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十三章 近代护理学的先驱——南丁格尔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个节日是以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女性的诞辰日来命名的,她就是佛罗伦萨·南丁格尔(1820——1910),英国近代护理学和护理教育的先驱,妇女护理职业的创始人。

  南丁格尔家是英国有名的望族,在伦敦有豪华的府第,而在乡间还有舒适的休假别墅。1820年,南丁格尔的父母曾侨居佛罗伦萨一段时间,南丁格尔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南丁格尔的父亲威廉·肖尔·南丁格尔是汉普郡艾布莱公国的总管,他知识渊博,很注重对小女儿的早期培养,再加上富足的家庭条件,给南丁格尔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南丁格尔自小接受的是贵族式的教育,学习了高等数学、科学、文学、音乐和各种语言,她聪颖灵活,勤奋好学,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在音乐、艺术、文学、拉丁语和希腊语方面造诣颇深,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也说得非常流利。孩提时代的南丁格尔就非常温柔善良,她宁可不做游戏也要补好布娃娃,还经常为小动物包扎伤口。到十几岁南丁格尔已出落得楚楚动人。高雅的气质、良好的修养、名贵的出身及富足的家庭吸引着众多的年轻人,求婚者络绎不绝,但此时的南丁格尔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对喧嚣的尘事置若罔闻。

  1837年,她告诉她的朋友她感到了上帝的召唤,要她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使命,因而南丁格尔立志当一名护士。当时护士是最卑微的职业,被判刑的妇女,法官往往让她们在坐牢和做护士之间择一。因而当南丁格尔向父母提出她要做一名护士时,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流言蜚语也接踵而来。但这一切不能改变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她已决心投身于护理工作,为这一领域的改革作出贡献。当时的贵族小姐大多忙于社交活动,南丁格尔却抽出大量时间研究解剖学,到医院探访。有一次到德国旅行,南丁格尔却埋头于弗里奈尔护士学校学习了两周。1850年,她来到德国恺撒斯韦尔基督教女执事士学校,花了3年时间专攻护理学。回国以后,她大声疾呼改革医学管理,制定科学的护理制度,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被任命为皇家学院医院护士主任。她的工作是极其艰苦的,但是她以坚强的信念为支柱出色地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远离故土,在寒冷的克里米亚半岛上与俄军作战。法国医院有战地护士,英国军队却没有,伤病员得不到应有的护理,而且医疗条件极差,死亡率高达千分之六十以上。消息传来,群情激愤,人们呼唤着南丁格尔的名字,南丁格尔不负众望,率领着自己组织的38名护理人员奔赴前线。他们到了斯库塔里,这里医疗用品缺乏,食品质量低劣,缺少床位和衣物;水源不足,卫生条件极差。南丁格尔决心改变这一切,她带领护理人员擦洗地板,洗涤绷带,为伤员伤口消毒、包扎,不分昼夜,有时一天竟工作达20个小时。她每天晚上手提一盏油灯,逐个床铺检查伤员,给他们唱歌,安慰他们,被士兵们亲切地称为“提灯女士”。南丁格尔不断撰文,揭露战地医院的官僚主义和政府对伤病员的漠不关心,呼吁社会各方面予以援助。南丁格尔的努力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善战地护理现状,一些爱国人士也纷纷为前线医院捐款。用这些捐款,南丁格尔大大改善了前线医院的混乱状况,伤员的死亡率下降到千分之三。南丁格尔的成绩终于得到了英国陆军部的承认。1865年,她被任命为陆军医院妇女护理部总监,由一名女性担任重要公职,这在英国历史上还属首次。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了,南丁格尔许下诺言——“在最后一名士兵没有离开战场前,决不独自返回家园。”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最后一个返回英国。南丁格尔成了民族英雄,千千万万的英国人期待着她的归来。英国政府曾经准备给她派出豪华的军舰,并精心准备了欢迎仪式,对于这一切南丁格尔一概谢绝,悄悄地回到祖国。

  回国以后,由于积劳成疾,南丁格尔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好,但她为了解除更多人的痛苦,把自己的病痛置于脑后,为改善英国的卫生工作呕心沥血。在她的努力下,1857年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成立,同一年陆军学校也举行了落成典礼。南丁格尔最大的愿望是建立一所护士学校,培养新型的、能力全面的护理人员,但这一愿望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既有亲友们的劝阻,又有陆军部的反对。陆军部部长潘穆尔勋爵顽固地反对改革,反对护士学校成立。南丁格尔向社会大声呼吁,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解囊相助,成立南丁格尔基金会,潘穆尔勋爵最终也表示屈服,终于在1860年用基金会的资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圣汤玛斯医院内。南丁格尔一边从事学校的管理工作,一边进行护理学的研究。她撰写了很多关于医护护理方面的文章和书籍,1888年,出版了论述英国军队健康问题的书籍,对保护军人的健康状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862—1890年期间,在她积极协助下,又有几所护士学校成立。这些护士学校,承担了培训济贫院护士的工作,它的成立使整个社会受益。过分的操劳使南丁格尔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1901年,她双目失明,但只要有可能,她就不中断自己的工作。她躺在床上,口述诸多的计划与信件,接待各种各样的来访者,其中有政治家、将军、艺术家、诗人和贵族……她向他们提出改革建议,探讨改善社会生活的计划。到82高龄时,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护理工作。晚上,当护士把她安顿在床上,自己就寝后,她又起来为护士盖好被子。南丁格尔在医护方面的成就得到公众的认可,为表彰她的伟大功绩,1907年英国女王授予她功绩勋章,南丁格尔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女性。

  南丁格尔一生未婚。她30岁时就在日记中写道:“不要再虚荣,不要再有爱情与婚姻了。”她把毕业精力贡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终于走完她传奇式的一生,与世长辞了。她逝世以后,人们遵照其遗嘱,未举行国葬。人们为了永远纪念她,把她的诞辰日——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并设立了南丁格尔奖章作为授予最佳护士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的铜像矗立在伦敦街头,头像被印在货币上。世人将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