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 本草耀神州”

  明代神医李时珍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没有关联?为什么《本草纲目》被西方称为“1596 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李时珍到底为中医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我们已经了解了李时珍一生的主要经历,那么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到底对我们的历史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他留给我们后人哪些财富?我们应该怎么去评价他?怎么去学习他?毫无疑问,这是讲一个历史人物的题中应有之意。

  李时珍离开我们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可是,他的影响依然存在,不仅存在,而且影响非常之大。我们会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感觉,什么感觉呢?好像李时珍依然生活在我们中间,和我们是同时代的人。我这么讲,不仅没有夸大其词,而且是有足够的证据的。怎么证明?很简单,如果大家有空去逛一逛书店,随时都会看到大量的冠以李时珍大名的书,这些书的目的很清楚,是因为现代好多人还是认为李时珍的好多见解,包括医学的见解,营养学的见解,在今天依然有效。也有好多现代人,希望能够借助李时珍这个辉煌的名字,来为自己的著作增色。在书架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李时珍相关的书籍。我就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一家书店,我很轻易地就看到了五本书跟李时珍相关。我就拿这五本书来做例子和证据,从每本书里面选一两个案例,来证明我的说法。

  当然,我首先一定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我们是着重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李时珍。我不是医生,我也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来做什么保证,所以在接下来的讲解中,会提到一些方子,如果大家要去服用的话,最好先去听听医生的意见,我负不了这个责任。请大家一定记住我的这个请求。

  第一本书是《名医李时珍——抗衰老良方》。现代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健康。我们什么都可以接受,但是不能接受衰老。我们不接受,我们要反抗。那么怎么抗衰老呢?这部书就是从李时珍身上汲取智慧。

  我举两个方子:一个方子叫“安神益气方”。安神益气大家都懂,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新鲜的麦门冬,麦门冬是一种药,把它捣烂,搅成汁,和上白蜜,放在银器当中,长时间地去煮,并且不停地搅动它,搅到什么样子呢?像糖一样,就像小时候吃的那种麦芽糖,挑起来,然后随温酒服用,每天坚持就能达到安神益气的效果。这个方子就是李时珍创制的,见于《本草纲目》,这是一个例子。

  第二个方子,“开胃进食方”。现代人不愿意胖,但是也不愿意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这很矛盾,又要满足口腹之欲,又不愿意长一身赘肉。但是开胃健食总是必须的。这本书里介绍,用茴香二两、生姜四两捣匀,放在一个干净的器皿之内,上面覆盖一张打湿了的纸,盖上放一宿。然后在银制的器皿当中,或者石制的器皿当中去炒,炒到黄了焦了,把它磨成末,然后和酒搅拌,做成一粒粒丸子,每次服十丸到二十五丸,用温酒服下,有开胃健食的功效,可以使人肥健。这方子也是李时珍创制的,他认为这么开胃健食,以后就使人非常的肥健,健是我们想要的,但肥是我们害怕的。这个方子,也见于《本草纲目》。

  第二本书叫《李时珍药膳菜谱》,现在都讲究药膳,马路上好多饭店都推出药膳,那这些饭店根据什么来做药膳呢?还是靠着李时珍的大名。这本书里面举了两个例子。第一,赤小豆粥。赤小豆在南方叫“赤豆”。那么简单的一味家常粥,我们早餐都会吃,为什么有资格被列为药膳呢?依据还是李时珍的观点。因为李时珍讲过,赤小豆“气味甘,酸,平,无毒”,赤小豆它是没有毒的,它的功能按照李时珍讲,“下水气,排痈肿脓血,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泻痢。利小便,下腹胀满。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李时珍的这段话使得赤小豆粥得以昂然地跻身于药膳之列,这是一例。

  另外一例,胡萝卜粥。把胡萝卜切碎了以后熬粥。这个也很简单,胡萝卜满大街都是,但熬成粥怎么就变得那么名贵了呢?还能被列为药膳呢?依据依然出自李时珍。李时珍讲,胡萝卜“气味甘,辛,微温,无毒。”胡萝卜和赤小豆一样,在李时珍的论断里都是无毒之物,没有什么坏处。所以李时珍讲,它的功效“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那么,我们今人来编这个药膳,最怕的是什么呢?根据这个药膳方子,别人吃出什么事来,谁来承担责任呢?于是就想到了最高的传统医学权威李时珍,而选择的也就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明确论定的无毒的两味东西。这是第二本书。

