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成台,在高台基上构筑建筑物,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更是古台中最具代表的一类,它的渊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兴盛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成为帝王作为最高统治者行使天子神权的标志。然而,古代帝侯高台历经几千年沧桑,大多倾圮,或在社会变革中毁于战火。如商鹿台,据传在周灭商时,纣王自焚于鹿台,鹿台坍塌;也有在自然变迁中消失,如铜雀台被漳河水冲坍,唯有一些遗迹存也。隋唐后,高台建筑日渐式微,普遍被木结构的楼阁所取代,只存于宫殿建筑方面的屋顶、屋身和台基之中(如故宫太和殿的台基)。至于明清在故宫御苑中建筑的瀛台、平台和承露台等,虽欲上承秦汉高台遗风,然而只能向世人略微显示一点封建社会高台建筑艺术之风采,但毕竟规模甚小,无以比肩。
€€三代高台遗存
关于夏、商、周三代,都有高台的故事流传下来。夏代的瑶台、商代的鹿台和周代的灵台就是广为流传的高台。
《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汉刘向《新序·刺奢》:“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桀即弃礼义,淫于妇女,求美女,积之于后宫……。造烂漫之乐,日夜与末喜(也称妹喜)及宫女饮酒。为酒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之以为乐。”屈原感叹的大概就是桀之瑶台及与末喜淫乐之事。不过,在夏文化遗址中,至今还未曾发现瑶台的踪迹。
商纣之鹿台亦称“南单之台”。汉刘向《新序·刺奢》:“纣为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史记·殷本纪》和刘向《列女传·殷纣妲己》都记殷纣王兵败之后登鹿台,衣宝玉衣自焚。鹿台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现仅存遗址。
@@@夏商史鉴古钧台
夏台为夏代历史遗迹之一,又称钧台,在河南禹县南。禹治水有功,舜封禹为夏伯于夏邑,即今夏州。《左传》记载:“夏启有钧台之享”,即指此地。《归藏》:“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又云:“昔夏后启筮享神于晋之墟,作为璇台,于水之阳”(璇台即夏台)。亦云:“夏台,原为享神之地,后则为狱囚之地”。“狱名,夏曰均台。皇甫谧云:地在阳翟(今禹州)是也。”又有传说,夏君曾在此宴会、即位。从《史记·夏本纪》:“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从上述《史记》等史书中可见夏台之于夏代历史的重要。
夏台原在禹县南约8公里,早圮。明嘉靖十年(1531),知州刘魁在县治北门内建禹、汤庙。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知州于国壁在庙前建大门,题名“古钧台”。清末毁于兵火,仅存台基。此台略呈方形,高4.4米,阔7.4米,长6.15米。台南过洞两侧刻有楹联:“得名始于夏,怀古几登台。”现已将原钧台拆迁,向后移15米,按原样复原,上部并增建四角攒角式亭子,很是壮观。
@@@诗经颂德周灵台
《孟子·梁惠王上》:“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灵台立于灵囿(周文王的花园)之中,其形象“四面而高”,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台。据说灵台在长安西北20公里,据唐人《括地志》载,直到唐代初年尚能见到“高三丈、周四百二十步”的遗迹。历经2000年的风风雨雨,仍有如此规模,当年周灵台的高大雄姿可想而知。《诗·大雅》是歌颂周文王的诗,其《诗序》:“《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诗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还有郑玄笺谓:“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这都是说的3100多年前周文王的灵台。在老百姓的心中,灵台与夏代的瑶台、商代的鹿台有着天壤之别,成为德的象征。《三辅皇图》认为,“文王作灵台而知人之归附,作灵沼、灵囿而知鸟兽之得其所”。据此可知,灵台营造及对百姓开放,似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
€€春秋战国高台
春秋战国,诸侯并起,礼崩乐坏,风云激荡。原本象征天命,只是天子禁脔之“台”,逐渐成为诸侯华贵宫苑逸乐游宴的审美主体。各国竞相夸耀国力,纷纷修建起规模宏伟的高台建筑,开始了高台建筑的全盛时期。据《左传》记载,庄公三十一年(前663),鲁庄公连筑三台。春,筑台于郎;四月,筑台于薛;秋,复筑台于秦。郎台又称泉台,泉宫是鲁国君的离宫。秦、薛二地均在鲁国西境,所筑台应是出于军事目的。其时周文王有灵沼台;秦有章台;燕有宁台;齐有遄台、檀台;晋灵公曾造九层之台;吴筑姑苏台闻世;楚庄王有强台,左江右湖,其乐忘死;《诗经》还载有卫宣公新台遗丑(见注)……河南新郑有一高7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授印台。相传为东周周平王念郑桓公、郑武公父子两代忠良救王,杀退西戎,匡扶周室,亲登高台,把郑国玉玺授予郑武公(后来称此台为授印台)。这授印台从建造时间上说,可称为春秋第一台。
高台建筑,在东周列国的都城内外,几乎到处可见。赵有丛台,韩有鸿台,魏有范台、仪台(一作义台)等等。王公侯卿也在高台上建筑宫室,除了防潮防水患之外,平常既可登高玩赏,寻欢作乐,又能俯览全城,监督臣民,还可用于观察天象。战时则居高临下指挥战斗,既便于瞭望,又利于防守。
高台建筑由此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都城和要邑的主要建筑形式。2000多年来,这些高台建筑虽已荡然无存,但从众多的高台遗址来看,仍可推知其当时雄伟的气魄和宏大的规模。
@@@荒台故址吊桓公
