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宝贵,字冠廷,乳名“左盒儿”,回族。山东费县(今属平邑县)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生于一个佃户家庭。因出生时家穷困,其母杨氏只好把他装在一个木盒子里,遂取名“盒儿”,故又叫“左盒儿”。他自幼好学。受武术之乡的熏陶,尤喜刀剑,研习兵法。为人正直豪爽,谨遵伊斯兰教义,热衷善事,名重乡里。
咸丰六年(1856年),因父母相继病故,生活无着落,左宝贵携带胞弟宝贤、宝清流落南京打工,遂投效“江南军营”,开始戎马生涯,转战大江南北。同治初年,隶属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麾下,参加镇压山东和河南捻军及热河朝阳起义等战争,屡建军功,叠次提升为副将,加总兵衔。
同治十一年(1872年)左宝贵等被调往奉天(治今沈阳)后,在此统兵达22年之久。累功赐号“统领奉天马步全军铿色巴图鲁(勇士的意思),”晋记名提督,建威将军。为清朝省城最高武职官员。于练兵之余,发展地方公益事业:①是救赈。热河朝阳、辽阳发生水灾,他一方面救济饥民,另一方面即开渠、筑坝、以工代赈,修治河道。救民数万之多。②是平息民族矛盾,加强民族团结。同治十一年(1872年)辽宁省黑山县新立屯村,因春节踩高跷,回、汉发生矛盾,汉族大财主南烧锅,竟派人将清真寺烧毁,引起回汉等民族械斗。左宝贵亲临械斗现场、阻止事态扩大,召集各界头面人物及双方主事人面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双方握手言和,并将带头闹事之祸首绳之以法。并且他还带头捐献纹银300两,修复清真寺。使该寺成为一座维护民族团结的纪念碑。
他在奉天组建“贵”字营,士兵多为回族人。为尊重伊斯兰教义、尊重回民风俗习惯,在军营中聘请随军阿訇,设清真灶。他本人营务之余,常去小西关清真寺做礼拜,结交该寺主持人赵恒瑞阿訇为挚友,还接受其建议“济贫行善,不分民族异同;除恶铲霸,不拘满蒙回汉”。他还拿出一些钱来创办慈善机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办起了“施粥厂”,为无家可归的乞丐放粥;建“栖良院”,招留不甘屈辱的妓女落脚谋生,让其学一技之长,然后从良并规定妓院不得干涉;又创办“惜字会”、同善堂、“牛痘局”、“育婴堂”等。更热心于教育,在沈阳练军公所、营口清真寺、南北清真寺等地设立大小义学馆。并亲自视察考课。加之他行善于民,打击豪强,严惩贪官,为民作主,民间遂有“左青天”之誉称。
光绪二十一年(1894年),岁次甲午,日本侵略朝鲜,并对中国不宣而战。从而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在陆地上,日本侵略军从朝鲜仁川登陆,占领汉城,烧杀掠夺,并妄图借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在朝鲜国王李熙的请求援助下,清政府从奉天征调总兵左宝贵率奉军精锐部队5000余人从陆路,经鸭绿江,直抵平壤;同时,宁夏总兵卫汝贵和马玉昆、丰升阿等部队也分头并进,到达平壤,从而翻开了中日甲午陆战史的首章。此时,聂士成于成欢之役中,放弃了月峰山阵地,丢弃8门大炮狼狈逃至公州。身为各路清军统领的叶志超,贪生怕死,也退至平壤,竟将牙山败绩谎报胜仗,骗得清廷赏银,大摆宴席,寻欢作乐。并主张“以守对峙,不利则退”。左宝贵即慷慨陈词,给予驳斥,提出在日军尚未形成对平壤包围之前,主动出击,以灭气焰;警惕敌人的包围钳制,进而断我后路,而造成战不得胜,退无归路的险境。正当左宝贵率军出击已见成效,日军正苦于无后援,粮食欠缺的野律师团只剩两天的食物,眼见就要败退的情况下,叶志超却勒令左宝贵和其他各路军退回平壤城。平壤终于被日军围困。
平壤被困后,叶志超仍持“守而不攻”的策略。遣四路大军分守四门。左宝贵驻守北门,他一面派人监视叶志超,防其逃跑,一面将军营扎在玄武门外的牡丹台高地。并一再向叶提出“守城必败,出击则生”的策略。叶志超不予理睬。在日军重重包围、并占领顺义、切断清军通往义州的归路的严重关头,叶志超吓破了胆,企图北逃。左宝贵一面派亲兵监视叶志超,防其逃遁;一方面亲自扼守玄武门山顶拒敌。日寇集中火力攻牡丹台,左宝贵“力疾血战”四昼夜,击退敌军多次进攻,但毕竟寡不敌众。9月15日,左宝贵身着官服,亲自发炮30发,不幸被敌人飞弹击中,壮烈殉国。叶志超之流,望风丧胆,狂奔500里,一直到中国境内九连城。中日甲午陆上战斗,终以清军失败而告结束。
光绪皇帝闻讯,大为震怒,将叶志超等人治罪。并降旨对左宝贵的牺牲大加表彰,入祀昭忠祠。并准立功省分建立专祠,给予左宝贵“谥号忠壮”,赐太子少保衔,赏骑都尉兼一等云骑尉,袭次定时给恩骑尉,也袭罔替封赏。沈阳民众,遂在南门外建祠,春秋祭祀。并在左宝贵将军创建的“同善堂”内树立了2米多高的全身铜像,以示纪念。光绪二十三年山东巡抚李秉衡奉诏在左宝贵的家乡——山东费县沂阳镇(今平邑县地方镇)筑衣冠冢,并立碑记德,题记“气壮山河”。后来朝鲜人民在平壤为其建祠堂,并树起了用朝、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左宝贵战死之地”碑,以纪念这位抗日英雄。他的崇高爱国精神和浩然正气,激起历代诗人为其讴歌。正如诗人张锡銮所赞颂的:
屹屹孤城独守难,祖邦两望客军单。
大同江上中秋月,长照英雄白骨寒。
左宝贵的英名,彪炳史册,万代流芳。
right(黄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