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世界公民

  诺贝尔

  (1833~1896)

  [传略]诺贝尔,瑞典化学家,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奖的创立者。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位发明家,在炸药研究方面颇有造诣。8岁时,诺贝尔一家迁居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在那里,少年诺贝尔从家庭教师那里得到工程学方面的教育,并且精通英、法、俄、德等多种语言。17岁时,诺贝尔遵照父亲的安排,前往美国学习机械,并考察美国工业发展情况,4年后回到圣彼得堡。此时诺贝尔已发明了瓦斯表、液体计、晴雨表附件等机械,显示出其出类拔萃的科学创造能力。由于父亲的影响,他转向研究炸药。1866~1867年,他与父亲一起成功研究了信号雷管和地雷,发明了甘油炸药。1868年,他与父亲一起荣获瑞典科学院的雷特司泰奖。1875年,他发明了三硝基甘油和硅藻土混合的安全烈性炸药,大大提高了炸药的实际利用价值。1888年,他又发明了无烟火药。因其在炸药研究领域的巨大成就,诺贝尔被誉为“炸药之王”。此外,他在化学方面还有许多的发明,仅在英国获得专利权的就有120多项。

  诺贝尔终身未婚。临终前留下遗嘱,将其遗产920万美元设为基金,分其利息为5份,奖励前一年中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5个领域中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发放日期定为每年的12月10日,这一天正是这位为人类做出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去世的周年纪念日。

  众所周知,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中世纪时,火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但是,火药的威力有限,远远满足不了新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需要。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家致力于提高火药能量的研究,其中就包括诺贝尔一家。1846年,土伦大学的阿斯卡略・萨伯洛教授把甘油喷入硝酸与硫酸内,制成强力爆炸剂硝化甘油。但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浓油状液体只被用在医学上――它对治疗头痛与胸口痛有奇效。远在俄罗斯的老诺贝尔对这个发现十分重视,他深信,这种新的爆炸剂拥有大于枪用火药10倍以上的威力,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爆破工程,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因此,他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事实证明,老诺贝尔的确很有眼光。但最终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

  [影响]1862年,诺贝尔帮助父亲制造出高规格的硝化甘油。接着,他反复实验,寻找引爆硝化甘油的方法。一次,他将少量硝化甘油放在玻璃管内,紧塞管口,将玻璃管置于装满火药的金属管内,再将两个管口封死――其中一个管口内插有导火管一支。他把导火管点燃后,迅速将这个可怕的装置扔进水沟中,接着,沉闷的爆炸声从水下传来,水花溅起很高。凭着经验判断,诺贝尔知道,这或许就是他正在寻找的新炸药。他们马上在斯德哥尔摩郊外开办了一个工厂,一边继续做实验,一边生产这种炸药。但是,这种炸药有一个令人恐怖的缺点:灵敏度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在接二连三的爆炸灾难发生后,许多国家禁止进口或使用这种炸药。作为炸药的出品人,诺贝尔一家应当是直接受益者;然而在研制炸药的过程中,他们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1864年9月3日,实验室发生了空前的大爆炸,许多在场者当场被炸死,其中就包括诺贝尔那天分极高的弟弟。老诺贝尔忧伤成疾,以致半身不遂,从此不再从事研究工作。产品卖不出去,工厂又毁于爆炸,尽管他们出高薪雇佣工人,但再也没有人敢来做这种危险的工作了。更令人难堪的是,爆炸引起的惶恐不安的情绪迫使瑞典政府做出决定,不准诺贝尔在陆地上进行实验。