荒台故址是指桓公台,它是齐故城宫室建筑群中的一座中心高台建筑的遗址,位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原齐国故城西北部。据探测得知,桓公台地下夯土基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台顶有两层,现整个台址外观呈椭圆形,台高近20米,为全城的制高点。台南面有缓坡,随坡修有登台阶梯百余级,直达台顶。台顶砌灰砖花墙,墙内呈正方形平台,登台远眺,望齐国万物。台南正中有“桓公台建筑遗址”标志一座。台东西北三面呈陡壁,原由河沟围绕。台四周大片的开阔地,均属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宫殿建筑基地。
关于桓公台之称,传说颇多。有说此台是齐桓公会诸侯的地方,也有说是齐桓公的“拜将台”、“点将台”,还有说是齐桓公为宠妾修建的“梳妆台”等等。众说不一,但多属牵强附会。此台在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821—825)建桓公和管子庙于其上,始称桓公台。桓公台之称,实为后人对齐桓公的缅怀。登临桓公台,人们很自然会想到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齐桓公。他在位期间,知人善任,不记前仇,拜管仲为相,启用名人贤士,致国势大振,并曾九合诸侯,以尊王攘夷为名加强了华夏族的团结,成为春秋时期促进中华文明整合发展的一代霸主。
齐国所筑之高台,见于记载的较多,如梧台,传说是齐国的议事宫室,它是齐国宫室中又一处大型建筑。此台原封土高大,占地约16亩(约1.07公顷),现周长220米,高28米,位于齐故城郭城外西北部,今梧台乡梧台村北(此处因多植梧桐树故名)。《水经注》载:“楚使使聘于齐,齐王飨于梧台”。
台西原有汉灵帝熹平五年(176)立的碑碣,题曰:“梧台”。
桓公台西南1.5公里许,有一柏树掩映的大土丘,这便是传说的齐国集结战马处的歇马台,或称齐威王赛马之地的戏马台。《左传》则称为遄台,有“齐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台”的记载。《晏子春秋》所记晏婴与景公辨“和”、“同”二字之异,即在此处。
齐故城郭城的雪门东侧,有称为齐国宫外之宫的雪宫台,传说为齐威王游乐欢宴的风景佳地。《太平寰宇记》载:“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即此。《晏子春秋》中也有“齐侯见晏子于雪宫”的记载,此处也称齐离宫,钟离春劝谏齐宣王,宣王闻其贤立为正宫之事,即发生于此。
《史记》中提到的檀台,《管子》中所记的栈台、鹿台,安平城内的台,还有路寝台、三归台、晒台、钓鱼台、听事台、玄武台等,都是齐国所筑台址。分布于齐城内外的数十处台址,构成了庞大的齐国宫室建筑体系。
@@@武阳台与黄金台
武阳台位于河北易县东南4公里武阳城遗址,属于战国时期的燕下都宫殿建筑遗存。整个燕下都20公里范围内是战国都城的最高规格,如果说在城中建立一座突出的土台基,可能是春秋时期都城要邑的建筑形式,那么,以更多高大的夯土台作为主体建筑的基址,则是战国中期燕下都城市建筑的一个特点。以紧贴在燕下都横隔墙中段南侧的武阳台为中心,在台北1400多米的轴线上,依次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等夯土台基。其中武阳台最高大,东西约140米,南北约110米,高约11米。
武阳台东南约4.5公里处的“金陂堤”外,便是著名的黄金台。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招贤台,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为使燕国繁荣昌盛,访贤士郭隗,听其讲“千金买骨”的故事,采纳其建议,在京城修建了一座黄金台,置金于台上,广揽天下贤士。燕将乐毅、齐国邹衍、赵国剧辛等应召前来,一时人才济济,盛极一时。昭王亲为乐毅推毂,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70余座,使齐几乎灭亡。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留下了“千金买骨”“金台招贤”“请自隗始”等成语,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也广为后人推崇。唐代诗人李白赞誉这段故事云:“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自赵至,邹衍复齐来。”唐初文学家陈子昂登临蓟丘,也发出过感慨:“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胡服骑射古丛台
丛台,又称武灵丛台。相传赵武灵王(前325—前299)为阅兵与歌舞而建,原名武灵台。
赵武灵王是一位不拘陈规、勇于革新的君王。他继位之初,国势衰弱,经常受到秦国和齐国的威胁,以及匈奴、林胡外族的侵扰。赵武灵王在率兵抗敌中,发现胡人穿的衣服短小,骑马射箭十分方便,而赵国官兵穿着宽袖长袍,坐着笨重的战车,致使行动迟缓。于是,他自己带头穿胡服、练骑马、习射箭,史称“胡服骑射”。由于胡服穿着方便,适合于生产劳动,很快受到百姓拥护,时兴起来。实施改革后,赵国兵力强盛,屡战屡胜。为庆祝改革成功,赵武灵王下令修建丛台,以观看军事操练和歌舞表演。
在建造丛台这一大规模的建筑群时,赵武灵王也表现出不凡的气魄。丛台不是只筑一台,而是在长达5公里左右的平地上挖沟取土,修筑起了众多的高台,然后通过悬桥或砖道连聚在一起。取土形成的清沟形成了人工湖,水光潋滟,台榭湖水相映成趣。相连的各台首尾相接,远远望去,长长的丛台犹如一条伏卧的巨龙,昂首翘尾,蜿蜒前伸。当时丛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观,以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缀美妙而名扬列国。
丛台有别于专门从事政务活动的赵国龙台宫,它基本保留了早期高台观看军事操演与歌舞的特点,没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这就使它的建筑形式更为灵活多样,精巧别致。一台一景,高低错落,步移景转。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到丛台游览,吟诗作赋。杜甫在《北游》中写道:“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清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岗。射飞兽纵鞍,引臂落鶖鸧。”