  第三本书,书名更妙,叫《李时珍,我的私人营养师》。这本书很适合我们现代的白领们,他们非常忙碌,生活节奏非常快,没时间注意营养补充,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好多营养学上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槟榔,槟榔大家都知道,现在南方好多地方还是有嚼槟榔的习惯。就这样一味东西,那么小的一个果子,书里面告诉大家它可以治疗好多疾病。举个例子,用槟榔四两,橘皮一两,研成粉末状,“空心服,生蜜汤调下,可以治口吐酸水”。空腹吃,把槟榔跟橘皮磨成粉,一勺吃到口里,和着生蜜汤喝下去,就可以治疗口吐酸水。胃不好的人,肠胃会有酸水泛起,用这个就可以治疗。再举个例子,把槟榔给烧一下,还是研成粉末状,涂在患病部位,就可以治疗口吻生疮。还有,把槟榔磨成末,吹到耳朵里,还可以治疗耳朵出脓。这是在这本《李时珍,我的私人营养师》里边讲到的槟榔的功能。这三种疗法全是依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无一例外。

  又比如甘蔗,书里说,用“甘蔗汁七升,加生姜汁一升,和匀”,把它们和匀了,每天喝可以治疗反胃吐食。用“甘蔗汁,青粱米煮粥,可以润心肺,治疗虚热咳嗽”。可以治疗咳嗽,还可以润肺。这本书里的这两个方子全部是李时珍的。

  第四本书,好多女士和爱美的女孩子就更感兴趣了,叫《李时珍美容药膳食疗》。美容,现在有多种方法,比如通过整容整形,或注射各种药物。一般人都爱美,但是一般人也都怕疼,如果能够通过吃东西的方法来解决美容问题,那是最理想的。而且这东西还不能难吃,你不能让人天天吃苦的东西,漂亮是漂亮,可人的肠胃会不舒服,所以他们就从李时珍那里去汲取灵感。

  选两个方子介绍个大家:第一个,“桃脯润肤养颜方”。白桃去掉桃核,用蜂蜜浸泡,每天早晚坚持吃。有什么效果呢?润肤、养颜、增白。桃子不难吃,核还给去掉了,又用蜂蜜泡过,当然很美味。可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去核制成桃脯,为什么不能直接吃桃子?因为按照李时珍的理论,桃是有小毒的,它不是绝对无毒的。按照《本草纲目》里的说法,制成桃脯,可以去掉这里边的毒份。所以李时珍讲,“作脯食,益颜色。”把它做成桃脯吃了,对人的容颜肤色都很有好处,特别是对增白很管用。

  第二个,“樱桃汁”。它的功效是什么呢?润泽皮肤,养颜增白,还是美容方。这个依据同样来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因为李时珍认为,樱桃“性温,无毒。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早就说明了樱桃就是令人好颜色的。

  第五本,《名医李时珍治外科、骨科伤病妙方》。我们一般的理解,西医当然以外科的、手术类的东西见长。其实我们往往会忽略,我们古代中医在这一方面也是有创获的,而这本书就完全是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摘引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方子,来解决外科、骨科的问题,这个例子我就不去举了。

  我想,上面的例子已经足够说明,李时珍离我们并不远,四百年的历史不足以阻隔李时珍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当然,李时珍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之所以在时隔四百年以后,依然给我们一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感觉,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本草纲目》,这一点毫无疑问。

  那么,《本草纲目》到底有哪些重大贡献呢?它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地位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绕不开,但是只能非常简单地去讲。

  首先,《本草纲目》对中药学有杰出的贡献。中药学也叫本草学,就这一点而论,李时珍一个人发现了三百七十四种新药,这个数量实在很大了。这些药都是李时珍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在考察当中,在民间行医的过程当中,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有好多药今天已经成为我们的常用药,比如土茯苓、丝瓜、三七、藏红花、樟脑、白蜡,在李时珍之前,这些东西都没被当做药物看,这些也只不过是李时珍所发现的三百七十四种新药中的几种。发现一种新药已经很难了,何况以一人之力,发现了三百七十四种新药,所以不能不说这已经是近乎神话和奇迹了。

