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玉
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丞相。公元223年,刘备率军进攻东吴遭到惨败后在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忧愤而死,临终前,他将诸葛亮从成都召到白帝城托以后事,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高出曹丕(曹操的儿子,当时已代汉称帝)十倍,必能安邦定国,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太子成器,就请你帮我辅佐他;如果他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反正,我把刘家的江山全交给你了。”刘备的这一番话,把诸葛亮吓了一大跳,因为自古以来,统治者一直将江山社稷看得比什么都重,皇帝临终前向宰臣托孤的事屡见不鲜,但从没有人公开表示过万一继位者不称职做臣子的可以取而代之。刘备这样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此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赏识和宠信已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君臣之情。另外,刘备自知儿子太蠢,若诸葛亮稍有异心,那是毫无办法的事,他这样讲也含有激将的意味。面对奄奄一息的刘备,诸葛亮既惶恐又感动,他对刘备说:“微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至死不渝!”这时,刘备又将太子刘禅喊到病榻边,对他说:“我死后,你要像对待自己父亲那样对待丞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刘备死后,刘禅继承帝位,诸葛亮果然不负刘备临终所托,一心一意地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蜀汉政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了清明、稳定的局面。
孟获是蜀汉建宁郡(今云南曲靖)人,是当地彝族的首领,刘备死后,与豪强雍闾起兵反蜀。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亲自率兵南下平叛,结果很快就击败了雍闾的武装,雍闽也在战斗中被斩。雍闿死后,孟获收拾了雍阊的残部,继续与蜀汉大军周旋。诸葛亮知道,孟获在当地土著中很有威望,如能将其收服,那将对稳定南方的混乱局面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于是诸葛亮决定对孟获展开“攻心战”,他下令士兵与孟获交战时一定要设法活捉他,而且不得对他无礼。过了没多久,孟获果然在一次战斗中被抓获了。诸葛亮很客气地接待了他,并带他去参观蜀军所布的营阵,他见孟获东张西望,一脸好奇的神态,便笑咪咪地问他:“你看这样布阵如何?”孟获被俘后本来很惶恐,现在见诸葛亮满面春风,全无敌意,便老实不客气地答道:“以前不知贵军虚实,所以吃了败仗。现在有幸看到了贵军的营阵,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如能放我回去,下次一定能打败贵军!”诸葛亮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了一番,也不辩驳,便挥挥手让手下人将孟获放了回去。过了没多少日子,孟获率兵袭击蜀军,又一次兵败被俘,但他对诸葛亮表示自己兵败另有客观原因,他心里仍不服气,诸葛亮便再次将他放了回去。
孟获被释放以后,逃回自己部落,重整旗鼓,再次进攻蜀军。但是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三次又乖乖地被活捉了。
诸葛亮劝他,见孟获还是不服,又放了他。
像这样又放又捉,一次又一次,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
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就重新归蜀汉控制。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命令孟获和各部落的首领照旧管理他们原来的地区。有人对诸葛亮说:“我们好不容易征服了南中,为什么不派官吏来,反倒仍旧让这些头领管呢?”
诸葛亮说:“我们派官吏来,没有好处,只有不方便。因为派官吏,就得留兵。留下大批兵士,粮食接济不上,叫他们吃什么。再说,刚刚打过仗,难免死伤了一些人,如果我们留下官吏统治,一定会发生祸患。现在我们不派官吏,既不要留军队,又不需要运军粮。让各部落自己管理,汉人和各部落相安无事,岂不更好?”大家听了诸葛亮这番话,都钦佩他想得周到。
和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一样,诸葛亮知人善任,爱惜人才,最终以自己的智慧收服了孟获,诸葛亮没有采用强硬态度,而是尽量宽容和理解,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其实不光在军事战争中,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别人佩服你,也得靠自己的智慧和宽容,否则,别人即使口服心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