汉代时的丛台不仅是帝王时常观光游览的地方,也是政治斗争的舞台。西汉末年,刘秀曾在丛台置酒,请更始帝为防备他称帝而派来的心腹谢躬之手下部将马武同游,使马武归顺。不久,刘秀打败谢躬,叛离了更始政权,于建武元年(25)建立了东汉王朝。于右任先生据此史实,将丛台喻为“风云际会”之地。
丛台台名最早见于《汉书·高后纪》;另据《汉书》颜师古释文:“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也,在邯郸城中。”原有数台,现仅存一台,东西长59米,南北宽22米,向南突出的一段长50米,宽10米,重修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是一个方圆1100平方米,高26米的三层青砖高台。原为夯筑土台,后人复用青砖包砌。丛台气势宏伟,巍峨壮观,台前翠柏夹道,有阶石,拾级可达台顶。台上有武灵馆(赵王宫),其中如意轩、回澜亭、据胜亭等,为冀南胜景。现丛台已扩建为丛台公园,登台可饱览湖光山色,古城风貌。“千年此地寻遗事,独对西风上古台”,2300多年的风霜雨雪,使丛台上每块青砖、每捧黄土都成了历史的见证,在古朴之中又透射出文华的芬芳。1961年,郭沫若来邯郸游丛台时,题咏道:“邯郸市内古丛台,秋日登临曙光开,照黛收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
@@@智斗强秦会盟台
在河南渑池县城渑水和羊河之间有座秦赵会盟台,台呈梯状,四面各有石阶37级。台上有锥状石碑,上镌“古秦赵会盟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人告赵惠文王,为使两国和好,提出在渑池会盟,陪同赵王前去的是蔺相如。秦王与赵王会饮时,令赵王鼓瑟。此时,蔺相如也向秦王提出请秦王击缶,以相娱乐,逼得秦王只好击缶。此次会盟,名为友好,实为秦国以势压人;而蔺相如智斗强秦,为赵国保全了尊严。传说当时双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筑成会盟台。现在台前立有一方形石碑,碑上刻着《重修古秦赵会盟台》,高2米多,为20世纪40年代名将卫立煌所立。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征战联盟时有发生,但会盟台址遗存已极少了。在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西张计村存有盟誓遗址,1980年对盟誓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盟书7000多片,属宗盟类。遗址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70米,过去是个高土台,因修沁河大堤需用土,早已夷为平地。
在安徽宿州市东北解集镇南、拖屋河畔的古盟台,是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前483)鲁国派遣使臣子贡,吴国派遣使臣太宰嚭代表两国在此会盟。双方共筑土台,举行会盟仪式,故名盟台。传说鲁国使臣子贡留恋此地风光,寓居较久,故将附近山名曰“子贡山”,当地人俗呼为“贡山”。后人曾在此台上建庙,以纪念鲁、吴两国使臣。如今台上依然松柏苍翠,绿树成荫,台下拖屋河水,清澈流淌,微波荡漾,既是淮北地区著名古迹,又是风景优美的游览区。
@@@废罢层台筑钓台
楚国的庄王是春秋五霸中最后一任霸主,相传其成就霸业就与两座高台有关。楚庄王三年(前611),修筑层台,劳民伤财,民怨沸腾。有个叫诸御己的农夫冒着生命危险面见庄王,陈述百姓的疾苦;一说庄王夫人樊妃也力劝庄王。
庄王终于停止了层台的建筑,免去了百姓的劳役。后来楚国大胜晋国,威震华夏。庄王担心远近的小国惊恐不安,特筑一小台,请诸侯在此聚宴,不嫌国小位卑,一律以礼相待,亲自为他们敬酒,进行安抚,并谨称自己是薄德之人。诸侯感恩戴德,心悦诚服,共推楚为盟主,楚庄王由此获得了霸主的地位。后人说这小台是钓诸侯之台,故名“钓台”,又称庄王台。《水经注》载,此台“高三丈四尺,南北六丈,东西九丈。”现位于湖北江陵城北纪南城内。
@@@细腰三休章华台
与楚庄王的小“钓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楚灵王(前540—前529)的章华台,这恐怕是春秋战国时最大的台了,关于它的记载和流传也最多。《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郦道元《水经·沔水注》:“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贾谊《新书》所载:“翟王使使之楚,楚王夸之,飨于章华台,三休乃至。”故享有“三休台”之称。《东周列国志》载,其台“广袤四十里,高三十仞”,其中宫室亭榭,极其壮丽,选美人腰细者居之,因此又名“细腰宫”。《国语·楚语》曾记楚灵王与大臣伍举的对话:“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成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伍举之答语从侧面反映出章华台的外观崇高,内室雕梁画栋之奢华,而其语中的讥讽之意,楚灵王当然是不会入耳的。
楚灵王尽费国资穷奢极欲于章华台,自然也只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钓台和章华台就是这样昭示着截然不同的治国之路。
关于章华台的故址有四种说法:一说故址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古华容县城内,即放鹰台楚宫殿遗址,为楚灵王六年(前535)所筑。遗址地势低平,沟渠纵横,内有放鹰台、打鼓台、荷花台、无名台、小黄家台、郑家台、章家台、水章台及楚家湖、古台湖、郑家湖、娘娘坟、跑马堤等,规模宏伟。经对宫殿基址的试掘,有关学者认定为我国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宫殿基址。
