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明
(1881~1955)
[传略]亚历山大・弗莱明,英国微生物学家,青霉素的发现者,1945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得者。
弗莱明于1881年8月6日出生在苏格兰基马尔诺克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是一个农民家庭里8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7岁丧父,家道中落。13岁时随其兄(开业医师)去伦敦,先在伦敦运输事务所工作了几年。由于意外地得到姑母的一笔不太小的遗产,他放弃了工作,进入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学习。毕业后,他没有选择收入更高的行医生涯,而是接受其师赖特博士的邀请,留在圣玛丽医学院的研究室里,帮助赖特博士进行研究工作。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他立志把研究医学作为他毕生的事业。但在其后的8年中,弗莱明并没有在实验室里作出显著的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弗莱明辗转于各个军医院,进行救死扶伤的工作。战后,他加紧进行细菌的研究工作,并于1928年发现了一种能够杀死细菌的抗生素青霉素(盘尼西林)。1943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44年,弗莱明被英国皇家赐予爵士爵位。第二年,也就是弗莱明发明青霉素之后的第十七年,他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1948年退休后,他担任赖特――弗莱明微生物研究所的所长。弗莱明是许多科学协会的名誉成员,18所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55年3月11日,弗莱明逝世,享年74岁。
[影响]弗莱明一生的最大成就,就是发现了在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抗生素――青霉素。早在19世纪,法国人巴斯德就发现了微生物,并且证实,人们四周不但到处都有细菌,而且它们能随时侵入人体内,产生各种疾病。从那时起,生物学家与医学工作者们就致力于得到一种抵抗细菌的物质,这种物质既能帮助身体产生防御作用,又不致使身体受到损害。“一战”结束后,在圣玛丽医院的实验室里,弗莱明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1922年他患了重伤风,不断地流鼻涕。无意之间他把这些分泌物培养成菌苗,作为研究材料。4天后,他发现这些分泌物变成了一大团淡黄色的微生物。他在这些微生物中加入少许稀薄鼻腔粘液,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粘液杀死了微生物!长期以来一筹莫展的弗莱明顿时兴奋起来,他继续研究,发现这种能杀死细菌的抗毒物质不仅存在于鼻涕中,眼泪中有,唾液中有,人体的大部分组织和器官中也有,而血液里包含得更多。进一步的实验表明,鸡蛋和牛奶中也含有这种神奇的物质。于是弗莱明得出一个结论:抗生素是一种分布极广的抗菌酵母,它也许是动物细胞与生俱来而构成的基本杀菌物。在此基础上,1922年2月13日,弗莱明完成了一份题目为《皮肤组织和分泌物中所发现的奇特细菌》的报告。尽管这份报告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但它仍然意味着,弗莱明已经发现了抗生素。
尽管这种抗生素的生成情况对弗莱明来说依然是一个待解的谜,但这个新发现加强了他对“人体有抵抗细菌的能力”理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它给弗莱明带来了希望和勇气。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
1928年的一个湿热夏天的早上,弗莱明像往常一样,准时走进圣玛丽医院那阴暗的实验室。在打开一个培植葡萄球菌的玻璃器皿时,他发现器皿的边缘又产生了灰绿色的霉菌层,他培植的细菌已经腐烂。显然,霉菌孢子在他上一次工作时落入了器皿,毒杀了葡萄球菌。这种情况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生,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这一次,弗莱明没有像往常那样把器皿里的东西全部废弃掉,而是好奇地观察了起来。他发现,当培养基的整个平面被葡萄球菌布满时,霉菌周围仍旧没有细菌。这就是说,霉菌阻止了细菌的蔓延,并把它加以消灭。为了对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进行确认,弗莱明重复实验,结果证明了他在那个湿热早晨观察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种能够杀菌的物质是否对人体有害呢?弗莱明先用兔子做实验,又用白鼠做试验,结果非常好:这种神奇物质能杀死细菌,但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至此,弗莱明终于找到了他的同行们长期寻找的物质。由于这种霉菌外表看起来像毛刷,弗莱明就称之为“盘尼西林”(Penicillin),意为“有细毛的东西”。由于它是由青霉菌产生出来的,又称之为“青霉素”。
接下来的工作是提取青霉素,制成“治疗剂”,体现这一研究成果的实际利用价值。为此,弗莱明不顾老师赖特的怀疑,夜以继日地进行提取青霉素的试验。他一再申请得到研究助手,并努力寻求经济上的支持,但遭到英国政府的拒绝。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工作不得不停顿下来。弗莱明只好把到当时为止他所取得的全部研究发表在一篇概括性的文章《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里。
在弗莱明发现盘尼西林10年之后,分离青霉素的工作才重新被人拾起。1939年,法国微生物学家杜伯克分离出最早的抗生素短杆菌素(又名杜波克酶)。尽管其抗菌作用是微小的,但这一发现使人们对沉寂了10年的弗莱明的研究成果重新有了兴趣。与此同时,牛津大学的哈维教授和柴恩博士运用不为弗莱明所承认的“冷冻干燥法”,成功地析出当做钠盐的青霉素。1941年,青霉素第一次使用在一个被葡萄球菌传染的人身上。这个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不幸的是,由于仅有的3克青霉素已经用尽,病人死去,试验前功尽弃。但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哈维和柴恩增加了青霉素的剂量,终于取得了成功。
青霉素的神奇疗效引起了全世界的惊叹。许多过去被认为是致命的疾病,如肺炎、梅毒、腹膜炎、破伤风等,在青霉素面前迎刃而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给予受伤者及时治疗,美国和英国的38个研究小组加紧改进青霉素的制造方法,青霉素药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医院,无数生命得以延续。作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很高兴地看到他的研究成果给人类带来了福音。1942年,弗莱明打电话给牛津大学的哈维教授,请求出让10克青霉素,给一位患重病的朋友治病。当时,青霉素十分昂贵。在得到允诺之后,弗莱明说,这是他生活中最幸福的一天。
弗莱明没能在提取青霉素的研究中续写辉煌,但这丝毫无损于他在抗生素研究领域中的至高地位。如果没有他那神奇的发现,哈维与柴恩提取出青霉素的时间也许会无限期地推迟。1945年度的医学和生理学奖由弗莱明、哈维、柴恩分享,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承认启发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无比重要性,就应该承认,弗莱明的功绩决不仅仅限于他发现了抗生素的一种――青霉素。青霉素的问世,必然会启发其他科学家去发现其他抗生素。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瓦克斯曼从入射状菌类中的灰色链霉菌中分离出起抗结核作用的链霉素;50年代,具有多方面用途的四环素也被发现了。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数千种不同的抗生素进入了人类的视野。人们也许数不清到底有多少种抗生素被发现,但有一点不应该忘记: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发现者是亚历山大・弗莱明。
[余论]作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谢绝了亲友的劝告,没有向英国政府申请会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的专利,而是希望自由制造,大量生产,多挽救一些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与他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一样,值得后人敬仰。
(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