  在近乎山穷水尽的时刻,诺贝尔没有放弃,继续进行他的实验工作。陆地上不行,他就租了一艘大驳船,把工厂和实验室设在船上,在玛拉伦湖上研究炸药的改进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在1866年,诺贝尔终于发现了一种驾驭硝化甘油的方法,即用产于海、湖底的硅藻土与硝化甘油按一比三的比例混合,形成安全烈性炸药。新炸药的灵敏度大大低于高纯度的硝化甘油,但其爆炸威力比枪用火药高3倍。他把这种新炸药命名为“德那迈特”(Dynam ite),意即“威力巨大”。这种炸药很快就在英、法、德等国获得专利权,被广泛应用于开矿、筑路等工程中。长约9英里的阿尔卑斯山隧道,就是用这种炸药炸通的,不但省去了500多万美元的开支,还比预定工期缩短了好几年。实验成功之后,诺贝尔立即在瑞典开办了数家规模不小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炸药,以应付雪片般飞来的订单。他马不停蹄地辗转各地,忙碌于产品的营销工作。当时交通尚不发达,他不得不把大量时间花在旅途中,因此,有人说他是“欧洲最富有的流浪者”。

  但这个“欧洲最富有的流浪者”也有自己的家,这个家就是他的实验室。尽管“德那迈特”炸药已经为他带来了声望和财富,但诺贝尔并没有因此满足于现状,裹足不前。他发现,在新炸药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硅藻土是一种惰性物质,它与硝化甘油混合后,在降低了其灵敏度的同时,也使其爆炸威力大打折扣。这无疑是对能源的浪费。为此,他把许许多多不同物质,包括枪用火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进行试验,希望能找到一种硅藻土的替代品,既能保证炸药的安全性,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硝化甘油的爆炸威力。多次实验之后,他又一次取得了成功。不过这个成功里有偶然和运气的成分。那是在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他立即在伤口上涂了一层胶棉液(一种醇精硝化棉溶液)以止血,然后把涂剩的胶棉液倒入一个盛有硝化甘油的容器中。不料,胶棉液与硝化甘油混合后,马上形成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酱状物质。诺贝尔出于好奇,对这种酱状物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他兴奋不已:这是一种比“德那迈特”更为强劲有力的炸药!他继续进行试验,制造出一整套“酱状”炸药,其威力各不相同,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和项目中使用。至此,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三部曲”才告一段落。在后期的实验生涯中,他更为注重的是对炸药药性的研究,其中包括无烟火药、枪炮中更为有力的推进炸药等。

  有趣的是,炸药使诺贝尔功成名就;但使他家喻户晓的却是著名的“诺贝尔奖”。据说,诺贝尔当初设立此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炸药已经成了最有效的杀人武器。作为“炸药之王”,他感到痛心疾首,故而倾其家资设此大奖,以慰遗憾之心。毫无疑问,诺贝尔在炸药研制方面的巨大成就,使人类在热兵器时代进行更为惨烈战争成为可能。但平心而论,这并不是诺贝尔的错,有错的只能是那些把“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后人。刀剑也能杀人,但从来没有谁谴责过铁和钢的发现者。同样,作为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无愧于他的发明,无愧于人类。

  [余论]严格地说,诺贝尔并不是炸药的发明者,他在炸药研究领域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种改进工作,最起码,炸药中最重要的成分――硝化甘油,不是他的创造。没有硝化甘油,就不可能有炸药。但诺贝尔的声誉并没有因此而出现一丝晦暗,因为科学的发展总是在吸收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且,与其他的发明或改进不同,炸药的发展历程上充满危险,诺贝尔在研究炸药的过程中,他的生命已经不属于他自己。在这个与死神赌博的游戏中,他幸运地活了下来,并且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弟弟在爆炸声中早早离开了人世。也许成功就得付出,但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成功,确实是残酷了些。置生死于度外,是一种勇气。在勇气之外,诺贝尔还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在“德那迈特”问世之前,灾难性的爆炸不但使他痛失爱弟,还使他成了人见人骂的“过街鼠”。心有余悸的亲人劝他改行,背信弃义的官方甚至对他下了“驱逐令”。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成功遥遥无期,而生命却随时有可能化为乌有。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绝望。但诺贝尔以必胜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在一片非难声中找到了成功的彼岸,用血泪换来的成功维护了生命的尊严。诺贝尔的尊严也是全人类的尊严,因为他说过“我是世界的公民,我为世界人类而生!”

  (赵凯)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