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胀就难以收拾,终会妨碍大事业。
——曾国藩
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不能蔑视它,也不可能蔑视得了,但要有一定距离,如果听之任之,也会误大事的。曾国藩承继儒家修身功夫中的内敛性,对男女欢爱之情也严加控制。他曾说自己早年有三大“恶习”,发誓一一戒之。第三个“恶习”即是戒房闼不敬。
房闼指闺房,不敬指欠缺礼貌、不够谨慎。《礼记》曰:人与禽兽之分就在于知礼不知礼这一点上。所以,依照以礼为核心的儒学理念,即便是夫妻之间,白日发情也不属人之常情,当列禽兽所为。曾国藩用楷书写的《日课册》中谈及夫妇和睦相处的问题,还自白了早上、中午情欲发作、难以控制等事。而我们所关心的只是压抑情欲的精神态度,更确切地说我们欲以从政治和性爱的角度来看抑制自我的精神态度。
初四日(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
早起,读(《易经》)震卦,无所得。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真禽兽矣:
初八日
醒早,沾恋,明知大恶,而姑蹈之,干旦之气安在?真禽兽矣!要此日课册何用?无日课岂能堕坏更甚乎?尚腼颜与正人君子讲学,非掩著而何?辰正起,读《旅卦》。饭后,读《巽卦》,一无所得:白文都不能背诵,不知心忙甚么?
政治与性爱历来是相通的。政治以理性的强制力为后盾作用于人;而性爱以性冲动为推动力影响人。中国的政治贯彻着教化原理。所谓教化,就是文化上的能人、即通晓古典的人教导普通大众。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在文化上道德上也进行统治。
这种中国政治实质上是性爱世界的缩影。男人是统治者,女人是被统治的。按君子之道要求,妻子应服侍丈夫,只配当丈夫情欲发泄的对象。夫妻原则上是支配与服从的关系,而不是对等的人格关系。女人和小人位于君子之道的极点。女人的感情充其量也只是在“不逊”或“怨”的层次上得以表露。在政治的层面上,普通大众的主体性、道德性被否定,大众只是被统治的“物”。在这个意义上,性爱世界里的女人其人格被剥夺得干干净净,女人只是被征服的对象。《仪礼·丧服篇》中说:“夫者妻之天也。”也就是说,丈夫是妻子的暴力主体。因此,可以说从外表上看,儒学简直是一个性虐待的世界。
弗洛伊德曾指出文化是快乐主义的抑制者。同理,儒学正是尽可能地压抑本能,收敛性欲激情的文化体系:当然,组织、文明等等都是压抑人的本能的机器。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一般现象,并非中国的特殊现象。但儒学式的审美意识,把性爱看成可耻的、不可见人的、动物的东西加以否定。它的思想根源就在于“礼”所象征的审美观。也只有知“礼”的士君子才能拥有政治地位。下面的一节日记(1841年11月16日)明白无误地表现了性爱与政治的相通性。
归房闼大不敬,成一大恶。细思新民之事,实从此起,万化始于闺门。除刑于以外无政化,除用贤以外无经济,此之不谨何以谓之力行。
这里男女、夫妻的问题是套在政治问题里加以对待的。而负有指导人民迎新去旧职责的君子,连自己的性欲都控制不住的话,成何体统?修身齐家的人应当是治国平天下的人,而作为翰林院检讨的曾国藩,若在修身齐家的阶段就败退下来,那还像话吗?君子所具有的律己主义与政治志向是中国式的代表制、选举制的特殊所在。这一天,曾国藩体会到了自己的性冲动。这一天,也正是他立“三戒”的日子。戒烟、戒妄言、戒房闼不敬这三条的顺序按一般的做法应当是倒过来的。
立誓言才一个月,他就犯错误了。12月19日的日圮写道:晏起,绝无警惧之意矣!一早悠忽。饭后,读史十叶。房闼又不敬:前誓有三戒,今忘之耶?既写日课册,于此等大过,尚不改,其他更复何说?甘心为禽兽,尚敢厚颜与正人君子往还耶?
显然,他充满了自责的心情。这天晚上,他做完日记,又接着给胞弟们写信谈了学习的方法、克己的动态,以及在京讲学的现状。全信长达三千六百字,一直写到天亮。其中还附上了一份达十三条之多的“课程表”。这十三条是:一、主敬。二、静坐。三、早起。四、读书不二。五、读史。六、写日记。七、日知其所亡。八、月忘无所能。九、谨言。十、养气。十一、保身。十二、作字。十三、夜不出门。而且,每项都附加简短的说明,比如写日记条项加注:“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读书不二的条项附加:“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早起条里加:“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等等,写完信之后,又追加了日记,言:“恨自己无实学,教弟虽多言,但不要领也。”日记和家信流露出了欲以成就君子的坚强意志与自我不满的矛盾、不安的心态。
正如上述所示,日课册展示了赤裸裸的自己。而且他还把册子交给在京讲学的亲友们传阅,以期收到监督的效用。
曾国藩就是这样,为了能他日有所作为,严格限制自己的情欲。甚至夫妻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都严加克制。在儒家老祖宗孔孟那里,都承认“食色,性也”,但曾国藩认为,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胀就难以收拾,终会妨碍大事业。
立世大智慧
曾国藩位极大臣,但他坚决不纳妾。生活作风上也严格自律,这是他不同于同时代的封建士大夫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格上的突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