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
(1883~1946)
[传略]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有重大影响。1883年他生于英国剑桥,从小接受贵族式教育。1897年进入伊顿学院,1902年进剑桥大学学习数学,1905年毕业后又师从A。马歇尔、A。C。庇古学习经济学一年。1906年他进英政府印度事务部任职,1909年任剑桥国王学院研究员,讲授经济学。在此前后,他以大部分精力研究概率理论,1921年出版《概率论》一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凯恩斯进英国财政部任职。在巴黎和会上,他是英国财政部的首席代表,后因反对向德国索取过重的赔款而辞职,回剑桥执教。凯恩斯回剑桥执教后,从事战后货币问题的研究。1923年出版《货币改革论》。1926年发表《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提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明智管理的必要性,开始从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观点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1929年,他在一本小册子中认为,公共工程可以增加就业,提出了依靠国家干预经济以摆脱失业和萧条的政策建议,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加以论证。1930年出版《货币论》两卷。此后几年,他集中精力写作一生最有影响的一本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出版。该书引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轰动,把其称为“凯恩斯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凯恩斯写了一本著名小册子为英国战时财政出谋划策。随后他重返财政部,任该部咨询委员会的主要成员。1941年起兼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2年晋封为勋爵。“二战”期间,积极参与筹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工作。两组织成立后,他均出任董事。但这两个组织主要是按照当时美国的利益建立的,代表英国愿望的凯恩斯的主张,没有完全得到实现。1945年秋,他作为英国首席代表参加向美国借款的谈判。1946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他与美国代表发生尖锐冲突,回英后不久因心脏病猝发去世。
[影响]在凯恩斯的学生时代到20世纪30年代初,在英国经济学界,特别是在剑桥大学,占统治地位的是马歇尔的经济理论。马歇尔继承英国从古典到庸俗的经济传统,兼收并蓄,把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供求论、边际生产力论、货币数量说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折中主义的、集庸俗经济学大成的理论体系。凯恩斯是在马歇尔的直接熏陶下成长的,他接受马歇尔的理论体系,力图把它运用到货币领域中去。他在《印度的通货与金融》一书中,建议印度设立中央银行,集中黄金准备,采用金汇兑本位制,认为这比实行严格的金本位制更能稳定印度的货币。表面上看,这个建议有些偏离正统,但实际上它完全是从传统的理论,特别是从货币数量说中推演而得的结论。他在《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以沉重的怀旧心情回顾了战前的经济制度,他和其他正统派的庸俗经济学家一样,把战前时期看做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但是战后英国经济的长期萧条和严重失业,促使凯恩斯考虑如何解决经济失调的对策。开始时,他只是在货币领域里转圈。在20年代,他坚持稳定物价,把物价稳定看做是防止经济波动的前提,并把战后的经济灾难归诸于通货紧缩。他在《货币改革论》这本书中提出,实行通货管理以稳定物价,反对恢复金本位制,这和当时一些正统派经济学家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至于当时存在的严重失业问题,他也认为可以利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加以解决。他在《货币论》一书中的主旨,仍然是为了论述维持物价稳定的途径,但凯恩斯企图通过投资、储蓄、利率三者的关系加以说明。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是由投资率的波动引起的,而投资率的波动是与利率相联系的。他把储蓄和投资相等时的利率称为自然利率。当市场利率偏离自然利率时,投资就会波动,引起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离,而物价的波动正是储蓄和投资发生差离的结果。要维持物价的稳定,就要维持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均衡;而使后者均衡,就须使市场利率符合自然利率。为此,他建议实行通货管理,由中央银行操纵利率,使投资率趋于稳定并与储蓄率相均衡,以达到物价稳定的目的。1929年,凯恩斯竭力支持乔治提出的举办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的方案,认为公共工程开支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就业,而且可以通过工程雇用人员收入的增加,间接增加其他工业部门的就业,这就是他后来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思想发展的萌芽,是他开始摒弃某些正统观点的发端。只是由于这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他对自己的见解的论辩,是软弱无力的。
30年代初,英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萧条和失业更趋严重。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传统庸俗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说教彻底破产。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新的辩护理论来代替它,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克服萧条和失业的对策,这就是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背景。《通论》抨击“供给自己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提出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用有效需求不足解释失业和萧条。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主要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和货币供应量决定:(1)“消费倾向”(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决定消费支出;
(2)“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资本边际效率”(即预期利润率),后者与利率一起决定投资支出,增加投资,通过“乘数”作用,可以引起几倍于投资量的国民收入的增加;(3)“流动偏好”,决定对货币的需求量,后者和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一起决定利率。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失业和萧条,就是由于这些心理因素互相作用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而危机的爆发则主要由于对投资的未来收益缺乏信心,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的结果。凯恩斯以这个理论为依据,提出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财政金融措施,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已形成了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经济的系统理论。如果说市场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那么宏观调控就是一只看得见的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纷纷宣告以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制订经济政策的目标。凯恩斯主义成了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影响最大以致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流派。事实上,战后依据凯恩斯理论采取的政策措施,虽然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但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凯恩斯坚持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后来他又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基础来探讨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该学派的人口理论的基本特征是:把资本主义国家大量的失业人口归因于“有效需求不足”,强调人口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实现充分就业,解决过剩人口问题。经济危机和失业人口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引起的,是资本主义无法医治的顽症。凯恩斯学派人口论将危机和失业看成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并以此来说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显然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凯恩斯主义及其税收思想在西方世界风行了半个多世纪,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曾将其奉若神明。在生产相对过剩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想对于缓和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以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多,过分强调刺激需求,税收负担重,政府开支大,规章制度繁琐,必然会影响资本家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陷入滞胀状态,凯恩斯主义的税收理论和政策失灵,受到西方经济学界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的挑战。
[余论]凯恩斯经济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其学说虽然出现于30年代,但是一直到战后才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在战后的几十年间,凯恩斯学说不仅支配或影响着许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而且在西方经济学中居于主流地位。正是随着凯恩斯学说的传播,所谓“宏观经济学”也在西方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鉴于凯恩斯学说对战后西方经济学和政府政策的巨大影响,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把战后一段时期称为“凯恩斯时代”,他的一些追随者甚至称其“拯救了资本主义”。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