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飘在下房,正撞见吴素贞持剑出屋。吴素贞问:“怎么,来了贼人?”
王芗斋道:“好像是有人在房上偷听,我一出去,他逃走了。”
吴素贞道:“那么是谁呢?莫非是李瑞东的弟子前来寻衅?”
王芗斋摇摇头:“不会,李老先生品德高尚,他教的徒弟一定也错不了。”
吴素贞和王芗斋回到屋里,吴素贞扳着王芗斋的肩膀问道:“你以前可曾得罪了人?”
王芗斋摇摇头,说道:“还是接着说龙吧,也可能那是专门趴人家新媳妇窗台的家伙,不要去管他。”
吴素贞心内有点慌乱,小声道:“咱们还是小心提防为好。”说着把宝剑又挂在墙上。
吴素贞又说下去:“北海花园有五龙亭,从琼华岛向西北望去,只见五个亭子立于水面,错落排列,宛如水中的一条游龙。雍和宫照佛楼里有金丝楠木做的龙雕佛龛,佛龛拔地而起,占据了两层楼阁的空间。龛旁各有一根金色的蟠龙雕柱。金色横梁上也满是立体雕龙,梁正中是生动的‘二龙戏珠’造型。佛龛的屏风四周是盘龙,在云涌水浪之中,有的似穿浪斗水,有的似呼云喷雾,有的似凌空欲飞,真是呼之欲出。佛龛上共有金龙99条。雍和宫法轮殿里,有一大型的莲花瓣式样的聚宝盆,从口沿开始,外包着金丝楠木套。口沿上下用立雕手法环刻着翻腾有波涛,几朵‘浪花’翻卷出盆,仿佛是一石击起了千层浪。就在这飞浪之中,浮雕着四条拍浪腾起的金鲤鱼。其中最大的一条,占据了宝盆的一面,头已变成龙首,跃出水面,龙须贴到盆沿的‘浪’中,据说这盆是乾隆皇帝出生三天时洗身用的。旧时风俗,婴儿出生三日要会亲聚亲友,给孩子洗澡,谓之‘洗三’。因此鱼龙变化盆又洗三盆。几百年来,庙里喇嘛在盆中放上铜钱、元宝和五谷,象征聚宝盆,求个大吉大利。北京天坛附近有龙须沟,排泄龙须沟污水的窑坑又称龙潭湖。觉生寺内有小钟林,这里的钟几乎个个都铸着龙形钟纽,有的种纽就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铜龙。钟林里有一口工艺极精致青铜钟,钟钵上是一个个小云纹组成的方阵,每个方阵里铸着一条动感极中的立体蛟龙。八大处有龙泉寺,建于明代。院门上题有‘龙泉庵’三字。内有一山泉从壁石上的石雕龙头的嘴里流出,经暗道,又从水池上方的石龙嘴里汩汩流入池中,这就是‘龙泉’。龙泉流水淙淙,飞花四溅,隔墙如闻大弦嘈嘈,如今则水凝成珠,只有在拱洞前方听得见珠落盘之声。有诗曰:‘翠微山麓龙泉寺,一枕桃荫千畦酣。雨过溪喧忘是夏,拔藜时复度前崖。然一叟又谁识,履尽危岩兴未足。更傍清溪委曲行,独坐听泉倚危石。’在八处秘魔崖的下方有青龙潭。潭掩映在巨石之下,有山泉穿壁从石龙的嘴里吐出。《长安客话》记载:‘其下深不可测,二龙潜焉。岁旱祷雨辄应。’这二龙就是传说中的大青和小青。相传隋朝有位叫卢师的和尚从江南乘舟北上。他任舟飘荡,说是船停在哪里,他就留居在哪里,结果小舟漂过桑干河上的卢沟桥,一直到秘魔崖的山脚上停住了。卢师和尚便在秘魔崖下修行,同因之叫卢师山。不久,有大青、二青两位童子前来投师,师徒三人面壁而禅,一晃过了三年。这年久旱不雨,朝延征召祈雨人。大青、二青自报奋勇,表示能限期唤雨,遂乘云气而去,顷刻暴雨如注,人们方知二人是龙,二龙回山便委身于龙潭之中。为了纪念他们,每年春秋两季,朝延都要遗官来潭前祭祀青龙神,并在崖下塑了二童子侍师像。”
