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的十年中,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于建安五年(200)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打败袁绍后,从袁绍手中夺取了冀、青、幽、并四州,又于建安十二年(207)平定乌桓,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最终统一了北方。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同时,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任贤使能,发展生产,也消灭了盘踞东南的军阀割据势力,占领了江东六郡(吴郡、会稽、庐江、庐陵、豫章、丹阳),地区虽不算大,但地处长江以南,远离中原战场,经济比较发达,不少北方人士迁到这里,又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是一个很有实力的集团。在南方除孙权集团外,还有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他们都昏庸无能,政权面临着严重危机。
这时胸怀大志的刘备,虽然是西汉皇室的后代,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以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先后被任命为安喜(今河北定县)尉、下密(今山东金乡县)丞、高堂(今山东禹城东南)令、平原(今属山东)相、徐州牧等职,职务不断升迁,但军力却十分薄弱,属下仅有兵马数千,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数人。虽然转战二十多年,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等,两次得到徐州,又两次失去徐州。在官渡之战前夕,他见袁绍好谋寡断,志大才疏,决计脱离袁绍,另谋出路。恰在这时,汝南的以龚都为首的一支黄巾军起义响应袁绍,他以联络龚都为名,脱离了袁绍,依附于荆州的刘表。刘表对刘备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以上宾相待。因为刘表和刘备都是同宗同族,按辈数论,两人应是兄弟,表面上相处很和睦,实际上刘表很嫉妒刘备,只给他数千兵马,叫他屯驻新野(今属河南),看守荆州的北大门,以抗御曹操。
刘备虽有统一中国的大志,但一时尚无用武之地,连真正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都没有。他屯驻新野后,除白天和关羽、张飞、赵云操练兵马外,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想起自己戎马半生、屡遭失败的教训,仍然落得个寄人篱下的痛苦经历,不禁思绪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有一次,刘备在刘表府中闲坐聊天,刘备愁容满面,不觉落下泪来。刘表十分惊异,便问刘备有何不快之事。刘备答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生肉。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日月如流水,而自己作为皇室宗亲,怎能眼看祖宗基业落入他人之手?功业未建,老之将至,怎能不悲伤呢!不过他并不因为眼下没有自己的地盘就感到事业没有成功的希望,但他深知刘表不能成就大事,是不能依靠的,于是决心独创局面,扩大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争取荆州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以求摆脱困境,兴复汉室。于是他访求荆州名士,渴望从他们中间找到具有远见卓识,志同道合,而又能为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人物,与他合作,完成兴复汉室的统一大业。
有一次,刘备向司马徽求教,问起他对当今天下形势的看法时。司马徽很感慨地对刘备说:“像我这样的儒生俗士,哪里懂得什么时务!真正能看清当今天下大势的是那些英雄俊杰,我们这里的‘卧龙’和‘凤雏’就是这样的俊杰。”刘备忙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笑道:“诸葛亮和庞统就是人们所说的卧龙、凤雏。”经过司马徽的介绍,诸葛亮在刘备的心中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这时已经投奔刘备的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称赞诸葛亮是一位胸怀大志,有卓越才能的人物。刘备本来对徐庶就很器重,见徐庶对诸葛亮如此夸赞,就迫不及待地让徐庶把诸葛亮请来,共谋统一大计。徐庶却微微摇头说:“诸葛亮虽躬耕隆中,但苦读经典史书,通晓古今治国理政的道理,熟悉历代兴亡的历史,还悉心钻研兵法,兼备将才。平时性傲孤直,愤世嫉俗。将军若要相请,还是亲自上门为好。”徐庶的话更激起刘备对诸葛亮的倾心和向往,一心想早日见到这位卧龙先生。
思贤若渴的刘备,便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接连拜访了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当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时,才见到诸葛亮。这就是所谓“三顾茅庐”的故事的由来。刘备见到诸葛亮,只见他身高八尺,眉清目秀,头戴纶巾,身穿鹤氅(音chǎng),潇洒倜傥,心中无限欢喜,忙向前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两次拜访,未能相会,今日如愿,实乃平生万幸!”诸葛亮连忙答道:“将军胸怀大志,可惜亮年轻无才,有失所望。”说着请刘备到草堂入座。
刘备开门见山,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来意向诸葛亮倾吐出来。刘备表示:自己戌马半生,用尽心血,所追求的目标就足消灭割据势力,复兴汉室。但由于自己智术短浅,无法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诚恳地前来向诸葛先生求教。
诸葛亮觉得刘备的政治抱负与自己相同,又谦虚诚恳,并且出身于汉室宗亲,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于是就对当时的天下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统一天下,应先三分天下,而后联吴抗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草庐对”,也称“隆中对策”。
诸葛亮指出:“自董卓之乱以来,全国豪杰四起,各据一方,互相争夺天下。曹操与袁绍相比,名望既低,兵力又少,但他终于打败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仅是时机对他有利,而且也是靠人谋。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又控制着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处于这样有利的政治地位,一时很难同他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六郡,已经历了父子三代,那里地势险要,民心归附,又有贤能之士为他效劳,因此对孙权只能联合,而不能去吞并他。”
诸葛亮指出,当今天下,已形成南北对峙之局。但孙权不足以单独对抗曹操,是刘备联合的对象。接着向刘备献计说:“目前可以占据的地方只能是荆州和益州。荆州北依汉水天险,南方的利益也能得到,东接吴郡、会稽郡,西通巴郡和蜀郡,交通四达,是一个战略要地。但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对将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知将军是否有意于此?”
刘备正听得入神,见诸葛亮问自己,便连连点头。
诸葛亮又接着说:“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号称天府之国。汉高祖就是凭借这个地方建立了帝业。但盘踞益州的刘璋,却昏庸无能,加上北面有张鲁的威胁,不知道怎样治理它。那里的智土贤人都希望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是皇室后代,又有很高的声望,正在收揽英雄,思贤若渴,如果您占有荆、益二州,据险防守,与西面、南面的少数民族和好,外结孙权,内修政治,一旦时局发生变化,就可从西路出击,命令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捣宛、洛。将军您亲率益州的军队,从汉中出发,攻取长安。到那时,老百姓谁能不担着酒食来迎接将军呢?如果真能这样,那么统一大业可以成功,倾颓的汉朝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提出的这套方略,茅塞顿开,佩服得五体投地,更加钦佩和尊重诸葛亮,于是就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共同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觉得刘备有复兴汉室的志向,很合自己的心意,便慨然允诺。这年刘备已四十七岁,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从此,诸葛亮便随刘备离开隆中,踏上了政治征途。刘备更是十分高兴,他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