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泰山极顶玉皇顶门前的碑高达数丈,上下渐削,顶端如帽,给人高耸稳重之感,石色莹白,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藓。就是这样的一块石碑留给后人无数谜团,这块石碑的石材不是产自泰山,碑上也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一块通体无字的石碑留给后人无穷的遐想,此碑是秦始皇所立,还是汉武帝所立?此碑无字究竟何意?
秦始皇封禅泰山的时候曾在泰山立石。传说秦始皇来到泰山,意气风发,命李斯书写铭文,刻石于泰山,铭文一共144字,《史记》中对铭文有完整的记录。据说现在在泰山上的秦始皇刻石只剩残石,上面的文字也已经不是当时写的颂词了,据说现存的文字是秦二世命令李斯写的赞颂秦始皇的颂词,全文一共77字。那么不管是秦始皇的立石,还是秦二世的残碑,都是有文字的,不是无字碑。是不是这样就排除了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的可能呢?那么这块碑是不是汉武帝所立的呢?
明末学者顾炎武经过反复研究,断定这块无字碑是汉武帝所立的,郭沫若先生也同意这个结论。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他频繁到泰山封禅,用以显示其“受命于天”“功德贯世”。据说,汉武帝见历代帝王都在泰山上树碑立传,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功德盖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所以别出心裁,预先制好石碑,派人不辞辛苦地从羊肠小道运上泰山绝顶,立在万众瞩目之处,以示他高上加高、无以复加的功德。
可是有人说:汉武帝刘彻本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立其碑而“绝无字痕”,不像他的性格。所以,更多的人相信,无字碑还有其他的隐情。
于是,又有人有另一种推测,认为此碑原本是有字碑,后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原有的文字被风化剥蚀殆尽,以致成了无字碑。但这一看法也有问题。从现存的无字碑看,风化的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它在宋代已被称为无字碑,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一百来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那么这块无字碑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可能呢?会不会是后人毁掉了碑上的文字呢?
还有人提出无字碑为少昊从东北迁都于山东曲阜之后所立,其作用与埃及的方尖碑、甘肃昝山的日晷是一样的,用来观测日影的,距今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
也有人说它是秦始皇封禅坛上北边的石阙,立阙为门,在秦始皇时期不止泰山一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五年,立石在东海,作为秦王朝的东门,所以泰山的这块石头原本就是无字的,它是秦始皇立的石阙。
显然,在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前,无字碑之谜还无法真正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