  当然,李时珍所发现的新药,有些也有问题。他也会受到时代的限制,受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的限制。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李时珍有一味药,叫“上元盗取富家灯盏,置床下,令人有子”。上元节就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那一天,想办法到一个比较有钱的人家,去偷他的油灯的灯盏,偷回来搁在床底下,就能够使不孕之人怀孕生子。我们想一想,这个药靠得住吗?当然也没有人会去试,而且现在也偷不到灯盏。但是这也是李时珍发明的新药中的一种,所以说他的发现也有局限。

  其次,李时珍结合本草,也就是结合药物去研究药方,每一味药物之后都有附方。《本草纲目》只要讲一味药,后面就附一个方子。李时珍曾向各行各业的人收集方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记载,李时珍在民间看病的时候,有的时候有些病人没有钱来支付医药费,他们就把自己平时听到的,或者当地流传下来的民间秘方,告诉李时珍。而李时珍的快乐,比收到一大笔诊费还高兴。也正因为如此,本草纲目收了一万一千多个药方,可以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和各种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的宝贵结晶。一万一千多个药方,什么样的概念呢?在《本草纲目》之前,最著名的叫《证类本草》,里边一共才多少个方子?三千个方子。也就是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的方子,比在他之前最完备的一部《本草》多出了整整八千多个方子。这个数量是什么概念?大家可以想象。

  李时珍发现的新药的数量之多,《本草纲目》收集的中医药方之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足以说明他对于中医在药方和药学两方面的杰出贡献。那么,李时珍对于中医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突破呢?

  我们前面讲的,都是李时珍在药物学上的贡献。那么他在医学上有什么贡献呢?李时珍对脉学、医案、命门研究都有重大贡献,但这些都不是我想介绍的。我只想介绍李时珍的特殊的贡献。在中医学中,以前对脑的功能阐述较少,李时珍第一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脑子是人的思维器官。他明确指出,脑是元神之府,揭示了脑是精神活动的总枢纽。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李时珍在医学上的贡献了。

  李时珍对于中医的贡献还有哪些呢?《本草纲目》被西方称为“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王世贞曾经说过,《本草纲目》乃“格物之通典”,世界闻名的“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就把《本草纲目》称为“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涉及的无机物、植物、动物数量在一千多种以上,好多人称李时珍为博物学家,也是恰如其分的。植物药、中草药,在《本草纲目》中占了六成,在这方面,李时珍多有创见,也有非常多的发现。我介绍两个例子,来说明李时珍对外来植物的引进、推广的研究。

  第一个例子,葡萄。我们今天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吃葡萄,但是大家应该知道,“葡萄”不是汉语词汇,而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李时珍讲,“葡萄,《汉书》做‘蒲桃’,可以造酒。《汉书》言,‘张骞使西域,始得此种’。”所以我们看到,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参考了大量的历史典籍。他在《汉书》中,注意到这个史实,并且也注意到葡萄可以酿酒。不仅如此,李时珍还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他对《汉书》的记载不满足,他认为张骞通西域前,陇西(甘肃西部)就已经有葡萄了。为什么呢?因为李时珍发现,《神农本草经》里面已经把葡萄列为上品,认为葡萄是比较好的东西。所以李时珍还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药物学的知识,对中国的传统史籍提出质疑,提出新的见解。李时珍认为,大规模地在内地种植葡萄应该是在张骞回来以后,但是并不等于说,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才带回来的。现在从好多考古的发现来看,从我们的史学研究来看,李时珍的意见是对的。

  第二个例子,西瓜。西瓜也是我们今天经常要吃的,《本草纲目》对它的记载就非常的详细而有趣。李时珍讲,“按胡峤《陷虏记》言,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则南北皆有,而南方者味稍不及。”李时珍指出,西瓜是从回纥那里来的。我们知道,在唐或者唐以前,西北有一支少数民族叫回纥。由于一场战争,有人在那里发现了西瓜的种子,就把它引进来,发展到明朝的时候,中国南北都有西瓜了,但南方的西瓜味道不及北方的。我是南方人,曾在北京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我知道,西瓜是北方的甜。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北京的西瓜,没有新疆的甜。大家到吐鲁番去吃西瓜,会发现手是黏的,糖分更高。李时珍的记载非常精确,与我们个人的经验相吻合。李时珍更指出,“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说只不过五代时候的西瓜,还不叫西瓜。当然,可惜的是,李时珍并没有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浙东地区的西瓜叫什么瓜。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李时珍对这种植物类的研究,是多么深入,多么透彻。

