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十七章 西奈山的约定——摩西

  摩西(前13世纪)是以色列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圣经》中记述以色列早期历史的《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权记》、《申命记》4个部分,描写了摩西率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进入迦南的艰苦历程。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诞生在这里的以色列人也较早地接受了古代文明的熏陶。约在前17世纪,为躲避饥荒,以色列人迁居到了埃及北部,在靠近尼罗河三角洲的歌珊地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由于埃及社会的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对以色列人的迫害也渐渐增强了。在摩西出世的时期,法老下令将以色列人的男婴都弄死。为此,摩西出生后,就被他的聪明的母亲抛弃在河边。恰逢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将这个弃婴抱进宫中抚养,取名摩西。而他的母亲又以奶妈的身份入宫。与他朝夕相伴,并暗暗地教他本民族的语言和历史。

  被法老女儿收养为义子的摩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常与祭司们谈天说地,思索人生的意义,获得了埃及祭司的称号。他在宫中享尽荣华富贵,而他的同胞们却在苦难中受着煎熬,这使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与日俱增。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埃及监工侮辱一个烧砖的以色列人,终于怒不可遏,一剑剌死监工,将尸体偷偷地埋进沙中。没想到此事很快传开,有人报信说宫廷卫队要前来捉他。摩西仓皇出逃,在夜色的掩护下,他爬过界墙,向东方的荒漠跑去。他在埃及已生活了40年。

  摩西逃到了一个叫米甸的地方,入赘当地的祭司叶忒罗家,妻子西坡拉为他生了两个儿子。米甸人也是以色列人的后裔,他们常常给摩西讲祖先亚伯拉罕的故事和传说,讲“流着奶和蜜”的富饶的故乡迦南。摩西心中酝酿起一个雄伟的计划:他要把在埃及受奴役的同胞领出来,带他们回到故乡去。尽管此时他已经有八十高龄了。

  摩西带着家人来到埃及,先说服了以色列的长老,同意出走,又与埃及的法老进行了艰苦的谈判与斗争,最后法老终于放他们出行。

  摩西带领600家以色列人向北方走去。他们穿过沙漠,渡过大河,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击退了埃及的追兵和沿途一些敌对部落的攻击,也战胜了内部的摩擦和分裂倾向,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旅行,他们来到了西奈山脚下。他们在这里安下营寨,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休整。摩西将以色列人分成12个支派,任命了各个支派的头目及一些大大小小的管理人员,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的雏形。然后,摩西独自登上山顶,停留了40个昼夜,冥思苦想治理良策。按照《圣经》之说,在这40天里,摩西和神耶和华见了面。耶和华同摩西约法十章,这就是著名的摩西约法,也称“摩西十诫”。摩西扛着刻有约法的石板回到了以色列人中间,却见以色列人正在围着金牛狂舞。他们因等得不耐烦,又信奉起原来的神。摩西非常生气,将石板扔在山坡上摔得粉碎,又把金牛砸碎,磨成齑粉,叫以色列人喝。并且,他还让亲信杀死了一些叛教者,终于迫使以色列人接受了约法,他们用最贵重的黄金打制成约柜,存放最神圣的耶和华的训谕。从此,约柜就成了犹太教最宝贵的宗教财产。

  摩西约法第一条即:只能信耶和华这惟一的神。这一条是摩西约法的中心,带有极大的强制性。第二、第三条规定对神的崇拜及尊重的禁忌。其他几条是对社会秩序、人与人关系的规定。如:应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人所有的,等等。摩西约法为以色列人的文化、军事、宗教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后来流散于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人,在经过了3000年后仍坚持了同一的信仰与文化,而没被当地的文明所同化。

  经过摩西的努力,一盘散沙似的以色列人成了一个法律严明、秩序井然的民族社会组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战胜了部族的分立主义,以色列人的战斗力大大地增强了。摩西此时感到有力量去夺取迦南了,于是率领以色列人又踏上了征程。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抬着约柜,打着旗帜,赶着庞大的羊群,浩浩荡荡地上路了。途中摩西制止了部下的反叛,到达了迦南的南疆巴兰。以色列人在卡代施地区安顿下来。这里有辽阔的草场和干净的井水,适于繁殖牲畜。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过了大约38年的和平生活。新的一代健壮地成长起来,摩西觉得到了该攻占迦南的时候了。他们先后击败了邻国亚摩利人、摩押人、巴珊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攻占迦南也指日可待了。

  然而,摩西知道,他不能活着进入迦南了。他已经有120岁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对以色列人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发现以色列人口已达60余万。他指定了忠实且骁勇的将领约书亚为自己的继承人;为适应新的形势,对约法做了修改与补充。他又将迦南的土地均分给12个支派,但没有分给利未人和祭司单独的领地,因为他们要在整个迦南供神职。料理好这些后事,他和人民告别,独自登上了尼波山巅,孤独地死去。

  《圣经》虽然为摩西的经历与业绩罩上了神秘的面纱,渲染了许多神秘的故事与神迹的显现。但是,透过这些神秘的色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人物的真实痕迹。在氏族社会的末期,往往有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其中的杰出人物作出英雄壮举,完成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摩西就是这样的一个杰出人物。他率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摆脱了受外族奴役的奴隶地位;他确立了犹太教的一神论信仰,对以后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制定了约法,完成了以色列入的部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摩西十诫至今仍对西方文化有影响。至于关于他早期的80年的经历,不过是为了说明他具有与众不同的、高居于众人之上的智慧和才干所作的铺垫而已。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