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吴之后,完成了战争谋划和指挥任务的杜预理应返回京师洛阳,但晋武帝司马炎却命他继续带兵留在荆州,以治理百废待兴的荆州。起初,杜预对这样的安排并不乐意,于是他多次上书晋武帝,陈述自己家中历代都是文职官员,不适合做武将镇守地方,请求晋武帝能够让他回洛阳做一名文官。可是晋武帝始终都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因此,杜预只好留在荆州,尽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他的聪明才智在治理地方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杜预首先将原来南北对立设置的东吴荆州和西晋荆州合二为一,并对其行政区划作了一些调整,重新建立了荆州地区的行政体系。当时,虽然东吴已平,但荆州境内仍有一些地方势力危及社会的安定。杜预居安思危,他清醒地认识到,州境的政治稳定是头等大事。他反对一些人废弃军备的观点,在任职期间始终没有放松对部队的训练。针对荆州中南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的实际情况,杜预把荆州军队的防卫重点集中到了安抚当地少数民族方面,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据点,以防止他们再作乱。杜预还在荆州境内设立了各级学校,用儒家思想来教化当地百姓,使他们听从西晋的封建统治,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与杜预长期生活的北方的地理环境大为不同,地处南方的荆州,境内江湖众多,既有著名的江、汉、湘、沅等江河,又有洞庭、云梦等湖泽。这里的耕地以水田为主,农田水利设施和水运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自东汉末年以来,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的破坏,这里的水利设施大都破败不堪,因而当时急需对之进行修缮。
两汉时期,南阳郡有两位著名的太守:一是西汉时期的召信臣,他在任南阳太守期间,大兴水利,使得三万多顷农田得到了灌溉,被南阳人民称为“召父”;另一位是东汉时期的杜诗,在南阳地区修治陂塘,灌溉农田,还发明了水排,大大节省了人力,并以之冶铁,铸造农具,使这里的人民生活得比较殷实富裕,因而南阳人民称杜诗为“杜母”。杜预在任荆州刺史期间,也在境内积极兴修水利工程。在南阳地区,杜预实地考察了召信臣和杜诗兴修水利的遗迹,并修复了这些水利工程,引滍、淯二河之水灌溉农田万余顷,使得南阳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杜预又把水渠按照地段标上界石,使国家的屯田和普通民田都能得到灌溉。从中得到了实惠的当地农民,非常感激杜预的恩德,亲切地将他称为“杜父”,与召信臣和杜诗并称。
在荆州中部地区,杜预开凿了两条重要的水道。一是开杨口,凿运河。江陵和襄阳都是荆州的重镇,以前从荆州中部的江陵到襄阳的水道只能是先顺长江而下至汉口,再溯汉水而上抵达荆州北部的襄阳,路程长达一千多里。杜预从江陵城东起凿运河,引江水东流至竟陵(今湖北潜江市西北)凿杨口入汉水。这条运河直接沟通江汉二水,大大缩短了自江陵至襄阳的水道,有利于国计民生。杜预建造的另一重要水利工程是疏通古夏水。古夏水是长江的分流,它自江陵城东南三十五里的夏口分江水东南流,至监利(今湖北监利县东北)东南折向东北,至沔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东北的猪口入汉水。古夏水本来流量不足,往往是冬枯而夏流。杜预疏凿夏水出江的夏口,从而大大增多了夏水的流量。运河与夏水的疏凿,不仅仅是沟通了汉水流域与今洞庭湖流域的一系列河湖的联系,而且还沟通了与其相联系的荆州南部零陵、桂阳诸郡的漕运,对荆州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无怪乎当时南土人民歌颂杜预说:“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意思是说南土人民世世代代都不会背叛朝廷,这都是杜预的智慧和勇功啊!
杜预在荆州兴修水利工程,不仅适应了那里农业生产的需要,对荆州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后来,荆州经过刘弘、陶侃等人的相继经营,逐渐超越江州、扬州而成为南朝举足轻重的重镇,其奠基人应该说是杜预。
杜预治理荆州有功,却不得不提防京城中的权贵对他的陷害。每年杜预都要大量送礼贿赂他们。他曾对别人说,他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企图通过他们得到什么好处,而只是希望那些权贵不要加害于他。
古人认为不朽之业有三:立德至上,立功其次,立言又其次。杜预常常说道:“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也就是说,创立德业他不敢企及,而期望自己能够建立功勋和著书立说。杜预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的确,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立功”和“立言”这两者都做得很好。史书记载杜预热衷于为后世留下功名,认为《诗经》中“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话讲得很有道理,于是便立了两块石碑来记载自己的功绩,其中一块沉到襄阳万山之下,另一块立在岘山之上,并洋洋得意地说道:“有谁能够知道这里以后会是高山还是深谷呢!”也就是说,如果今后地壳发生变动,两碑也会随之上升和下降一一即使山顶的碑看不见了,山谷的碑仍然会屹立于上升的高地上,这样,他的功绩就永远不会被埋没。杜预的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也充分体现在了他的政治、军事及经济谋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