  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植物、动物、矿物质、无机物等等都可入药,因此《本草纲目》不但对于植物有着精深的研究,同时对于动物也有着细致深入的观察,而对动物习性的研究,正是为了对其药用价值进行分析。

  《本草纲目》里边,有四百多种动物类的药,分为十七类。李时珍对它们也做了非常细致、深入的研究和观察,纠正了许多持续千年的错误看法。李时珍是非常有科学精神的人,他亲自饲养观察,甚至亲自动手解剖这些动物。这就比起前人来掌握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我们都知道穿山甲,穿山甲主要是吃蚂蚁。可是中国古代人认为穿山甲是怎么吃蚂蚁的呢?他们以为,它是靠晃动甲来引诱蚂蚁爬过来,然后把蚂蚁吃了。正是李时珍通过解剖,才发现穿山甲是靠自己的舌头去吃蚂蚁的,直接晃舌头把蚂蚁引过来,然后就把蚂蚁给吃了。在李时珍之前,人们没有这个认识,一直认为它是靠鳞甲来起作用的。

  对牛和马,李时珍也有深入的研究。今天,我们生活在都市里,我们一般看不着牛和马,对它们没有什么切实的经验。如果大家到农村去,就会发现好多人非常容易分辨马和牛是不是病了。他们会讲,“马病则卧,牛病则立”。马只要生病,它就会趴下,而牛生病了,它反而是站着的。这根本就是李时珍的原话,或者是李时珍从民间汲取了这个智慧,记录到《本草纲目》里边,然后又在民间流传,成为了大家挂在嘴边的日常的话。这是李时珍的一个研究。

  李时珍对鱼类的研究,也特别有意思。比如黄花鱼,我们现在很多人冬天要吃黄花鱼,李时珍就有这样的记载,“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泼以淡水,皆圉圉无力。初水来者甚佳,二水、三水来者,鱼渐小而味渐减矣”。每年四月份,黄花鱼就成群结队地从海洋里游过来,这群鱼的队伍总共有几里路长,一起游过来的时候,发出很响的声音。打鱼的人拿一个竹筒探到海底下去听,“嗡嗡”声来了,就表示黄花鱼来了,“截流取之”,全给兜住。几里路长的黄花鱼群,捕上来以后,要用什么办法让黄花鱼老实呢?那么多黄花鱼,活蹦乱跳还不把船给弄翻了吗?没关系,泼上淡水,只要一泼淡水,黄花鱼就没力气了,就会老老实实的。而且,第一批来的黄花鱼个头大,比较肥美。第二批、第三批的黄花鱼个小了,味道也不行了。这是李时珍的记载。关于这个记载,如果大家到舟山群岛,到浙江沿海去问那些渔民,都会得到印证。只不过今天的黄花鱼,当然没以前那么多了,今天如果要抓到一条野生的黄花鱼,那是桌子上的顶级菜肴了。这是李时珍留下的关于黄花鱼的记载。

  李时珍甚至专门关注过金鱼。关于这个,李时珍有记载,而就是这个记载得到了达尔文的高度关注。李时珍讲,从宋朝开始,中国才有人开始养金鱼,那么金鱼怎么产子,怎么变化,李时珍都留下了很详尽的记载。这是李时珍对鱼类的观察。

  《本草纲目》当然不可能跟农学没有关系,因为它里面有大量的动物药、植物药,李时珍在这方面,也留下好多有价值的资料。我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茶叶。茶叶没有人不知道的,李时珍详细地记载了当时茶叶的产地。我们会发现,好多地方,今天不再以产茶出名,但在李时珍的时代是出名茶的。李时珍也指出,茶收税,始于唐德宗,也就是公元779 年到805 年,中国开始征收茶叶税。他还认为,“茶,一木尔”,茶叶只不过是一种植物,但是对国计民生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它提供大量的税收。而在明朝的时候,“与西番互市易马”,因为明朝的马不够,要跟关外的少数民族换马,拿什么换呢?茶叶。这是李时珍的一个记载。