另一说故址在湖北沙市东北隅太师渊章华寺,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7)于章华台(未详何王所建,后人附会为灵王所筑,即豫章台)废址建寺,亦名章华寺,院内尚存章台老梅,相传为楚灵王时遗物,至今犹老干苍虬,枝叶繁茂,诗人李葆之《章台古梅》诗有“香凝白雪争千载,影瘐江南剩一枝”的咏赞。
一说故址在安徽亳州市城东南38公里的乾溪沟之侧。《史记》载:楚灵王十一年(前530),楚伐徐国以恐吴国,灵王于乾溪以待之,即此。当时台内建筑陈设穷极奢侈,楚灵王笙歌宴乐,不思返国,引起内乱。仓皇回奔中,众叛亲离,死于芋尹申亥家,申亥以其二女从死。今台久圮,二女孤堆(传即二女之墓葬)仍在。
还有一说,故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古汝阳城内,是战国楚襄王为秦将白起所逼,北保于陈时所建,并袭用旧名章华台。楚台虽废圮千年,毕竟以其高大华丽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无论故址在湖北潜江或荆州或安徽亳州或河南商水,其楚文化的意蕴和内涵应是确定无疑的,于是一座卓立山巅、秀出云表的仿古高台——楚天台,在武汉东湖畔的磨山上矗立起来了。
楚天台无论是形制,还是装饰无不有章华台的遗风。楚天台坐南朝北,体现了楚人面向中原的传统。巍峨突兀的磨山,形如一方阔大高台,沿345级台阶而上,设三个休息平台,意寓“三休”乃至,方可领略到章华台的壮观。楚天台利用地势建云台二层,弧形坡道,似二道彩虹,给游客一种“登云而上”的升腾感,或仰观台阁,使人联想到楚辞《招魂》所写的“高堂邃宇,槛层轩兮。层台景榭,临高山兮”。也正是“层台景榭”形制的具体再现。在装饰上,决非只是仿其“网户朱缀,刻方连兮”,“仰观刻桷,画龙蛇兮”(《楚辞·招魂》),而是以其楚文化之精华,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融会贯通,仿古而不拘泥于古,是楚天台别于章华台的根本所在。而在功效上,楚天台则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审美需要之所在。
@@@乱兵侵晓上姑苏
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又名姑胥山),又名胥台。不仅与章华台、阿房宫、万里长城并称古代四大建筑奇观而闻名于世,且遗迹犹存。古姑苏台“台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外”,其规模之巨大,装饰之豪华,诸侯各国宫苑无出其右,为我国历史上豪华建筑之一。有《述异记》载,“吴王夫差作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绝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数千人,上别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夫差作天池,池中做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皮日休的一首七绝怀古,把吴越兴亡的史实委婉含蓄发人深思地对比描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戈长戟,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跃然诗中。
秦始皇东巡曾登临姑苏台基;汉司马迁亦来此寻访。唐崔宴有《姑苏台赋》云:“有台巍然,出于群山,荒基竣级,高彻云间。”而李白的《苏台览古》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亘古不变的明月是姑苏台繁华的历史见证,充满了兴废无常的感慨之情。宋时,姑苏台复建于城西驿馆的建筑群“百花洲”西侧城墙上,即胥门旧址。此台檐牙高喙,复阁层楼,气势非凡。南宋诗人杨万里四过苏州,写有“姑苏台上斜阳里,眼度灵岩到太湖”的佳句。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潘庭坚作有《冬仙歌》咏叹姑苏台,其赋上阕云:“雕檐绮户,倚晴空如画,曾是吴王旧台榭。自浣溪人去后,落日平芜行云断,只见花开花谢。凄凉阑干外,一簇江山,多少图王共争霸!”
@@@古越尽归此楼台
浙江绍兴是古越文化的中心,绍兴越王台坐落在绍兴府山东南麓,是一座越国的古城堡。汉代地方志《越绝书》记载:“越王台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三尺三寸,台高一丈六尺;宫有百户……”可见规模之宏大。现在人们所见的越王台为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郡守汪纲为纪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旧址重建。
越王台高约数丈,台上原有建筑在抗战中被炸毁,1981年重新仿古修复。台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明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对联:“八百里江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与越王台近在咫尺的越王殿,飞檐翘角,屋宇高敞,相传为越国都城的议事厅,现辟为古越历史陈列馆。越王殿正中塑有越王勾践、大夫文仲、范蠡三尊石像,上方悬挂着“卧薪尝胆”的匾额。两旁的墙上绘有四幅大型壁画,即描绘越王卧薪尝胆、不忘国耻的生动情景;十年生聚,越王亲率军士犒赏民众的画面;十年教训,越王亲自教练越国军队的威武场面;投醪河畔,越国民众扶老携幼,欢送越王和将士出征的感人情景等。“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凭吊会稽旧迹,吟李白之《越中览古》,自是更有一番韵味。
在浙江萧山市厢湖镇瓦窑村城山之巅,也有一座越王台,又称越王城。北望钱塘江,地势险要。整个城垣平面略呈梯形,内凹似盆地,南北长250—280米,东西宽60—120米,城墙利用山脊的自然走向用泥土夯筑而成,残高3—5米,外壁陡峭,内壁平缓,城墙四隅有高大的台地,可能为当时的重要军事设施,相传越王勾践屯兵御吴国来犯,立城而守。
