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与操遇于赤壁。周瑜大军继续前进,在赤壁与曹操相遇。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擂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模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公元208年9月,滚滚长江奔向天际。这时汉大丞相曹操伫立在江边,他思潮汹涌,眼前千万只战船威武雄壮、排列有序,旗帜和桅杆密集如森林,刀矛枪剑映着日光寒气逼人,这是他庞大的水军。数年来他统一了北方,这次,率数十万大军南下,意在消灭割据在南方的刘备和孙权,完成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出师以来势如破竹,先是荆州的刘琮不战而降,接着又在当阳击溃了刘备。现在只有江对面的孙权还能负隅顽抗,不过他想,凭着他的声势只需要一纸书信就可迫使孙权乖乖地来投降。
此刻在长江边上的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刚被曹军打败的刘备正在为自己的军师诸葛亮送行,原来诸葛亮要去江东劝说孙权一起抗曹。诸葛亮博学多才、聪慧过人,他看到了曹军的弱点,相信只要孙刘两家联手就能打败不可一世的曹操。
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东吴的将军府中,孙权正焦急的踱来踱去,曹操大兵压境,形势严重,他正不知该何去何从,这时有人禀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拜见。孙权的眼睛一亮,连忙请入。
两人互致仰慕之情以后,诸葛亮就开门见山地说:“现在曹操占领了荆州,下一个进攻目标就是东吴了,将军要是抵抗就应下定决心,不然就趁早投降,再犹豫不决就大祸临头了。”孙权冷冷地反问:“那么,你家刘将军为什么不投降曹操?”诸葛亮慷慨地说:“刘将军是汉氏宗亲,他胸怀大志,怎么能动不动就投降敌人呢?”果然孙权中了诸葛亮的激将法,愤怒地拍案而起:“江东土地辽阔,人民富足,加上10万精兵,我决不能把这一切白白奉送给敌人。况且刘将军刚刚战败,抵抗曹操只能靠我了!”诸葛亮说:“您尽管放心,刘将军虽然败了一仗,但还有水陆军两万。曹军虽然人多,从北方一路打到南方,已十分疲弊,犹如强弩之末,况且北方的军队不擅长水战,新占领的地方人心浮动,只要我们两家同心协力,一定可以打败曹操!”听了诸葛亮的这番分析孙权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立即在将军府召开军事会议。
东吴的文臣武将齐聚一堂商讨作战计划。这时候恰巧曹操派人送来了战书,信中威吓说:“我奉了皇帝的旨意,率军南征,一路上战无不胜,如今在长江北岸陈兵80万。将军是否敢与我决一死战?”众人看了都有些胆战心惊。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的谋士,他迫不及待地说:“曹军人多势大,又假借着皇帝的旨意,我们本来仰仗的是长江天险,但如今人家占了荆州,又有那么多的战船,我看这个天险也不大靠得住,不如早早投降皆大欢喜的好。”张昭这一开头,很多人都跟着响应,只有鲁肃沉默不语。
听了众人的话,孙权非常沮丧走出了会议厅,这时鲁肃跟了出来,孙权问他:“你觉得众人说的怎样?”鲁肃诚恳地说:“我们是您的部下,投降了,马上可以升官发财,而您不行,您是东吴的最高统治者,东吴完了,曹操能轻易放过您吗?”“你说得对,”孙权握住鲁肃的手,“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那些人贪生怕死真让我失望。”鲁肃接着说:“赶快把在鄱阳湖的水军都督周瑜召回来,共商抗曹大计。”
回到柴桑的周瑜,在军事会议上慷慨陈词,力主与曹操决战,他和诸葛亮的分析一样,认为“北方军队不善水战,而且水土不服士兵容易生病,兵再多也没有用。”周瑜接着分析:“曹操号称军队有80万,实际上只有20多万,而且有一部分是荆州的降兵,他们疑虑重重,军心涣散。只要您给我5万精兵,我保证一定能打败曹操。”孙权听了周瑜的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挥剑斩落了桌子的一角,宣称:“谁要是再说投降的话,就跟这桌子一样的下场。”
第二天,周瑜被任命为东吴的水军都督,领兵进军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和曹操的军队隔江对峙。果然曹军士兵水土不服,很多人拉肚子、中伤寒。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性,长江上风大浪高,战船颠簸摇晃很厉害,士兵们整天呕吐,还哪有力气打仗?后来曹操想了一个办法:把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仿佛一个大的平台,士兵们可以在上面骑马奔驰。这种连环战船平稳的就像陆地一样,也再没有人晕船了。
周瑜的部下黄盖看到这种情况,向周瑜建议:“要打败曹操不能硬拼,得用巧计。如今他们把船都连在一起,如果我们用火攻,他们的水军将无处可逃。”可是怎样接近曹操的水军呢?于是黄盖给曹操写了封信:谎称自己见东吴大势已去,想率领部分战船前来投降。曹操以为自己的强大吓破了东吴军队的胆,对黄盖的假投降深信不疑,还定好了具体的日期迎接黄盖。黄盖准备了十艘大船,船上装满了浸着油的干草和枯枝,上面蒙着布,船头插着投降的旗帜。
