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纷纷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诸葛亮祖籍琅阳都(今山东沂南),他的少年就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度过。他10岁时父母双亡,随叔父诸葛玄度日,15岁时家乡又遭受严重的兵革之苦,一家人生活几乎陷入绝境。
后来,他随叔父来到荆州投靠刘表。17岁时,诸葛玄病故,他担起了供养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偕同姐弟迁往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隐居了起来。诸葛亮在那里搭起草屋,过起了“躬耕于陇亩”的清淡生活,闲时便读书写字。虽然生活清贫,但他一直很有抱负,好为《梁父吟》,常自比管仲、乐毅。他的政治理想是辅佐贤君,扫平六合,一统天下。由于他才华出众,又高卧隆中,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这个时候,被曹操称为“天下英雄”的刘备势力单薄,寄人篱下,甚至于流离失所。但他志向远大,正在四处寻访贤才,招揽名士。他听说诸葛亮是个旷世之才,就不畏寒暑,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非常欣赏刘备的仁德和雄图大略,又被他三顾茅庐的真诚感动,于是在隆中就给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为之定下建立蜀汉政权的策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之后,诸葛亮离开隆中,帮助刘备实现了宏图伟业。
同时,曹操统一北方,实力空前膨胀。又趁刘表病重、荆州内乱之际,发兵南下,一举夺取荆州。原本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只好退出荆州,在去往江陵的路上,与曹操大军遭遇,双方一场大战,刘备的军队损失惨重,只好退守夏口。万分紧急的关头,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操对峙。在诸葛亮、周瑜的策划下,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曹操。诸葛亮帮助刘备趁机壮大实力,占据荆州,并相继夺取益州、汉中两地,建立了实力空前的蜀汉政权。鼎足之势形成。
在争夺荆州的过程中,孙权派吕蒙袭取了荆州,擒杀了关羽,继而陆逊又率军在秭归一带击败了刘备的数十万军队。刘备仓皇逃走,至白帝城病危,临终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感刘备知遇之恩,于是衷心辅佐幼主刘禅。刘禅遵先主遗命,以父事诸葛亮,封其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万事都由他做主。诸葛亮不负众望,日理万机,兢兢业业地治理蜀国,同时派邓芝出使东吴,修复吴蜀关系,然后积蓄实力,以对抗魏国。
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治理蜀汉:严肃法纪,赏罚分明,做到“无恶不惩,无善不赏”;注意收罗人才,任人唯贤,知人善任;推行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减轻赋税,抑制豪强兼并土地;加强水利建设,设立堰官保护水利工程都江堰让士兵参加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并保证军粮供应;大力发展手工业,使蜀国的经济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增强。诸葛亮自己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发明木牛流马,改进了当地的运输工具,促进了山地运输的发展。
诸葛亮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还加紧整顿军队。当时南方的蛮王孟获不遵王化,劫掠诸郡,起兵造反。诸葛亮亲自率兵镇压,七擒七纵,最终使孟获及其部众死心塌地归降。然而,诸葛亮仍然任用当地人为官,治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逐渐稳定下来。他还把南方少数民族中l万多名勇士迁到成都,编成五部“飞军”,以此增强了蜀国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为出师北伐做好了准备。
经过诸葛亮多年呕心沥血的经营,蜀国发展壮大起来。公元227年,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然后统帅三军北伐中原,可惜六出祁山,却都以失败告终。公元234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诸葛亮一生为了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以善审时度势著称于世。他的这种对形势的分析和把握能力非常人所及,却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他知人善任,运筹帷幄,游刃有余。这些使他最终开基立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