€€秦汉高台遗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一统天下的封建王朝,国都咸阳成为当时仅次于古罗马的世界第二大城市,建设得十分宏伟壮观。《史记·秦本纪》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坡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建筑了别具特色、式样繁杂的宫殿。当年巍峨壮丽的景色已不再,但从遗址发掘来看,仍可知其设计和建筑的豪华博大。据研究,当时由跨越谷道的飞阁回廊将这组对峙的宫殿连成一体,形成富有艺术魅力的台榭复合体。西侧台高6米,东西60米,南北45米,依台建屋,重叠高起。基址分上下两层建筑,上层正中为主殿,周围及下层,分别为卧室、盥洗、沐浴等室,底层为回廊。东侧基址,东西127米,南北32.8—45.5米,发现有地下盥洗室、回廊和排水设施。另有一基址,高台残高1.5米,有一条南北向的画廊,南北32.4米,东西5米,计9间。东西两壁绘制壁画,题材为秦王出行车马仪仗之属,其中有车马、人物、花木、建筑等形象。秦宫壁画,为我国目前最早的宫殿壁画资料。
目前所知保存最好的秦宫殿遗址台基则在辽宁绥中止锚湾和河北北戴河金沙嘴秦始皇行宫遗址,两组分别为15万和6万平方米的宫殿建筑“相距30公里,均处于伸向海中的两处小海岬的尖端,左右对峙连成一线,由此往东南直对旅顺的老铁山和山东荣成的成山头。”从此远眺,直可把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环抱的海连成一片,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统一的、宅院门厅的格局,正符合秦始皇“择地作东门(国门)”的设想,是秦汉统一大帝国的象征。
@@@秦王再建琅琊台
琅琊台又称琅邪台,在山东胶南市夏河城东南5公里处。海拔183.3米的琅琊山横亘于黄海之滨,其势雄特,冠领群山。琅琊台雄踞在琅琊山上。《山海经·海内东经》:“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其北有山。”郭璞注:“今琅邪在海边,有山嶕峣特起,状如高台,此即琅邪台。琅邪者,越王勾践入霸中国之所都。”据《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记载,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攻灭吴国之后,为了替代吴国霸领诸侯,占领齐国之地,便“跨江涉淮”,来到当时的齐地琅琊。他见这里山川峻秀,肥沃富饶,地势险要,南可控制吴越,北可夺取中原,西可进击晋秦,遂决策从会稽徙都琅琊,并在城东南5公里的琅琊山上筑琅琊台。台顶营造望月楼,以观沧海,南望会稽。随之,号令秦、晋、齐、楚四国君主至台上盟会。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十年间,五次东巡,三次登琅琊。《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秦始皇亲自督工,迁来3万人,免去其12年的赋役,筑起了一座高大绝伦的琅琊台。《水经注·潍水》记云:“台在城东南十里,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余,傍滨巨海。”“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足见台势之壮观。秦始皇把琅琊台尊为八神之一的“四时主”,在台上行祭祀。《汉书·地理志》注,琅琊台上有四时祠,据考证为秦始皇祭神时建造。秦二世登基后,也曾来此。
汉武帝在元封五年(前106)南巡时,从海上“北之琅琊”。太始三年(公元前94)春,汉武帝巡视东海,又“幸琅琊”。以后,历代帝王登临琅琊者,屡见不鲜,琅琊台遂成为名传千古的胜迹。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登上琅琊台,留下了著名的《书琅琊篆后》,赞叹秦琅琊刻石有“绝人者文字之工”,期望后人“不可废”。历经千百年沧桑,琅琊台已废圮,遗址状如小山丘,尚可辨认。如今,从山下到台顶有一条盘旋公路登临台址,面观黄海,俯仰万里,海涛变幻,气象恢宏。据考,台顶向下30米,每6厘米为一人工层。土中杂有秦砖汉瓦,当尤为珍贵。台前还发现战国时期的陶质双管地下管道,直通台顶。这些秦汉和春秋战国的遗物可视为秦始皇毁勾践旧台建新台的见证。现秦始皇石刻已毁,秦二世石刻尚存。此石刻传为李斯所书,为现存秦石刻小篆字数最多者,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之一,也是研究秦代历史和文学的珍贵资料。
@@@两代君王归平台
沙丘平台即古赵国离宫址,又称沙丘宫、苑台、亮尸台,位于今河北广宗县西北4公里大平台处。赵王、秦皇皆在沙丘平台归天,许多历史事件也发生于此,使其自秦汉始就成为一方名胜,引来文人骚客寻古探幽。
相传平台原为商纣王所作苑台,建有离宫别馆,“益收狗马奇物,充韧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大冣乐戏于沙丘(《史记卷三·殷本纪》)。”战国时,赵王又在这里设离宫,公子成与公子章互相残杀,赵武灵王被围困而饿死于平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返都途经沙丘,“崩于沙丘之宫,平台之中。”宦官赵高等秘不发丧,诈称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并指责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不能辟地立功,令他自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高篡权”。秦始皇死后,因当时天气炎热,尸体很快发臭,群臣们在苑台上又筑一台,将秦始皇的尸体放在台上亮之,后人便又把此台称为“亮尸台”。
@@@高祖基业古汉台
