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02章 1995年度 马里奥·莫利纳 保罗·克鲁茨 西沃德·罗兰德

  因阐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及其化学机理而荣获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5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199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保罗·克鲁茨、马里奥·莫利纳和西沃德·罗兰德以表彰他们在大气化学,特别是臭氧层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这是环境科学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马里奥·莫利纳

  莫利纳(墨西哥,1943~),大气化学家,1943年生于墨西哥城,后加入美国国籍,于1972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加入了罗兰德研究小组,任助教、副教授。1989年,莫利纳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任化学教授,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

  保罗·克鲁茨

  克鲁茨(荷兰,1933~),大气化学家,1933年生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1973年,克鲁茨获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之后,赴德深造,现任德国麦克斯韦-普朗克大学化学教授以及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西沃德·罗兰德

  罗兰德(1927~),大气化学家,1927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于1952年获芝加哥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堪萨斯大学。罗兰德现任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化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科学家最初认为,存在于制冷介质和泡沫塑料中的氟利昂具有十分稳定的化学性质而且没有毒性,把它们排放在大气中是无害的。莫利纳和罗兰德研究得出:制冷工业和喷雾剂中大量使用的碳氟烃(CFC通称氟利昂)泄漏于大气中,经紫外线照射而分解形成的原生态氯(活性氯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氟利昂曾广泛用于制冷机、喷雾剂、塑料等现代工业领域,如电冰箱。现在,人类已经认识到氟利昂的危害,国际环保组织已经宣布,到本世纪上半叶全球将禁止试验和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介质。

  1970年,克鲁茨发现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可以与臭氧(O3)发生催化反应,而在反应中虽然臭氧的含量迅速降低,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本身并未减少。1976年,克鲁茨指出:臭氧减少还与施用氮肥和超音速飞机直接向平流层中排放废气等有关。因为,平流层中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由化学性质稳定的一氧化二氮(N2O,俗称笑气,在医疗上可作麻醉剂)分解而成,而一氧化二氮源于土壤施肥和微生物转化,这一发现也推动了全球生物化学的循环研究。另外,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废气对臭氧层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因为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飞行的高度又正好是臭氧中心层,氮的氧化物就直接进入了臭氧层。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