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山风景区有大小洞天20余处,大多以“龙洞”命名,其中以白龙洞、黄龙洞、干龙洞、老龙洞最负盛名。丰富多彩的自然洞府都保留着原始生态,每一个洞天都有泉水涌流,都有神奇美妙的传说。
白龙洞离垫江县城最近,交通也十分方便,有公路直达,但最惬意的还是走石板古道。从垫江城北门步行前往,约莫半个时辰就可到达明月山下的拴中坝。再拾级登山,过穿水洞、庄家店子,便到了白龙洞。洞门和洞壁皆为青砂石,洞府不深,却高朗而曲折,一股清泉从洞里涌出。夏日,可进洞喝清泉水,纳凉闲坐;冬天,入洞能挡风避雪。传说洞里住着一位白龙老人,他有一儿一女。女儿温良贤惠,跟白龙老人同住在这里,她常用龙洞泉水招待往来的行人,浇灌山下的田地,山民们都亲切地叫她白龙公主。白龙老人的儿子性情凶残暴戾,危害山民,被白龙老人逐出洞府。这头恶龙便占据了黄龙洞,为患一方,人称黄龙太子。
白龙老人住在白龙洞已有数千年,乐善好施,为人解难。天旱时,人们向他求雨,他便立即布云下雨。有一年新春闹元宵,京城皇宫失火,大火连天,将皇帝、妃嫔和大臣们围困。在万分危急之际,白龙老人来了,只见他口鼻喷水,把拂尘向天空一挥,立即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将熊熊大火熄灭。大臣们拜问老人为何方人氏,姓甚名谁。老人答曰:
“吾乃忠州垫江县白龙洞人氏。”当时忠州刺史白居易正在皇宫办事,闻讯后赶回忠州,连夜来到白龙洞,当地百姓告知,洞里住了一位白龙老人,会呼风唤雨,平时他是不会现身的。白居易不住地点头赞许,便挥毫在洞门上方题了“白龙神洞”4个遒劲的大字。知县旋即请来石匠将其镌刻,流传后世。
从白龙洞再往北,经仰天窝,入西山村,沿黄龙溪溯源而上,行2公里多地便到了黄龙洞。黄龙洞在一道悬崖绝壁之下,崖高百尺,崖边野藤缠绕,山花烂漫。满山翠竹绿树,格外幽静。站在黄龙洞口,只听山风呼呼,流水哗哗;但见悬崖欲倾,苍鹰搏云;顿觉阴森森,冷清清,令人不寒而栗。
传说,黄龙太子被赶出来后就住在这里,他霸占了黄龙湾的清清泉水,谁要是误入此地,就要被他活剥生吞。有一年天大旱,满山的树木枯了,山下的禾苗焦了。山民们向黄龙求水抗旱,黄龙却滴水不给。这激怒了山里一个勇敢的猎手,他手提钢叉,带领乡亲,喝令黄龙献水。黄龙不肯,挥动龙刀直扑猎手。猎手义愤填膺,舞动钢叉,大战黄龙。黄龙且战且退,退入洞中,将血盆大口张开,妄图一口吞掉猎手。猎手闯入龙口,用钢叉将龙口撑住,便成了现在的黄龙洞口。猎手进入黄龙腹中,使尽全身力气,把黄龙的五脏六腑搅得稀烂,化成一股桶大的清泉,顺着龙口奔涌出来,拯救了饥渴的山民,浇绿了满山的树木,复苏了枯竭的禾苗。
黄龙洞口高1米多,宽近1米,四面皆青砂石,一股泉水奔涌而出,四季不竭,将洞底石板冲得平展光滑。探洞者必须踩着流水,往里走过6米多,拐一个急弯,这时洞变得矮而狭窄,只能匍匐前进,这儿便是黄龙的咽喉。爬过这1米多深的洞穴,里面就豁然开朗,可容数十人。被惊起的大蝙蝠满洞乱飞。一股桶大的泉水,从大石板下喷涌而出,这儿大概就是黄龙的肚腹。再往前,顺山斜坡而上,越走洞就越窄小,最后无法前进。
离开黄龙洞再往北,沿着明月山古道前行约15公里,经过西山水库、明月湖、石人山、岩屋嘴、白杨水库,便到了红旗水库。水库西北岸上有一个青砂石洞,这便是干龙洞(又名蒋家洞)。外洞宽敞,可容百人。往里走,便是一道陡坎,高6米有余。从这里攀缘而下,便能进入里洞。里洞最高处十数米,最矮处数米。再往里走,便岔洞交错,一不小心会误入歧途,很难走到洞的最深处。洞的最深处有四五公里,沿途怪石林立,有的像虎,有的像狮,有的像柱子,有的像笔架,还有石缸石灶、石桌石凳,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传说有一头孽龙犯了天条,被玉帝囚禁在此,干涸而死。于是,人们就把这蒋家洞更名为干龙洞。如今,红旗水库的水漫入洞中,将洞的下半部没入水中,人们游干龙洞,其实是在洞的半腰寻路爬行。
出干龙洞北行数里,便到了东印山里的老龙洞(又名龙王洞)。这儿一座座山峰笔立高耸,形成了一道万丈深谷。老龙洞里一股泉水涌出,便汇成了老龙溪,终年奔流不息。站在老龙洞口,就仿佛跌入了万丈深渊,仰面簸箕大个天,四面悬崖绝壁,除了流水声,周围死一般的寂静,令人心惊胆寒,毛骨悚然。老龙洞门前那一潭碧水波澜不惊,黑漆漆的洞口冷气袭人,更让人望而生畏。传说洞中的老龙已经老掉了龙牙,始终深居简出,从不骚扰山谷的宁静。山民们十分敬重老龙,从来无人进入洞府,只有天大旱时,十里八乡的百姓才会带着祭品和纸钱到老龙洞乞雨。求雨的人大多在洞口焚纸钱膜拜,少数虔诚者才涉水进入洞里设坛乞雨。
龙洞,是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龙洞探幽,既可给游人带去无穷的刺激和乐趣,又能培养人的毅力、智慧和胆识,还可让人们感受大自然丰富多彩的鬼斧神工的伟力。
(谢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