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司母戊方鼎

  鼎,在古代原是一种炊具,它多用青铜制成,也有陶制的。既有三足圆形的,也有四足方形的。鼎有高足支撑,下面放木柴燃烧,鼎内便可烹煮食物。这种炊具盛行于殷周时代。同时,鼎又是一种礼器,带有纪念性。

  司母戊方鼎,是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文丁时期的遗物,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厚6厘米。大方鼎腹壁内铸有“司母戊”三字铭文。司有解释为祠的,就是祭祀的意思,戊应是商王武丁母亲的庙号。原来这只大方鼎是武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的一个专用鼎,难怪它的体形如此庞大了。

  司母戊方鼎不仅体形雄伟,重量盖世,而且它上面的花纹图案线条清晰、工艺精巧。鼎身以雷纹为地,上有龙纹盘绕,四周为饕餮纹。饕餮是一种美味的野兽,因此表示有吉祥、丰足的意义。耳廓有虎纹,式样很奇特,在耳的左右呈老虎的形状,可是虎头却绕到耳的上部张着口互相对着,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铸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是蝉纹。由于这些图案的衬托,使整个鼎的造型显得更加威武、雄厚。如此一件精美庞大的青铜器竟是出自于3000多年前的劳动人民之手,这不禁使我们对当时高超的冶炼技术感到惊叹。铸造这样大的铜器,先要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铜液,这些工序技术异常复杂,绝非一般中小型铸器可比。这必须精心组织多人,分工合作才能成功。经有关专家分析,这鼎竟是一个合金体。这充分说明,早在商代我国就已进入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了。

  司母戊方鼎的出土,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这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发现的。大鼎出土后,因太重,搬运困难,有人便想锯断它再运出去,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听到这么一个宝贝,曾多次企图霸占它。乡民们怕这一民族珍宝被日寇掠走,便只得重新把它埋到地下。到1945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司母戊方鼎才运到北京,供人们参观、鉴赏、研究。

  司母戊方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水平。被推为“世界出土青铜器之冠”。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