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9、第一个苏维埃国家的创建者

  列宁

  (1870~1924)

  [传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苏联共产党的创始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于辛比尔斯克城(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891年,列宁自彼得堡大学毕业。1895年秋,列宁在彼得堡创立“工人阶级和解放斗争协会”,当年12月被捕。

  1897年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898年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1900年,列宁在国外创办《火星报》,1903年,布尔什维克派形成,列宁成为领袖,领导俄国国内的工人运动。“一战”爆发后,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1917年4月,列宁回到俄国,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纲》。11月7日,领导了改变世界的“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起,列宁领导俄国人民经过三年战斗,击溃了国内外反动势力对苏维埃政权发动的攻击。1921年,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纲领,以取代战时的共产主义政策。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因病逝世。列宁一生进行了大量的写作,其作品收集在《列宁全集》里。

  [影响]列宁是20世纪伟大的政治活动家,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列宁通过其毕生的奋斗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列宁是苏联共产党的创始人。在俄罗斯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之后,要想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就必须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装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领导革命。列宁把建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他孜孜以求的目标。1895年秋,列宁在彼得堡创建了“工人阶级和解放斗争协会”,它是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萌芽。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列宁当时尚在流放中,他参加了该党。1903年,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党纲和党章。但在党章问题上,党内发生了分裂,出现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在随后的岁月里,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同机会主义的孟什维克展开了不可调和的斗争。1905年的革命失败后,列宁又领导布尔什维克同“取消派”、“召回派”作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了党的力量。191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拉格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孟什维克被驱逐出党组织。从此,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就是苏联共产党的前身,它的创立为俄国革命的成功提供了组织上和领导上的保证。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一生中他写了大量的著作,阐述他的革命观点与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并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补充和发展,创立了列宁主义。列宁是在同各种派别的思想作斗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继承的。1899年,列宁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分析并阐明了俄国革命的不可避免,给民粹派以致命的打击。1902年,列宁写成《怎么办》一书,批判了伯恩斯坦的机会主义,阐明了工人阶级斗争需要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破产》等文章中,列宁论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在1915年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列宁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成功的结论。在1916年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列宁写成《国家与革命》一书,在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意义和任务。在书中列宁还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总之,列宁通过他的著作以及革命实践,极好地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列宁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他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也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列宁立即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在此次革命中的策略。他指出,在此次革命中无产阶级应该成为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应该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掌握领导权,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是否拥有领导权将决定革命的前途和结果。历史证明了列宁是正确的。1917年4月,列宁回到俄国,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在以后的日子里,列宁一面领导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一面指导党的机关报《真理报》的编辑工作,并写了大量的文章宣传布尔什维克的策略与方针,从思想上武装了布尔什维克,增强了他们革命胜利的信念。同年的“七月事变”使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苏维埃政权被取缔,列宁被迫转入地下工作。9月列宁在信中提出了通过起义把政权转归苏维埃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方针,列宁已从和平夺权发展到暴力革命的思想。10月列宁到达彼得格勒,以加强对革命的领导,他起草了武装起义的决议,并亲自指导起义的准备工作。10月24日(公历11月7日),在彼得格勒爆发俄国革命,起义者攻下冬宫,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入到苏维埃的手中。这就是伟大的十月革命,它掀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宣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到来了,它深深地改变了历史的命运。而这场革命的发动与最后的成功,与列宁的指导密不可分。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又领导着俄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开始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胜利前进。十月革命后,俄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也正面临着一个极端困难的局面。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领导俄国人民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粉碎了帝国主义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镇压了白匪的叛乱,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随后列宁又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人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及时地调整政策,在全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工作的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开始了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列宁提出了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在列宁生命的最后期间,他仍然在关注着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列宁同时还是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者,是被压迫民族的导师与朋友。1919年,列宁创立了共产国际,亲自组织并指导了共产国际的前几次代表大会。在第二次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上,列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明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论述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想。列宁时刻关心着国际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他对中国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希望,并对中国人民寻求民族解放的斗争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列宁通过他个人的杰出活动在俄罗斯创建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并同布尔什维克党人一起引导俄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的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这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国家政权,他和布尔什维克党人一起引领俄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国家、全新的社会出现了,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列宁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他成功的革命实践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是无人能比的,他给世界带来的震惊,给历史造成的影响在20世纪也是无与伦比的。拿破仑、华盛顿、罗斯福虽然伟大,但他们均没能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没能为人类社会的组织和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选择和模式,列宁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他超乎寻常的伟大之处。

  [余论]列宁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继承者,在他的革命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他领导的十月革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殖民地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由此而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格局,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同马克思主义一起成为指导人类追求进步的思想武器,是列宁贡献给人类思想宝库的瑰宝。列宁对历史、对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永垂不朽。

  (邢学敏)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