧继承了固山贝子爵位,他平素与顾春不和,为泄私怨,竟不顾亡父的遗训,将顾春及其年幼的子女全部驱出府第。迫于生计,顾春不得不变卖首饰等物品用以租房另居。冷酷的现实生活使顾春的内心留下了难以慰抚的创伤,她在一首诗中,曾把当时的处境与心境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她哀愤地写道:
斗粟与尺布,有所不能行。
陋巷数椽屋,有异空谷情!
呜呜儿女啼,哀哀摇心旌。
顾春一生创作颇丰,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刻本诗集《天游阁集》和词集《东海渔歌》而且存目均不全,计有诗词380余首。从其作品的内容来看,由于受闺中生活的局限,视野不够开阔,大都没有超出赏玩风物、题咏图画、亲友唱酬以及闺中抒怀的主题。但是就其作品表现出的艺术手法而言,都具有洒脱不羁、平易洗炼、直率自然的特点,别有一番豪逸浑厚、反朴归真的风格。她的诗作以近体居多,如五律《二十二日由白云观过天宁寺》、七律《中科后一日同夫子往南谷宿清风阁》、七绝《秋窗听雨》等,都顿挫抑扬、韵味怡然,这可从下面选录的一首七绝诗作中略见一斑。
《游潜真洞晚归度梅儿岭口占》
夕阳西下乱山围,缥缈遥村暮霭霏。
游兴最嫌秋日短,马头明月照人归。
如果把顾春的诗词作一比较,可经比较直观地感受到她的词作成就要比诗作略胜一筹。她曾经对宋词的研究倾注了很多精力,选编过宋词三卷,尽得宋词创作精髓。清代四大词人之一的况周颐在评析她的词时认为:顾春之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沉著,不琢不率”。的确,她填的词,小令、长调兼擅,重气格,却不拘泥于一字一句的工琢。如其作品中写情的《定风波·恶梦》、《乳燕飞·题昙影梦痕图》;写景的《东风齐著力·水波》、《浪陶沙·登香山望昆明湖》;写物的《醉桃源·题墨栀子团扇寄云姜》;写事的《贺新谅·夏日余季瑛招饮净绿山房作》等等,都淡墨点睛,质朴传情。如被况周颐赞誉为“一片空灵,天仙化人之笔”的《江城子·落花》一词,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契点,状物于人,将人物愁怨的心绪刻画得细致入微。现将这首词附录于此,请读者品析。
right(江城子·落花)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
惜花有限与谁同。晓妆慵,忒愁浓。燕子来时,红雨画楼东。心有春愁衔不去,无才思,是游蜂。
多才多艺的顾春涉猎广泛,在诸多的爱好中,鉴赏名画、为之题咏是比较突出的,而且成就仅逊于诗词创作。她曾经为宋代著名画家李希古、赵伯驹、钱舜举和“元四家”中的倪云林、王叔明,“明四家”的沈古田、文衡山、唐寅,“清六家”的王军某羽、恽南田以及扬州八怪中的黄慎等诸名家的作品作过“题画诗”,其诗如神来之笔,深传画意诗情。比如《题王叔明听松图》:“山上飞泉接斗杓,白云隔断路条条。青山青到无青处,认取松声过短桥。”于悬瀑溅飞、云雾弥漫的茂密林海中,突出了“松声”,紧扣“听松”题旨,令人顿生景色壮伟、诗境深厚之感。
在监赏题咏他人作品之外,顾春也能够自己挥毫作画,自题诗词。她的画作以花卉为主,尤以梅花为多。其自题诗词,同样具有画意与诗意相互映发,意趣浓深的特点。如《燕归梁·自题画杏》,词云:
得意东风快马蹄,细草沙堤。几枝丰艳照清溪。垂杨外,小桥西。
写来还恐神难似。肥和瘦,要相宜。碧纱窗下倩君题。聊记取,旧游时。
清代末年,有人曾以“男中成容若(清前期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女中顾太春”(即顾春)来概括当朝词坛的创作情况,公允地说,这是较为客观的。虽然晚清一代,不乏作词高手,但能够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像顾春那样与清代“词父”纳兰性德相提并论,成为女中“词魁”者,却寥落无几,由此可见,顾春之词成就卓著是名副其实的。作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她的名字和她的词一样,将会代代相传,永驻人间。
right(宏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