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中心东南隅,又名七星台,相传是汉高祖刘邦在汉中时的王府遗址。台高8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三级台地构成。公元前206年,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自恃功高,撕毁各路义军与楚怀王所定“先攻下咸阳者王之”的盟约,将先拿下咸阳的刘邦封为汉王。刘邦忍辱屈就,率军进驻汉中,夯土建成秦模式的高台宫廷,即今日的古汉台,并取张良计火烧由关中进入汉中的所有栈道,以示自己已很满足当汉王,不再北上与项羽争霸天下。刘邦以汉台为宫廷,以汉中为根基,在汉中习兵练武,广纳贤才,破格提拔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为汉大将军,并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打项羽于无备,出奇制胜拿下三秦。
刘邦进驻汉中发迹而定鼎,使项羽所封18个诸侯王各自为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故将国号定为汉。
追溯“汉朝、汉族、汉字、汉语、汉文化”这些词中的“汉”字的根源,皆于汉中的“汉”一脉相承。正如东汉《石门颂》中云:“高祖受命,兴于汉中,建定帝位,以汉诋焉。”刘邦驻过的高台就是被后人尊称的古汉台。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汉台历经沧桑,其建筑已无从稽考。台上原有历代所修望江楼、竹林阁、喜雨亭等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汉中府志》赞道:“四面云山,江流如线,登临眺望,为郡中大观。”台东南隅三层台地上亭内有相传为楚汉时所陈设的石鼓。
民间传说这石鼓原为刘邦的上马石,有一次,刘邦上马时不慎滑了一跤,恼怒地抽剑砍去了一角而成。南宋诗人陆游游汉中时,有“剑分苍石高皇迹”的诗句。据此可知,这尊石鼓是汉台现存最早的文物。
古汉台如今是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台内古树繁茂,修竹参差,亭榭遥相呼应,杂以碧池内繁盛的荷叶,竟有江南水乡之景。登台上望江楼,又可俯瞰全城,眺望汉江。
@@@大风歌存歌风台
汉朝基业起于汉中,但汉高祖刘邦出生与发迹还在黄淮平原的丰县和沛县。刘邦生于丰而长于沛,原不过为小小的泗上亭长,连饭都吃不饱,还常向樊哙讨狗肉充饥。秦末群雄四起,刘邦也斩蛇起事,称沛公,伐秦灭项羽而建汉朝。据传,汉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征讨,翌年平叛后,荣归故里。“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兄弟纵酒”。酒酣耳熟之际,刘邦亲自击筑和泪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众人和唱,刘邦兴发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刘邦离去后不久就病故了。后人在他当年饮酒赋歌之处筑台留念,并将《大风歌》勒石为记,置于歌风台前。刘邦的《大风歌》虽信口而作,却是很有气魄。清袁子才有咏歌风台诗云:“高台击筑记英雄,马上归来句亦工。一代君民酣饮后,千年魂魄故乡中。青天弓剑无留影,落日山河有大风。百二十人飘散尽,满树牧笛是歌童。”
歌风台历来为沛县八景之首,由于兵祸水灾,歌风台屡圮屡建。今重建的歌风台上,有汉代“歌风碑”和元代摹刻碑各一块。汉碑原高1.7米,宽1.23米,现存残碑为原碑的八分之五。碑文纂写为古文体,仍清晰可辨。原相传为汉代曹喜所书,《乾隆徐州府志》又说为东汉蔡邑所书,难以详考。元代摹刻碑略小于原碑,字迹神似。此外还有今人所立歌风碑一块,碑上有歌风亭覆盖。
@@@慈鸟哑哑定王台
长沙定王为汉景帝刘启之子刘发。《湖南通志》卷三十六述:其母唐姬,本是宫婢,母子在宫中地位不高,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刘发被封为定王,封地长沙。从繁华的京都到此卑湿之地,刘发心中颇为郁闷,思念母亲却又不能常去京都问候。百般无奈之中,专门派人运米去长安,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在城东浏城桥附近筑起一座高台,每日登台遥寄情思。这高台便是定王台,也叫思母台、望母台。刘发此情感人至深,清代熊四牧在咏长沙定王台诗句中曾以“慈鸟”为喻:“城东百尺倚崔嵬,迢递长安载土来,一片夕阳春树绿,慈鸟飞绕凤凰台。”慈鸟为之鸟一种,传说慈鸟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南宋大儒朱熹在城南书院讲学时,也曾以定王台为题吟和道:“寂寞番君后,光华弟子来。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未登乔岳顶,空说妙高台。山间原自乐,泽畔不须哀。”可见宋时台榭园林尚在。“台上风烟自渺茫,台边草树倍凄凉(周有声诗)。”“台榭已同湘水渺,孝思恒在岳云头(王文清诗)。”但明清时这里已面目全非了。光绪五年(1879)重修时,头门横额刻“汉藩古迹”四字,两旁石刻集李邑麓山寺碑句为联:“炎汉大宗,长沙清庙;带江千里,瞰郭万家。”清末改作湖南图书馆。1982年在其遗址上兴建长沙市图书馆。据基建前探方考察,定王台似建于唐,而非汉迹。
湘水之畔有定王台望母,齐鲁则有周公伯禽台望父。周公伯禽台在山东曲阜城北孔林神道西侧,今残存7米见方,高约2米,此台亦称望父台。传周武王灭商,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而周公留佐成王,让其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筑台西望京师,故名。经勘探,望父台是利用古墓葬修筑的土台。
@@@落落千年一越台
在我国南方也有越王台。广州越秀山又名越王山,因其主峰越井冈一带有越王台古址而得名。据《大明一统志》载:“越秀山耸拔二十余丈,上有越王台古址,昔赵佗因山为之。”昔时,每年三月初三,南越王赵佗都要到此登高娱乐,令歌女们在台上轻歌曼舞,古又称越王台为歌舞岗。古时“粤”与“越”通用,越王台简称“越台”,也即“粤台”。赵佗在秦时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受封为南越王,吕后时,自称为南越武帝,景帝时又依附于汉。南越国的建立,对于岭南地区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是岭南的第一个发展期,南越国的附汉于维护国家统一也有深远的意义。南宋诗人杨万里游越王台后吟道:“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表达了他对赵佗的凭吊与缅怀之意。南宋方信儒《南海百咏》,对越王台也有记载:“万山衮衮尽东来,高处犹存百尺台。回首旧时张乐地,一杯重与酹苍苔。”1278年,文天祥被俘广东后途经广州,遥看高高的越王台,感伤南宋灭亡的时事,作七律《越王台》:“登临我向乱离来,落落千年一越台。……莫作楚囚愁绝看,旧家歌舞此衔杯。”表述了他悃愊郁结的心情和一个亡国臣子的哀恨。忠义志士慷慨激昂的吟咏使越王台愈加声名远扬。
