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079 护国英雄

  蔡锷

  “传略”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出生于清贫的农村家庭。近代杰出的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传见《民国人物传》第一卷《蔡锷》。

  蔡锷自幼聪颖,沉静刻苦,7岁就学,14岁中秀才。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与梁启超结下密切的师生关系。戊戌政变后至沪入南洋公学。次年应梁函约东渡日本求学。1900年,随唐才常等人回国,参与将在汉口发动的自立军起义。事败复去日本,为表示投笔从戎的决心,改名锷,先后入成城士官学校学习军事。蔡留日期间,曾为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撰文。与杨笃生等旅日湘人创立湖南编译社及游学编译社。继而“以倾倒清廷,建设新国家为宗旨”,同部分留日学生歃血为盟,秘密结社。后又与黄兴等人组织义勇队。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归国。

  蔡锷回国后,曾在江西、湖南军事学堂任教职,后调广西任新军总参谋长、标统、协统等职,对训练新式军队,极负时誉。1911年,调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旅长)。蔡虽不是同盟会员,但“暗中和同盟会保持着联系”。在广西,黄兴等曾去访问过他。到云南,“对讲武堂的革命活动作了很好的掩护”,他曾暗中对同盟会员黄毓英表示:“时机不到干不得,时机成熟绝对同情支持。”是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日)为响应武昌起义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策划了昆明重九起义。二次革命爆发时,奉袁世凯之命派兵入川围剿宣布独立的川军第五师师长熊克武,但未参战。后被袁调到北京,授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虚衔,暗中却受到监视。

  1915年,袁世凯酝酿复辟称帝,蔡与梁启超密商后潜回云南,联合各派力量,武装反袁。次年袁死,任四川督军兼署民政长。1916年11月8日,病逝日本,与黄兴同葬于长沙岳麓山,终年34岁。

  “影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云南革命党人积极行动,酝酿响应。10月16日,同盟会员唐继尧、刘存厚等人召开第一次秘密会议,将蔡锷列为“稳慎周详,可以谋革命之人员”名单中的第一名。接着又先后召开了四次秘密会议,研究起义的准备工作及行动计划。蔡参加了这几次会议,并被推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10月30日(农历重九日)蔡按预定计划,令李根源率新军73标在城北校场,他本人率新军74标在城南巫家坝发动起义。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起义军攻上了昆明市内的制高点五华山,占领总督署。云贵总督李经羲逃往法领事馆,新军19镇统制钟磷同当场被击毙,总参议靳云鹏化装潜逃。昆明起义获得成功。11月1日,云南军政府成立,公推蔡锷为都督。军政府发布了《讨满洲檄》,重申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并声明:“有渝此盟,四万万同胞共击之。”在辛亥起义各省发布的宣言和檄文中,重申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是罕见的。之后,都督府在内政、财政、教育、实业、交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改革。改革中蔡锷以身作则,两次带头减薪,使月俸由600元减为60元,只等于一个营长的月薪。改革后,“前清官吏敷衍因循之习,廓除殆尽”,“廉洁成为一时风尚”多年入不敷出的云南财政变成略有节余。

  在对内实行改革的同时,为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支援正在进行的革命,军政府还派出滇军先后支援四川、贵州和西藏。1911年11月,云南军都督府以军务总长韩建铎为援川军总司令,率两个梯团援助四川的革命力量。援川军到达叙府(今宜宾)、泸州一带时,川省响应武昌起义,滇军遂不再前进,于1912年5月撤回昆明。同年初,蔡锷派以云南军都督府军政、参谋两部次长唐继尧为司令的北伐军,取道贵阳、湖南,声援武昌起义。3月唐率滇军突袭贵阳,实行大屠杀,在贵州立宪派的支持下,当上了贵州临时都督。此事开创了民国以来以武力夺取邻省政权的恶劣先例,对此,蔡锷有一定的间接责任。8月,经北京政府同意,蔡锷派兵进藏平叛。滇军进藏后发起进攻,10月末获胜而归。

  辛亥云南起义及其所建的军都督府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终于结束了清王朝在云南200多年的反动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对云南后来历史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这些成就和功绩与蔡锷的努力分不开。这段时间的历史证明,辛亥革命时的蔡锷“是一个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人”(朱德:《辛亥革命回忆》)。

  辛亥革命后四年,窃据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竟然大搞复辟,帝制自为。袁的倒行逆施,给蔡以很大震动,从而转向反袁。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人,看到袁的帝制复辟活动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革命党人又在西南策动武装反袁,深恐在袁倒台后的中国政局中“我为牛后,何以自存?”便决定抢先一步,以争取反袁斗争的领导权。蔡在北京期间曾多次到天津与梁启超密商讨袁计划。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蔡化装逃离北京,转道日本,径达昆明。他入滇前,云南已酝酿着反袁战争,只因唐继尧态度暧昧,未能立即行动。蔡到后,联合各派力量,促唐反袁。25日,蔡、唐宣告云南独立,推唐为都督,通电讨袁,并组成护国三军,由蔡、唐、李烈钧分任各军总司令。讨袁护国战争正式爆发。

  1916年1月,蔡锷率领护国第一军主力,由昆明出发攻占川南叙州、泸州一带。川军第二师师长刘百厚在纳溪起义响应,护国军声威大震。袁世凯闻警派遣曹锟所部的北洋军进行反扑。二、三月间,护国军在装备缺、给养差的情况下,与数倍于己的北洋军激战于泸州之南。这是中国内战史上著名的恶战,纳溪三次易手,叙州得而复失。在护国军处境十分困难之时,广西宣布独立,蔡抓住有利时机,于3月17日发动总反攻,连占江安、南溪等地,重夺纳溪,直插北洋军第七师师长张敬尧的大本营泸州,迫使他请求停战议和。护国战争促进了反袁斗争形势的发展,四川前线停战后,各地纷纷独立,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惊恨而死。袁死后,蔡锷被人们誉为“讨袁名将”。

  护国战争在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复辟封建帝制方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得到人民的支持。蔡锷作为护国军的主要领导人,在发动、领导和指挥战争的过程中,坚决果断,善于团结各派反袁力量,抱病坚持指挥战斗,对粉碎袁氏复辟帝制起了积极作用,是应当肯定的。

  “余论”蔡锷是辛亥革命时受人称颂的风云人物。他短暂的一生主要做的两件事,即参加领导辛亥云南重九起义和反袁护国战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进步的,其功绩不可抹杀。蔡锷的一生也大体上是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变化、前进的。辛亥革命前他曾追随君主立宪派,然而辛亥革命一爆发,他便毅然投身革命洪流,领导了云南“重九起义”。辛亥革命后,他曾对袁世凯抱有很大幻想,但在袁出卖祖国、帝制自为的阴谋暴露后,就毅然举起武装讨袁的旗帜,并因疆场劳累而付出自己的生命。蔡锷生活作风简朴、为官清廉、拒绝贿赂、不徇私情。如他任云南都督时,其弟由湘至滇谋职,蔡却对他说,这里没有适当的职位可以安置,给旅费20元,令其徒步还乡。蔡锷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汤明珠)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