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现代计算机之父

  诺依曼

  (1903~1957)

  [传略]约翰・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人,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由于其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1903年12月28日诺依曼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父亲是一个银行家,家境富裕,十分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读书过目不忘。据说他6岁时就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闲谈,一生掌握了7种语言。最擅长德语,一方面在他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时,又能以阅读的速度译成英语。他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而且若干年之后,仍可如此。1911年到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1921年到1923年在苏黎世大学学习。很快又在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此时冯・诺依曼年仅22岁。1927~1929年冯・诺依曼相继在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担任数学讲师。1930年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的职位,西渡美国。1931年成为该校终身教授。1933年转到该校的高级研究所,成为最初6位教授之一,并在那里工作了一生。冯・诺依曼是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伊斯坦堡大学、马里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慕尼黑高等技术学院等校的荣誉博士。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立自然科学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学院等院的院士。冯・诺依曼于1937年获美国数学会的波策奖,1947年获美国总统的功勋奖章、美国海军优秀公民服务奖,1956年获美国总统的自由奖章和爱因斯坦纪念奖以及费米奖。1954年出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51年至1953年任美国数学会主席。1954年夏,冯・诺依曼被发现患有癌症,1957年2月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54岁。逝世后,未完成的手稿于1958年以《计算机与人脑》为名出版。他的主要著作收集在1961年出版的6卷本《冯・诺依曼全集》中。

  [影响]冯・诺依曼在数学的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主要从事算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1923年关于集合论中超限序数的论文,显示了冯・诺依曼处理集合论问题所特有的方式和风格。他把集合论加以公理化,他的公理化体系奠定了公理集合论的基础。他从公理出发,用代数方法导出了集合论中许多重要概念、基本运算、重要定理等。特别在1925年的一篇论文中,冯・诺依曼就指出了任何一种公理化系统中都存在着无法判定的命题。

  1933年,冯・诺依曼解决了希尔伯特第五问题,即证明了局部欧几里得紧群是李(Lie)群。1934年他又把紧群理论与波尔的殆周期函数理论统一起来。他还对一般拓扑群的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弄清了它的代数结构和拓扑结构与实数是一致的。他对其子代数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了算子代数这门新的数学分支。这个分支在当代的有关数学文献中均被称为“冯・诺依曼代数”。这是有限维空间中矩阵代数的自然推广。冯・诺依曼还创立了博弈论这一现代数学的又一重要分支。1944年发表了奠基性的重要论文《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论文中包含博弈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实际博弈应用的详细说明。文中还包含了诸如统计理论等数学思想。冯・诺依曼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做过重要的工作。然而冯・诺依曼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却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的开拓性工作。

  现在一般认为ENIAC机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是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于1946年2月14日在费城开始运行。其实由汤米、费劳尔斯等英国科学家研制的“科洛萨斯”计算机比ENIAC机问世早两年多,于1944年1月10日在布莱奇利园区开始运行。ENIAC机证明电子真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技术,不过,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1)没有存储器;(2)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见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机研制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显然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想尽快着手研制另一台计算机,以便改进。

  冯・诺依曼由ENIAC机研制组的戈尔德斯廷中尉介绍参加ENIAC机研制小组后,便带领这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技人员,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1945年,他们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冯・诺依曼显示出他雄厚的数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了他的顾问作用及探索问题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该方案明确奠定了新机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此计算机还有两个非常重大的改进,即:(1)采用了二进制,不但数据采用二进制,指令也采用二进制;(2)建立了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便可一起放在存储器里,并作同样处理。简化了计算机的结构,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

  1946年七八月间,冯・诺依曼和戈尔德斯廷、勃克斯在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研制IAS计算机时,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初探》。以上两份既有理论又有具体设计的文件,首次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计算机热”,它们的综合设计思想,便是著名的“冯・诺依曼”,其中心就是有存储程序原则――指令和数据一起存储。这个概念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指导着以后的计算机设计。

  自冯・诺依曼设计的EDVAC计算机开始,直到今天我们用“奔腾”芯片制作的多媒体计算机为止,电脑一代又一代的“传人”,大大小小千万台计算机,都没能够跳出“冯・诺依曼”的掌心。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当之无愧的“电子计算机之父”。当然,一切事物总是在发展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发展,今天人们又认识到“冯・诺依曼”的不足,它妨碍着计算机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而提出了“非冯・诺依曼”的设想。“冯・诺依曼”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但冯・诺依曼对于发展、推广和应用电脑做出的巨大功绩,永远也不会因此而磨灭。

  冯・诺依曼的思维极快,几乎在别人才说出头几句话时,就立即了解到了对方最后的观点。天才出自于勤奋,他差不多每天都工作到黎明才入睡,也常常因刻苦钻研而神魂颠倒,闹出些小笑话来。据说有一天,冯・诺依曼心神不定地被同事拉上了牌桌。一边打牌,一边还在想他的课题,因此,狼狈不堪地“输掉”了10元钱。这位同事也是数学家,突然心生一计,想要捉弄一下他的朋友,于是将赢得的5元钱,购买了一本冯・诺依曼撰写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并把剩下的5元贴在书的封面,以表明他“战胜”了“赌博经济理论家”,着实使冯・诺依曼“好没面子”。这也体现出了诺依曼对于学术研究的痴迷。

  1957年2月8日,冯・诺依曼因骨癌在美国德里医院与世长辞,只生活了54个春秋。

  [余论]虽然诺依曼有一些与生俱来的优异资质,但他的成功也是与他的后天努力分不开的。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学者。对于基本性质的彻底探讨和以数学为基本工具来研究学问的态度,是他治学的最大特点。诺依曼正是以数学为基础来进一步研究量子物理、电脑、氢弹等并取得重大成功的,他也因此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刘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