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8、“美育”的误区

  时至今日,蔡元培以其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倡导“兼容并蓄”的北大校长的身份,挟“美育代宗教说”的思想贯穿中国的教育界,绵延流长,不绝于目前。以至于当代的“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根源于此,更有甚者,有的当代的研究者居然将“一切教育归于美育”。

  那么,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内容呢?“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空气会变的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

  在这个可以看出,美育主要指的是不同艺术门类:

  音乐、雕刻、图画、文学对人产生的熏陶作用:

  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它可以达到如此的目的:

  “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尔后自然地想见世界大同的景象:

  “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业余艺术爱好者”的美好愿望和天真的逻辑。如果艺术可以消弭战争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希特勒的艺术趣味为什么没有唤醒他的良知,而且他惟独崇尚优雅的格调艺术,而将现代艺术斥之为是“令人堕落的艺术”,日本人对于艺术的热爱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工艺的精致与雅韵的禅致弥漫其中,甚至他们在侵华战争中掠夺的艺术品是不计其数的。

  继而,蔡元培将这个逻辑发挥到极致:

  “我们试反躬自省,当读画吟诗、搜奇探幽之际,在心头每每感到一种莫可名言的怡适。即此境界,平日那种是非利害的念头,人我差别的执着,都一概泯灭了,心中只有一片光明,一片天机。这样我们还不怡性悦情么?心旷则神怡,心广则体胖,我们还不能养身么?人我之别、利害之念既已泯灭,我们还不能进德么?人人如此,家家如此,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么?”

  沉浸于艺术之中,或许真的可以出现如“蔡元培式的幻觉”:我们试反躬自省,当读画吟诗、搜奇探幽之际,在心头每每感到一种莫可名言的怡适。这个幻觉的进一步伸展,就是如佛教中描述的顿悟境地:“即此境界,平日那种是非利害的念头,人我差别的执著,都一概泯灭了,心中只有一片光明,一片天机。”不过,接下来的街邻聊天式的生活喻指,似乎又有自我颠覆的意味:“这样我们还不怡性悦情么?心旷则神怡,心广则体胖,我们还不能养身么?人我之别、利害之念既已泯灭,我们还不能进德么?人人如此,家家如此,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么?”

  关于美育的内涵,蔡元培如此界定为: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其实,蔡氏的美育即陶养感情的理论也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来自于王国维:王国维的“美者,感情之理想”,“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以及美育:“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稍有些美学常识的人,便可以看出这是依据于文艺复兴之后古典主义的美学腔调,如康德的美的普遍性和超越性、美感的心理分析,同时参加了席勒的美育观点,并没有多少个人的发见。

  为了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将“军国民主义者”、“实利主义者”、“公民道德者”“譬人之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

  而其中将“美育”看作是凌驾于世界观之上的人的本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可求。”

  在与宗教进行比较之后,他得出如此结论: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由以上蔡元培关于美育的重要言论,可以看出其基本内涵以及如何替代宗教的基本逻辑线索:

  (1)美育就是包含了古典艺术形态在内艺术教育。

  (2)温柔、甜蜜是其艺术的基本趣味。

  (3)从情感上享受人生的乐趣是其艺术的基本旨意。

  (4)怡性悦情、心广则体胖、养身、进德是其艺术的功能。

  (5)如此自然可以治国平天下。

  (6)美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是关乎其人生观的。

  (7)美育的自由、进步、普及特点,注定了它可以替代宗教的强制、保守和有界。在这里,艺术的认识、教化、审美三大功能被蔡元培挥发的淋漓尽致,而尤其是将艺术由审美上升到道德,由道德进入宗教的层面之上。

  其实,如果我们还原到蔡元培所处的半殖民、半封建的20世纪30年代,他以新兴资本主义的世界观来改造中国当时愚昧的封建主义世界观,以艺术美好代替宗教的阴暗,毫无疑问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不过,与其说是“进步”,倒不如说是一种低能的社会艺术化的乌托邦想象。

  但是,如果将那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比对于21世纪的社会场景与文化处境,则其中的谬差可以想见了。

  即使是在蔡元培时代的国际性艺术发展的背景,也已经远远不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状态。这个时候现代主义已经波澜四起。而蔡元培所赏识的林风眠的艺术,也不过是后期印象派调和野兽派的产物。

  其实,蔡元培美育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当代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当代社会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在艺术领域中,已经由当时80年前的初“艺术”期现代主义,走向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而有关艺术的美丑分辨,艺术的认识功能,也早已被历史急骤的快车所逾越。

  因此,在当代应该是到了将美育的概念,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澄清的时候了。

  (1)美育应该与德育教育相剖离:美育的泛道德化,或者将美育当成教育的境界是错误的。这是因为美育的艺术教育所幻化的美妙图景,极易导致如此的线形逻辑:美好的艺术,熏陶出美好的心灵,建立起美好的道德品质。

  而惟美的艺术只是一种古典文化氛围中的低级产物,它带来的只是感官上的愉悦而已,无关深刻的学养与精深的鉴别力。

  同样,在当代教育中,德育被不恰当地放大,其结果导致对于新异事物的泛道德评判,这是因为道德的批判是没有尺度的,它可能只存在于判断者的情绪状态之中。

  (2)美育应该是关乎所有人的视觉评判力、观念判断力直至于艺术的判断力的培植。其实,审美教育应该最直接面对视觉生存情景。毫无疑问,任何人无法脱离生存的视觉情景而成长。

  在此意义上,任何公共空间中所布设的视觉情景,都是潜在的视觉教材与视觉样本。它直接影响到发育中的视觉给养的质量和相关的视觉评判力、观念判断力直至于艺术的判断力的培植方向与质量,这是值得反复考量的。

  (3)应该将“美育”的提法转换为“综合感官文化教育”。

  有鉴于此,在相继剥离了古典的惟美趣味、浮泛的道德教育之后“美育”可以转换为“综合感官文化教育”。因为如此以来,以提高“综合感官文化”判断力为原则的教育,自然可以超越传统的“真善美”模式,能够收容那些现代、后现代样式中的“假丑恶”了。

  其实,“真善美”的认知模式就是典型的古典文化中的线形认知模式。将世界上复杂的事物完全二元对立地去看待。而且,这个模式携带着先天的泛道德逻辑。如此以来,现代、后现代那种复杂地表现世界的“感官文化”方式自然地被排斥掉。

  (4)“综合感官文化教育”尤其是“视觉文化教育”恰恰是关乎人的“感官智慧”的培育。在人的所有感官接受的信息中,唯有视觉所感受的比例是最高的。而且也是强度最大的。因此,在“综合感官文化方式”之中,“视觉文化”是核心重要方式。而且,它具有对传统艺术门类所形成的壁垒,又具有当然的穿透力。

  (5)“综合感官文化教育”中,以“视觉文化教育”为中轴,培育人的视觉方式中的社会分辨能力、社会反思能力、社会批判能力。同时自然地建构出具有现代体格教育学、学科学。

  当代视觉艺术、视觉文化,已经囊括了包括声音、表演、塑造在内的各种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它也同时包含了这样的方面:

  (1)视觉经验部分(抽象的\表现的\构建的图式的判断力)。

  (2)视觉观念部分(在视觉史逻辑上对世界认知视角的传达的判断力)。

  (3)视觉材质与空间部分(通过什么样的材质来构建的意识空间的判断力)。

  (4)视觉社会学部分(以特定的视觉方式对于社会问题的诘问与批判的判断力)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