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十六、杨芳龄与陪都名校广益中学

  抗战时期的陪都,普通中学办得与南开齐名的,还有一所私立教会学校――广益中学。广益中学前身是英国公谊会的陶维新(人称“陶大先生”)于1891年2月建立的广益女子学堂。后来创扩合并,历经广益男子学堂、广益学堂、广益中学等阶段,并从市中心地带(今渝中区),迁到南岸文峰塔下尹家林地,成为陪都教育的一所名校。

  杨芳龄是江西吉安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幼年随母亲来到重庆,由私塾考入广益书院。他聪颖好学,是广益1915年毕业生的甲等第一名。学校挂有黑色的金字铭匾,清楚地记录着杨芳龄的求学辉煌,这已经是当时学生的最高荣誉了。之后,杨芳龄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随后又到英国伯明翰大学专攻教育学,未及毕业,归国任教于广益中学,并担任教导主任。

  广益中学的教学主楼,是借鉴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风格设计的。校舍建在丛林深处,花开四季,蝶舞蜂飞;园内松柏参天,气象不凡,即令三伏,也显清幽;夜阑人静,松涛袭来,俨然滚滚波浪,冲涌绝崖。学校任何角落,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图,也是一处怡性养情的育人因素。

  校内藏书丰富,韦氏大辞典、万有文库、线装廿四史、大英百科全书……古今皆备,中外都有。学校的实验设备,当时就达到两人一台显微镜和一架分析天平。

  抗战时期,有一次蒋介石和宋美龄游完文峰塔,踱至广益中学。蒋介石制止侍卫官驱撵学生,和学生谈话。有学生要给他拍照,他欣然同意,还对学生说:“以文峰塔为背景拍吧。”马上有学生飞报校长。校长不慌不忙在运动场迎接了蒋介石夫妇。蒋介石对这位素不相识的校长说“你:就是杨芳龄校长吧,我听说你这个学校办得不错……”蒋看见杨校长打算停止球场上的比赛,连忙说:“不必,不必,不要干扰学生赛球。”杨芳龄陪着蒋氏夫妇参观了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来到自己的书房兼客厅里。宋美龄面对这四壁层层叠叠装满中外书籍的书柜,看着主人的朴素生活,十分感慨,连连称赞:“杨校长,你斗室之家,却藏书万卷,这是Mr Yang的巨大财富呀!”

  蒋介石夫妇两次作客杨芳龄家,杨芳龄尽地主之谊,送往迎来,都是以“蒋先生”相称,从来不喊“委员长”、“总裁”,师生们看了,都感受了“学者本色”的人格面貌。

  杨芳龄是广益教会学校的第一位中国校长,却在各班兼有英语课。他用英文版读物作教材讲文学名著。他的英语课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的内涵很重。杨芳龄汉语文学根底扎实,英文文法娴熟,他的课堂教学内容极为丰富,既有精彩的故事穿插,又有贴切的句法分析,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英语学习的“自由王国”。

  杨芳龄在广益办学,经常给学生回忆自己当年留学英国的遭遇。他曾经被一个英国小孩尾追,遭其辱骂“中国人、中国人,吃死耗子!”他把这连外国小孩也歧视轻蔑中国人的民族羞辱,用来激励广益的学生,要求学生们奋发有为,自强不息,敦品励学,将来作社会的栋梁。

  广益中学原是一所教会学校,杨芳龄也信奉基督教,但他不向学生宣传信教,不要求学生做礼拜。他自己的信教,主要是取其博爱与救人的教义。他提出学生学习是其中心任务,尤其强调德育。他曾经为《同学录》题词:“有学无行何以立人,有行无学何以应物。”每周的例行朝会上,杨校长都要恳切地用孔子语录劝勉学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德文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是他经常引用的话。

  杨芳龄很注意组合教育元素,形成教育氛围。广益中学在南山文峰塔下,杨芳龄让学校的校印上有塔,校徽上有塔,毕业证、纪念章上有塔,校旗、成绩单上有塔,公用书签上也有塔。文峰塔无处不在,让学生永记心间。

  广益的校训是“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杨芳龄采用《礼记・中庸》中的话语,很有哲理深度。他不只是给学生指出人生方向和锦绣前程,他还让学生懂得在成功和成就面前,要存敬畏之心,要有谦诚之感。

  杨芳龄办学心中有目标,他企盼着把广益中学办成像上海中学、扬州中学那样全国知名的学校。

  杨芳龄礼重教师,也极为严格地选择教师。对社会知名度高的教师,他“礼贤下士”,“三顾茅庐”,高薪聘请。教语文的赖以庄、黄壁野、朱挹清、龚乐天、刘淳玉,教数学的何鲁、段调元、汪贵荣、钱克仁,教美术的佘曼雪、杨济川,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名师。

  杨芳龄作为广益教会学校的第一任中国校长,是一位颇有英国绅士风度的人。他戴着金丝眼镜,平时出门便带着两条乖巧听话的小狗,一条叫“贝克”,一条叫“玛丽”。他本人是这样一种审美情趣,但他请的教务主任吴子龄,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类型。