  第二个例子,我还要提到葡萄,特别是葡萄酒。现在我们大家很提倡喝葡萄酒,适量地饮用葡萄酒对人的心脏,对人的血管都有好处。但是大家知不知道,葡萄酒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毒的呢?李时珍讲,葡萄酒有两种:“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者,有大毒。”用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它刚酿造的时候,味佳,非常好;还有一种葡萄酒,它突然会像烧酒一样那么浓烈,这种酒就有大毒。大家知道,饮用葡萄酒的时候,一般讲究的是开瓶,又叫醒酒,就是让酒醒一醒,接触氧气,让它把这个酒醒过来。开瓶以后,一般是当天必须喝掉,葡萄酒最好不要隔夜。隔夜以后的酒,第二天味道就变了,就会比较浓烈,再隔几天,葡萄酒就像烧酒一样,这个时候葡萄酒就不能喝了。所以,在欧洲饮用葡萄酒是有这个规矩的,打开以后马上喝掉,隔夜喝不掉的不要喝,这不视作浪费,因为喝出病浪费更大。

  第三个例子,笋。我们有很多人喜欢吃笋,很多人也知道笋和竹子的关系。没有人会认为笋是树上结出来的,我们当然知道它是跟竹子有关系的。但是到底有什么关系?难道嫩一点的竹子,就是笋吗?不是的,李时珍告诉我们,“根下之枝,一为雄一为雌,雌者生笋。”竹子的根,分雌雄两类,雌的那个根才能生笋,雄的那根,怎么折腾也生不出笋来。这是李时珍的说法,大家可以去问老农。

  除此之外,《本草纲目》对于矿物类的药物,也进行了独到的考察和分析,特别是对于石油的描述和利用,要比西方早三百多年。而李时珍还有哪些研究在当时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呢?

  《本草纲目》还有单独成立的一篇,就是晶石类,类似于我们的矿物。堪称16世纪中国矿物知识的大全,最早引起西方学者关注的,正是《本草纲目》的晶石类。其中有关于石油的珍贵的描述。我们不能想象今天的生活如果没有石油,我们会怎么办?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 年到1521 年之间,中国开始由官方主导开采石油。可是大家知道西方发现石油,并且大规模开采是在什么时候吗?公元1859 年。而中国在宋代时就知道有石油,到明朝开始官方开采,而西方要到三百多年以后,才开始去大规模利用石油。李时珍记载,“国朝正德末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溥之以灰则灭。作雄黄气,土人呼为雄黄油,亦曰硫磺油。近复开处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尔。”可见李时珍的知识是多么的广博。他注意到嘉州这个地方因为打井,不知道怎么就打到石油了。李时珍注意到,石油如果着火的话,人们去泼水是不能灭火的,相反会越烧越烈,必须用灰去泼才能灭火。这就是在《本草纲目》里面记载的。

  更为可贵的是,李时珍还记载了铅矿工人的职业病,这在国际上都是很早的。李时珍记载道,“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斫取之,其气毒人,若连日不出,则皮肤痿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铅矿,在山里边曲折蔓延有几里之长,铅都是一块一块地生在山石之间的。工人拿着油灯,顺着矿脉,在里边把铅给凿下来,如果人待的时间长了,铅矿里的气味就会毒害人的身体,时间长了人的皮肤会萎黄,腹胀不能食,慢慢地人就死了。这是符合铅矿的情况的。

  上面讲的,还不足以涵盖《本草纲目》的全部贡献和价值,但是我想,这些已经足以让我们对药王、医中之圣李时珍产生由衷的敬意,我们怎么能不为我们的民族拥有李时珍这样的人物而倍感自豪和骄傲呢?那么,李时珍是否有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呢?从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后人总是希望学到一些思考和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去,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并不是医生,也许我们也没打算成为医生,那么,李时珍能够给我们什么启迪吗?答案毫无疑问是有的。请看下一讲。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