吴素贞呷了两口清茶,又说下去:“颐和园蓬莱岛上建有龙王庙,因为颐和园的昆明湖,旧时曾为北京的水源,因此在昆明不胡的湖心岛一建起龙王庙,所祈求神灵保护水源的充足。明十三陵昭陵附近有个九龙池,有泉水从山上顺石壁泻下,分九股流入低洼地形成池。明代嘉靖皇帝看中些地后,围起了红墙,修筑了九龙池,池边凿了九个龙头,九股水流从龙头口中倾泻入池。古人曾有诗写九龙池:‘龙门开碧苑,池色映丹邱。芳树绿阶转,清泉入户流。园平花气合,谷静鸟声幽。即此消千虑,何须览十洲。’卢沟桥下有‘斩龙剑’,传说永定河里住着一条黑龙。龙睡觉的时候,河面风平浪静,人们可以搭浮桥过河。龙醒了,便翻身大吼,搞得河床改道,黑水泛滥。有家姓卢的石匠父子,趁黑龙去远方之时,抢修起了卢沟桥。不久黑龙归来,看见河上架起一座桥,非常恼怒,便拥浪推水冲向大桥,水浪遇到船形桥墩上的分水尖,顿时巨涛破成细流穿过桥下。黑龙又推着一层层厚厚的冰凌压向大桥,谁知斩龙剑将冰层击得粉碎,黑龙也被刺得遍体鳞伤。从此黑龙便台服了。北京密云县有一白龙潭,潭上有龙泉寺。石潭周围树木繁茂,杂花生树,草木莺飞。北京房山县有龙骨山,门头沟潭枯寺后的集云峰上有龙潭,潭柘寺有龙王殿,戒台寺的松,自古以来就很有名,曹雪芹的祖父曹演曾有《马上望戒台》的诗:‘白云满山谁打钟,马首西来路不逢。即此相看如一梦,因比缘还欠戒坛松。’”
吴素贞道:“卧龙松在千佛殿前,其老干苍驳,蟠然如虬,蜿蜓横生,匍匐近地,似一条九曲青龙。不远处有自在松,两松一卧一侧,若龙相逐。九龙松在戒台殿北院,此松高耸入云,树皮如鳞,半连半蜕,皮色灰白如霜,看上去像九条白龙拔地腾空。九龙松的树杈处曾长起一棵槐树,人称‘九龙抱槐。’在北京西山的冷泉村北有一座画眉山,山上有个黑龙潭,清代《鸿雪因缘图记》的作者麟庆,在书中曾祥细地记下了黑龙潭在道光年间的情况,他说:‘祠左山下有潭,广十亩,深三尺许,水极清,见石底苔痕斑驳,红绿相间。上荫古树,周以画廊。其发源处,两岸夹峙,萝薜威蕤,天然石渠有翠藤缠绕,枯树横卧渠口,若门楣然。潭水雨不泛,旱不涸。水足则从东垣下泻,潺潺有声,远近水田灌溉,村民汲饮,咸资于此,利益其宏。’明万历皇帝、清康熙、乾隆皇帝曾来此拜泉求雨,结果只见到‘一鳞游其中,昂藏无与竟。频频露头角,如具飞龙性’的鱼。麟庆煞有介事地谈到他见到的黑龙,1783年7月,麟庆来到黑龙潭。老和尚告诉他,潭中无普通的鱼,只有虾藏在水草之中,龙要出现时,虾会先排成队,但是这极难遇到的事。可巧麟庆刚走到渠口,忽见虾跃出泉面,接着就看见一条两寸长的黑鱼依石戏水。他忙招呼同伴来看,可是其他人都说什么也没看见。麟庆激动不已,走进回廊,取笔写下祷词,并默祝:龙神有灵,当现象以实余言,生众信民。”果然,在家马上看到潭中黑鱼正负水草游动。麟庆还不满足,又走到潭边,恳请黑鱼游近潭边,以便细观,只见鱼直立水中,昂头波上,洋洋自如,显然这只不过是一条身不过悄的小黑鱼罢了。在北京延庆县有龙庆峡,其水势蜿蜓而上,好似一条蛟龙游戏于谷间,故名为龙庆峡。北京西郊大觉寺有‘二龙戏珠’胜景,此景以二泉曲折联结诸胜,贯穿全寺。两股山泉从寺后的山谷中流出,经一段地下伏流,从后墙流进寺内。两泉环绕‘憩云轩’向龙潭汇合,势如‘二龙戏珠’。‘二龙戏珠’既是寺内一景,也可以说是寺内全景。两道溪水顺山势回流曲转,簇胩着整具寺庙,使古庭院更显得清雅别致。北京门头沟燕家台,有一条山势奇特、溪流清幽曲折的涧谷。在东涧入口处,两座峭壁陡峙,壁面平整如墙,形成涧谷的天然门户,当地人叫它龙门,这条涧谷也因之被叫做龙门涧。一进龙门,是连绵不断的峡谷。沿溪上行一段路,迎面有一巨石、高耸入云,称做将军石。从将军石下穿过,龙门涧曲曲折折,两面峡谷若即若离,抬头望天,青天如线。
