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7、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

  南丁格尔

  (1820~1910)

  [传略]佛罗伦丝・南丁格尔,英国女护士,欧美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的创始人之一。1820年,南丁格尔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祖籍英国。南丁格尔的双亲都是英国贵族,他们结婚后一直在欧洲大陆旅行,在佛罗伦萨生下了南丁格尔,并取名佛罗伦丝。优越的家庭条件为南丁格尔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宗教非常虔诚的南丁格尔对贵族式游手好闲的社交生活越来越反感了,而对护理病人却是情有独钟。她仿佛感觉到从事护理这一职业是上帝对她的征召。在当时,尽管护士还是低贱的同义词,可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去学习护理知识。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南丁格尔带领着38名护士奔赴前线。她在前线建立了医院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使伤员一度高达50%的死亡率下降到2%,由此也彻底改变了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1860年,南丁格尔以“南丁格尔基金”在伦敦创办了英国第一所护士学校,推动了西欧各国及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并对以后国际红十字会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影响]佛罗伦丝・南丁格尔出生在英国的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优越的家庭条件为南丁格尔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从父亲和家庭教师那里,她系统地接受了法语、历史、哲学、绘画等教育。南丁格尔对知识有一种特殊的偏好,与姐姐相反,她讨厌人来人往的客厅,安静的书房是她最好的去处。

  南丁格尔喜欢记笔记,将读书心得和有关的疑问记录下来,偶尔还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17岁的时候,南丁格尔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神召唤我来侍奉他。”隐隐约约中,她已经对上流社会那种虚伪、频繁的社交生活感到厌倦,认为是在虚耗生命,她期待着去做一种更加高尚、更加有意义的工作,完成自己的天职。于是,南丁格尔暗暗决定要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上帝,不在乎个人狭隘的感情,不谈婚论嫁。为此,她多次拒绝别人的求婚,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护士。

  而当时,护士的地位极其低微,是只有最下层的妇女才从事的职业。那些因犯罪被判刑的妇女,法官总是让她们在坐牢或是当护士这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当时医院的条件相当恶劣,病人的呻吟、刺鼻的药味与尸体的腐臭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所以,当时人们看待在医院工作的护士无异于在酒吧的女仆或娼妓,即使是穷人家的女孩子,宁可去当女工、当裁缝,也不愿去当护士。

  可是,在天生就爱上了这一职业的南丁格尔眼里,护士无疑是人类健康的卫士,是高尚而光荣的职业,她一定要以身作则,去消除世俗的偏见,改变人们心目中护士的形象。

  南丁格尔的选择几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的家人更是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英国的贵族阶层也对此表示不理解,有人甚至攻击她“败坏门风发神经病”。为了促使南丁格尔改变这一离奇的想法,父母决定让她去欧洲大陆旅行。南丁格尔却乘机走访了欧洲大陆的许多医院和护理学校,亲身感受到了医院管理和护理方面存在着的许多问题。这更加坚定了她从事护士工作的信念。

  1851年,南丁格尔专门到德国的恺撒沃兹学习了3个月的护理知识。回国之后,她义务参加了重建协助贫穷病妇委员会的工作。尽管只是义务,可南丁格尔的工作热情让她的上级部门头痛不已,因为她不断地写信反映现行制度中的种种问题,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南丁格尔的爱心与耐心终于收到了最初的回报,国内医学界对她的赞誉不断,朋友和家人也开始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她了。

  1854年3月,为制止俄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英法联军开往克里米亚,协助土耳其对抗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前线的伤员,由于没有完善的医疗设备和护理,大批大批地死亡。伦敦《泰晤士报》记者接连发了3篇战地报道,揭露了英军中这一残酷的现实。英国国内舆论顿时哗然,人们不敢相信战无不胜的英国军队还会出现这样的惨剧。由于法国军队中有一批女护士,对伤员的照顾比较周到,英国的报纸上也开始登广告,召集志愿人员,奔赴前线。南丁格尔毫不犹豫地向陆军部大臣递上了自己的申请。

  1854年10月,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在前线最大的斯卡特里医院,南丁格尔看到的是一片混乱:医院的病床匮乏,许多伤员只能躺在地上呻吟;食品种类和数量严重不足,伤员吃着发了霉的硬面包;没有衣服,很多伤员不得不依旧穿着浸透血渍的肮脏军服;必要的药品也极其短缺,甚至连包扎伤口的绷带都不够。军官们只管问战争胜利与否,对伤员则漠不关心。南丁格尔没有想到的是,她看到的实际情况竟然比记者报道中描述的还要悲惨。但困难不仅没有使南丁格尔退却,反而坚定了她要改变现状的信念。

  南丁格尔不顾前线指挥官的百般刁难,也不顾伤员们怀疑的眼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战地医院的工作中。她替伤员包扎伤口、检查消毒情况,而且从营养学的角度调整伤员的饮食。为了改善卫生条件,她还经常同值勤人员一起跪在地上擦地板。她一方面为伤员赶制病员服装,一方面经常为伤员洗涤血衣,保持他们的清洁。

  每天晚上,南丁格尔都提着油灯,来往于众多的伤员中,挨个查看他们的病情,安慰他们,为他们唱歌,以减轻他们的病痛。“提灯的女郎”成为伤员们心灵的慰藉,只要有了她,痛苦就减轻了一半。每天超过20个小时的工作,使得南丁格尔本来就不是很好的身体垮了,躺在病床上的她甚至一度奄奄一息,可她还是顽强地渡过难关,重新站起来,出现在前线医院的病房里。“克里米亚天使”,成为伤员们对她最亲切的称呼。

  南丁格尔除了拼命的工作之外,还积极地向社会呼吁,请求支援。她对战地医院的报道,对军人医院中官僚主义制度的抨击,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些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士纷纷捐款,给她提供支援。政府也迫于外界的压力,不得不对战地医院进行改革。战地医院在南丁格尔的主持下越来越好,伤员的死亡率也由原来的50%下降到2%。可以说,南丁格尔以她创造的这个奇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1856年3月,克里米亚战争终于结束了。直到7月,在最后一名士兵离开之后,南丁格尔才返回英国,她受到了国人英雄般的欢迎。南丁格尔的此次克里米亚之行,彻底地改变了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之成为人们心目中美好天使的代表。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各样的荣誉,南丁格尔并没有陶醉,反而是积极地利用自己的影响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贡献。她先后多次向女王反映有关军队中的卫生状况,建议对其进行改进。她的意见对英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王当时开玩笑地说,南丁格尔可以当陆军大臣了。

  1859年,南丁格尔又出版了《家庭护理手册》,向一般的家庭妇女普及护理常识。

  1860年,南丁格尔又利用“南丁格尔基金”在英国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医护学校。1907年,英王爱德华七世给她颁发了“大勋章”,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这种奖章颁发给一位女性。

  1910年8月,南丁格尔逝世,为了表彰她在护理方面的杰出贡献,国际红十字会将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并设立了南丁格尔奖章――图案由橄榄枝环绕的红十字和南丁格尔手持油灯的半身像组成――作为国际护士的最高荣誉奖章。

  [余论]南丁格尔的贡献,绝不仅仅是增进了护理学知识,提高了护士的地位。她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她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和向往,成为后来者前进的动力。这位手持油灯的女性,将红十字的光芒照亮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让身处困境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们不能不为这位坚强而又充满爱心的女性而喝彩。

  (吕厚轩)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