越秀山高70米左右,为广州近城区的最高点,而越王台位于越秀山顶附近,所以粤台又成了登高远眺的理想去处。每逢天高气爽,登台赏月成为广州人的一大乐趣。自元代始,“粤台赏月”就成为羊城八景之一。
此外,在福建邵武市西隅的熙春山上,也有一座越王台,是西汉闽越王无诸操练兵马之地。此处名胜现已恢复,不过,远不如广州越王台有名。
€€魏晋及后高台
魏晋,这里指汉末魏晋南北朝。在这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帝侯高台虽不如两汉,但仍不时营建,穷极巧丽,装点门面;而精神悲怆的时代情绪又使朝野逐渐趋向佛教的信仰。到了隋唐,高台就基本上被木结构的楼阁替代,仅以诸如大明宫的台基为代表。至于明清,虽偶有帝王高台出现,也只不过是流光余霞而已,抑或是封建皇朝的回光返照。
@@@铜雀三台彩赋流
魏晋时,最著名的高台建筑当属曹操于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和十八年(213)先后在邺城修筑的铜爵、金凤、冰井三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相传曹操见一火球自天而降,派人寻查,至此掘出一只铜雀,以为“吉祥之兆”,遂建此台。铜爵(即铜雀)、金凤(即金虎)、冰井三台皆在邺都北城西北隅,因城为基址。“铜雀台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金虎台有屋一百三十间,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五间,有冰室三与凉殿,三台崇举,其高若山云。据载,台下还有暗道,与城西兵营相接。后赵石虎时,在原有基础上又增高二丈,在台上建“楼五层,高十五丈,离地二十七丈,”并置铜雀于楼顶,高5米,舒翼若飞。各有正殿、殿屋百余间,三台皆以砖瓦为材,飞檐层叠,雕梁画柱,铜笼罩窗,玲珑剔透,蔚为壮观。又掘两井,井间有铁梁地道相通,叫命子窟,内贮珍宝、食品。北齐天保年间(551—554),征工匠30万大修三台。元末筑永宁寺于台上,以后经年失修,明末被漳河水冲毁。现仅存铜雀台、金凤台遗址。铜雀台基址仅存东南角,南北50米,东西43米,高4—6米。金凤台现存南北120米,东西71米,高12米。冰井台址,经钻探,仍不见遗迹。
铜雀台原本是曹操歌舞宴乐的场所。以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为首的邺下文人,经常在铜雀台聚会赋诗,出现了在我国古典文学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和建安文学。历代名人题诗甚多,仅《临漳县志》即著录诗文65篇。
“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这是曹操长子曹丕赋中的佳句;而曹操三子曹植于建安十七年(212)春受父命登台作《登台赋》,显然更高一筹,“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域。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台阁之巍峨、魏都之繁盛尽然铺张。后来,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铜雀台,触景生情,留下了不少诗篇。清书画家郑板桥赋《铜雀台》赞其雄伟壮观:“铜雀台,十丈起,挂秋星,压寒水。”唐人张说《邺都引》咏眼前邺城的冷落:“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唐诗人杜牧著名的七绝《赤壁》中有千古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后人也有对封建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建造铜雀台而愤懑者,如唐诗人马戴《雀台怨》诗:“魏宫歌舞池,蝶戏鸟还鸣。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西陵树不见,漳蒲草空生。万根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如磐须弥座皇宫
作为整座建筑的基础,台基与屋顶、屋身共同构成中国建筑之三大要素。台基自汉代以后,逐渐承接来自高台的天人感应及崇高神圣的文化内涵,同时,又不断将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融合并本土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台基文化,这是一种既具坚如磐石、立于万世的稳定感,又含深邃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台基。唐大明宫遗址内含元殿和麟德殿的台基现存高度就分别为15米和5.7米,整座大明宫又在长安制高点之龙首原上,其势威严壮观;而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和天坛祈年殿三层台基就是非常成熟的须弥座。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称为台明。整座建筑均建造于台基之上,因而,台基的物理功能与艺术造型对建筑的坚固与形象至关重要。皇宫建筑的台明高阔、雄浑,使得整座建筑给人以重心向下、岿然不动、稳如泰山之感。天坛祈年殿的台明堪称我国古代高台建筑的杰出代表,高大雄伟的太和殿雄踞于正北三层汉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台明上,总高度35.05米,加上逐层缩小的汉白玉雕栏台基的承托,显得惊人的崇高。每块栏板之间都有望柱头相连,三大殿合计有望柱头1480根。在每根望柱头的下面,都有一个石雕龙头伸在外面,叫螭首(螭首是龙生九子之一,无角,常被人们用来做装饰)。而故宫三大殿台基下的螭首不仅是用来装饰的,同时又是精心设计的排水系统。在每个石栏杆的栏板底边都有一个小洞,与螭首口部相通,这就是排水的孔道。每逢大雨,三台上下,千龙竞相吐水,形成一幅十分壮观的景象。