前有一帘瀑布;水势散缓,洒落如轻烟团簇在崖间。攀石而上,可到五龙涧。再绕过去便到了黑龙潭。黑龙潭上有一股龙泉水,清泉从石壁的壁隙里涌出,汇成一股水流,直泻龙潭,形成龙潭瀑布。此外,北京房山孔水洞上有龙泉寺,洞内有金龙玉壁,芗斋,你算算,我共说到三十个北京带龙的景胜。
王芗斋笑道:“你对北京名胜还真熟悉,我算服了。”
吴素贞道:“你还得说十五个带龙的北京地名,比我少一半,行不?”
王芗斋点点头:“好,我说。北京东城有一个飞龙桥胡同,明代这里有嘉乐馆,内有龙德殿,还有飞龙桥。有诗曰:‘中宫三宝出西洋,载得仙桥白玉梁。甲翼迎风浑欲动,睛珠触日更生光。’北京东郊有九龙山,委蛇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山上有观音寺,开庙时,夏木阴阴,水田漠漠,不减江乡风景。清代吴岩有诗:‘柳映红亭水映桥,碧霞宫殿郁。年年五月开香社,大好风光慰寂寥。龙冈委宛似卷阿,披拂董风爽气多。一带苇棚临水岸,酒徒豪饮姣童歌。’南城有龙凤坑,起于法源寺后街,止于教子胡同。陶然亭西侧有龙爪槐胡同。唐朝时曾在这里建有兴城寺,寺内有一株国槐,枝干盘曲,状似一条腾身舞爪的巨龙,人称龙爪槐。后来寺庙改名龙树寺,又叫龙树院。明朝名臣杨椒山因弹劾权臣严蒿被害,他的灵枢曾停在龙树寺里。龙爪槐胡同旁边有几龙接洽胡同,因龙泉古刹而得名。站在龙泉寺外,可远眺西山云景,近处有苇塘芦白。清代《孽海花》的作者曾朴作《龙泉寺》一诗说:‘元神湖海作天神,现出云中丈六身。金碧楼台围翠嶂,水晶宫殿绝红尘。天边风月羁游客,大好林泉馆外宾。满地疮痍人不管,愿施霖雨慰生民。’清代喜庆年间,史学家程春海曾长住龙泉寺,在寺中完成20卷的《周策地名考》。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惨遭杀害,他的灵枢就停在龙泉寺。如今章太炎先生因反对袁世凯称帝,也被袁世凯囚禁在龙泉寺内。东城有上龙南巷、上龙北巷。相传明朝时这里有一口皇帝专用的水井,井水甘甜,因皇上被称为真龙天子,这口井便称作‘上龙井’,胡同也就因此而得名。并以井为分界,井北为上龙北巷,井南叫上龙南巷。西城厂桥附近有一条龙头井街。街上原有一口井,旧名‘人头井’。清代改称为‘龙头井。’龙头井附近有一座古庙,香火一直不太旺盛。一年大旱,水贵如金,而人头井却水源充足,大家觉得非常奇怪。一天有人一打水,见井水里一个龙头正在水波中晃动着,‘好象正吐水呢!’消息传出,人们争先来看龙头,并把古庙改祭了龙王,一时香火鼎盛,乾隆皇帝知道了,派官员来察看,来人在井中还真的见到了龙头,正在纳闷,忽听喜鹊叫声……
吴素贞见王芗斋说到此处,忽然不说了,怔怔地望着窗外。忙朝窗外瞧去,只见窗前有一道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