十一月的一天,江上刮起了东南风,夜晚降临,黄盖的船队乘风破浪驶向曹操的水军营寨。曹军听说黄盖来降,都拥挤着伫立在船头观看。黄盖的船队越来越近。突然船上火光冲天,投降的船变成了火船,借着迅猛的东南风撞进了水寨。由于曹军的船都连在一起,火势迅速蔓延开来。火光映红了江水,烟雾弥漫遮蔽了星月。士兵们有的跳入水中,但北方人大都不会游泳,被淹死的人不计其数。周瑜、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猛烈攻击。战鼓声、呐喊声惊天动地,仿佛决了口的江水,曹操的军队再也无力抵抗,全线败退。几十万人死的死、逃的逃,损失大半。曹操的胡子被烧焦了,象征着权利和尊严的大红袍也被烧了几个破洞,率领着残兵败将从华容道逃回许昌。
赤壁之战是孙权和刘备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孙权巩固了他在江东的统治,刘备占领了四川,他们与北方的曹操三足鼎立,三国的局面开始形成。
充分准备,争取属于自己的一切
说话要考虑清楚,提前准备就不会方寸大乱;做事提前有决定就不会头绪不清、慌里慌张;道路选定以前有目标就不会踌躇不前、举棋不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中庸》也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事半功倍。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任何一位成就事业的人,不是成于他成功的时候,而是成于他距成功很久以前的许多时间、以及他为了取得成功所做的个种努力。曾经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我无论与任何人谈判,在此时此地此事上,应该怎样说,以及对方大概会怎样回答我,我又应当怎样回答对方,等等,许许多多问题,在没有考虑妥当以前,我是情愿在他门外徘徊几个小时,甚至回家思索几天,等到有把握以后,才与对方会晤谈判的。”
儒家学说认为:存在于内的人,是为了储藏学问和道德;存在于外的人,是为计划、力量的准备,一切能成为“事业资本”的准备。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企业,都得重视事前的准备活动,功到自然成。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以明防前,以智虑后。”就是说一个人不能时刻准备着成功,那么当他一旦遭到失败和挫折,就很难振作起来。有些人一辈子碌碌无为,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才能、不懂得成功需要努力,只是在于不是时刻为成功做准备,不懂得“耕耘”与“收获”的关系,以至于盲目。同时,因为自身没有积蓄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应对各种事务,结果在成功的路上遇到一点小困难、小失败,就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一个人能否抓住每一个有可能成功的机会,就要看他是否在做准备,是否已经储存了足够成功的力量。有一位作家是这样说的:“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能够贮藏着可供一生应用的充足的力量,力量贮藏得愈多愈能应付变故。”还有一句重复无数遍的话:“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时常听到有人说“时运不济”“英雄无用武之地”之类的话,其实,说这样的话的人,可能是很有才华,能够取得成功的人,但他们因为没有做好各项准备,而让机遇白白的溜走。而这次的机遇溜走了之后不等于永远没有了,而偏偏这些成天沉湎于“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思想中,不去做任何的准备,那即使再有机会,他们也不可能抓住,这是令人悲哀的事。
有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来到海边,他认为不会游泳也不会淹死的,因为上帝会在他危难的时候救他。就在他快被淹死的时候,从对面来了一艘船,船上的人叫他赶快上去,他回答说:“不用了,上帝会来救我的。”这个人在水中挣扎。一会儿又过来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说:“快上来吧,要不你就要淹死了。”这个人又回答说:“不用了,上帝会来救我的。”正当他要沉下去的时候,因为接到报警,空中飞来一架直升机,并放下来一根绳子,“快点抓住绳子,我们把你拉上来。”这个人还是回答说:“不用了,上帝会来救我的。”最后他被淹死了。于是他的魂魄就去找上帝,他问上帝为什么不去救他?上帝说:“你说什么?我派了两只船和一架直升机,而是你自己没能抓住机遇。”
这个人不能说没有准备,他认为上帝会来救他,的确,上帝也救他了,但他自己放弃了三次机会,这就怪不得别人了。在平常生活中,确实有很对机会就在眼前,可是,有的人却忽略了它,视而不见。那么,即使你之前做好一切的准备,如果不善于抓住机遇的话,那也是没用的。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得做好各项准备,有了准备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另外,不要昂着头在那等上帝给你机会,而是自己要善于寻找和把握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这样再加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那么,成功已经在向你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