北京太和殿之台基,虽高耸而为汉白玉制,但其装饰还是较为大方、简洁的,从而表明须弥座台基发展到明清时已逐渐趋向简化。虽然简化,但许多台基建筑装饰的艺术水准还是很高的,如南京明孝陵棱恩殿台基螭首,就是突出的一例。
@@@乾隆仿制承露台
在北京北海琼花岛西北半山腰上有一著名的仙人承露台,据说是清乾隆皇帝仿效汉武帝的承露盘而制作的。台呈方形,主体是一根雕满蟠龙花纹的汉白玉石柱,柱高约4米,柱顶上有一尊近3米高的铜铸仙人塑像,着古装,双手托起一个铜制荷花形承露盘,日夜恭敬地等待天上降下的“甘露”。
相传汉武帝听信方士之言,在建章宫设承露盘,接受天上的琼浆玉液。据《三辅黄图》记载:“建章有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序更记载了“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的传说。
现西安建章宫遗址尚存有大约一亩的承露台(也称集灵台)高台遗迹,“青雀西飞竟未回,君主常在集灵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李商隐的汉宫词就是讽刺武帝当年在此承露台集灵的迷信举动。清乾隆也是渴求长生的皇帝,他步汉武帝后尘,在琼花岛上仿造了铜仙人承露台。对此还有一说:元初,陕西发现了一个铜人,传说是汉武帝接露水的遗物,忽必烈便命人运至大都,置于琼花岛东侧,明嘉靖帝听道士说乾方才是天之门,引露必用天门露,这才把仙人承露盘移至乾方的西北山坡,即今之位置;还有人说,铜仙承露盘是金代在金海(今北海)建离宫时由汴京(今开封)迁移而来。不过,这些说法均待考证(见注)。
@@@平台荣光瀛台晦
平台即紫光阁,在北京中南海内中海西侧、宝光门北,台高数丈,上建黄瓦小殿。平台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原是明武宗朱厚照观看将士操练射击、举行射礼的地方。文徵明曾有诗曰:“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云傍绮疏常不散,鸟窥仙杖去还来;金华待照多头白,欲赋长杨愧不才。”清代沿明旧制,康熙年间(1662—1721),每逢八月十五也都在此靡集八旗侍卫大臣比武射箭,优胜者还给予赏赐,赐予金牌和银牌,上刻“旌射”二字。此外,还立有乾隆十七年(1752)晓谕练骑射习之国语石碑一座。乾隆皇帝屡次征发边陲,均告成功,为显示其武工之盛,文治之隆,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下诏在平台上重建紫光阁,两层殿阁颇具特色,并有两翼庑楼廊阁,南甍碧瓦,金牖丹楹,显得规整富丽;阁内绘功臣图,刻御制诗。这以后,每逢正月十九,皇帝都在此设宴款待功臣,并开放紫光阁,共同观览功臣图,以炫耀武工,形成一种制度。平台也因此成为皇帝表彰功臣和接见外藩的地方。如今,这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场所之一。
瀛台,位于中南海中心南海,明代时名趯台坡,又名南台,“岛上树林盛茂,有昭仁殿和澄渊亭,并有村舍水田,极富水乡野趣,皇帝于此阅稼,是一处有田园风光的场所。”清代顺治及康熙,始在瀛台营建宫殿,堆砌假山,种植花树,成为皇帝避暑之处,其“瀛台”额名为顺治帝所题。乾隆四年(1739)至十五年(1750)对瀛台进行大修,其主体建筑涵元殿也在此时落成,大体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瀛台三面环水,碧波千顷,岛上林木幽深,建筑错落有致,着力于模拟汉代“一池三山”的园林格局。三仙山即瀛台、方丈、蓬莱,这一传说由来已久,而要体现在建筑上就不大容易,一般是以云雾飘渺,金宫银阙,奇峰峭壁,奇花异草营造仙境的氛围。而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宋代画家赵伯驹、赵伯骕兄弟的金碧山水和楼阁,往往被视为仙山的意境。瀛台建筑就取其画意,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加之清朝负责修造瀛台的能工巧匠“样式雷”(雷廷昌),充分发挥了把瀛台变成人间仙境的造园构思,从环境的深幽到建筑的造型以及楼阁的题名等,都巧妙地寓于这一幻景之中;也正应了帝王的意愿,欲进入神仙般的境地。
瀛台的主体建筑有涵元殿、翔鸾阁等,前置迎薰亭,东西两侧有藻韵楼和绮思楼,后有春明楼和湛虚楼,各具风格,楼台亭阁错落有致,以奇峰异石形拟层岩峭壁,使殿宇杂于山林之间,饰以黄瓦朱垣,模拟成金宫银阙的意境。若在淡淡的晨雾中从水上眺望,朦胧迷茫,树影婆娑,确有入仙境之感。乾隆皇帝咏瀛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画如展李赵,境即是蓬瀛”,“金界楼台思训画,碧城鸾鹤义山诗”之句。诗中提到的义山即诗人李商隐,他的七律“锦城”诗就是描述仙境之佳作。
瀛台也是钓鱼的好地方,康熙皇帝就常在这里钓鱼,还总想和别人一起钓。夏日,他便把御门听政的地点移之瀛台。康熙二十一年(1682)六月下谕,为了慰赏参加听政的诸大臣,于瀛台桥畔设罾网,命令诸大臣“于奏事之暇,举网得鱼。”所谓举网得鱼,其实是由太监们事先张网捕鱼,以细线系鱼口挂在桥畔水中,大臣经过时,提丝必得。其寓意乃显示君臣共享鱼水之欢。近代夏仁虎清宫词描述此事:“高槐大柳旁宫墙,入奏瀛台趁早凉,举网得鱼归去乐,不须割肉羡东方。”
到了清末,瀛台已失去昔日的辉煌,这一人间仙境,因其四面环水,不便交通,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成了囚禁光绪皇帝的处所。光绪被囚禁十年,每天面对太监和汪洋一片,曾写下“欲飞无羽翼,欲度无舟楫”的诗句以发泄心中的愤闷和忧郁,直至最后病死。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瀛台所藏文物也遭抢劫,损失殆尽。民国初年袁世凯当政时,副总统黎元洪也曾被软禁在瀛台。
现在几经修缮的瀛台,又恢复了往昔美若仙岛的容貌,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