  吴子龄一年四季穿的阴丹士林长衫,布鞋,一尺长的旱烟杆,抽的金堂叶子烟。光头有胡须,一口地道的重庆话。杨芳龄把教学管理全部交给吴子龄,很尊重他,教学大楼也不设校长室,由吴全权负责,自己从不干涉。吴子龄的夫人未接到学校,杨芳龄便让自己的夫人谢信芳女士每天送饭到吴子龄办公室,一直到后来吴子龄将夫人接到黄桷垭居住,才没再送饭。由此可见杨芳龄校长是如何关心自己所倚重的人。

  吴子龄是杨芳龄重用的教务主任,也是地理老师。他的英文相当娴熟,外国地名和人名一律用英语解说,然后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学生。他的中外地理知识极为渊博,学生称他是“地理活字典”。他讲课不用所谓的“统编教材”,也不拿讲稿,带着粉笔走上讲堂。随时信手画出全国地图、分省地图和各国地图。该画什么就画什么,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逻辑极强,绝无废话。他的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也很丰富,配合地理教学,视野开阔,讲解生动,常使学生瞠目结舌,横生惊羡,继而产生浓厚兴趣,有的甚至影响到今后的专业取向,真正是“一师定终生”,“一课定终生”。

  杨芳龄办学,坚持学生的读书环境要清静。他是教会委派的校长,他又把教学委托给人家,自己就全力应付“外边”的事。广益的周围,有蒋介石的官邸,有国民党南岸区党部、黄桷垭党部,其势力和活动都很强劲。这些机构多次来校要发展组织,都被杨校长婉言相拒。他给来人讲(也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学校是读书的场所,不能允许党派活动。

  陪都时期广益中学办得很有名声,在于它有鲜明的三大特色:音乐、英语和足球。

  广益的校园音乐活动,高雅圣洁,陶冶人心。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合唱,以班级为单位,自发组成。全班参加的歌唱都有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重要活动和对外演出,又从各班合唱队择优组团,成为人数更大的“广益合唱团”。一个班小型活动要唱,两个班联欢活动也要唱,全校的大型音乐会又唱。演唱必有节目单,入场散发,形成规范,蔚成风气。“低年级佩服高年级,高年级传授给低年级”,代代相传,近于痴迷。一年中,艺术歌曲活动经常有。唱奏歌曲有门德尔松的、德沃夏克的、约翰・斯特劳斯的、俄罗斯的、苏格兰的、意大利的等外国名歌名曲,也有中国黄自、聂耳、徐志摩、赵元任的作品。精彩的音乐活动开阔了学生们的艺术视野,培养了青年的团队意识,陶冶了高雅情操、审美趣味。

  广益中学的男女声独唱和合唱不仅在当时重庆市中学生比赛中获第一名,就在四川省、大西南的中学中,也名列优秀,甚至比多数大学生合唱团的水平还高。英籍德国大作曲家亨德尔的一曲合唱作品受到全世界推崇,因其声部的和声手法和复调手法混合交织,演唱难度极大,许多专业团体也不敢问津。但广益合唱团演唱出崇高雄伟、和谐壮丽、鲜明铿锵的效果,一时传为美谈。

  杨芳龄的英语功底深厚,他的英文教学,总是竭尽全力宣扬中华传统美德,他把Loyalt(忠)y、Filial piety(孝)、Benevolence(仁)、Love(爱)、Faith(信)、Righteousness(义)、(良)、Courteous(恭)、Thrifty(俭)、Complaisant(让)、Clearhand(廉)、Selfconsciou(耻)s等中华词汇用英文细细翻译分析给学生们,使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终身不忘。学校购置多种英文报刊,字典辞典,让师生阅读参考。英语教学不仅师资高强,而且教学得法,初中生能流利地用英语对话,高中毕业即可阅读《莎士比亚全集》英文版。

  杨芳龄酷爱体育。广益的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棒球场、游泳池、健身房一应俱全。学生足球队不仅是重庆中学界的冠军队,而且战胜过重庆市冠军队民生公司足球队,主力队员还选进市队、省队参加国家级比赛。

  广益中学的英语程度高,加之足球水平在重庆首屈一指,引得当时在渝的外国人频频来校进行各种球类比赛。一次,广益学生足球队以3:1战胜英国水兵队。对方一个球员故意踢了我方队员一脚。洋裁判又故意“视而不见”。杨芳龄跑过去当面跟裁判论理。杨校长还大声叫停比赛,又对跑来敬礼的对方官员说“你们的士兵野蛮无教养,裁判也不公正。我警告,我们:之间的足球比赛从此结束,你们今后不用来了。”迫使英国舰长后来专程赶来道歉。

  杨芳龄的爱国主义不是课堂说教,而是身体力行的人生实践。他曾经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勇往英国舰艇去作交涉,使重庆人民免于遭受炮轰的惨祸。他将因此获奖的二万银元,又全部捐给正在筹建的重庆大学,因而被推选为建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刘湘,另一副主任是甘绩镛)。他教育学生“你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他本人鞠躬尽瘁于教育事业,谢绝出任教育局长,反对别人拉他竞选国大代表。

  杨芳龄任私立广益中学校长长达25年(1925-1950年),学校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建设人才,留下了一段教育佳话。在极“左”肆虐的年代,他蒙冤无罪被捕,死于狱中,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中华教育的耻辱和损失。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