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请求解除自己的总参谋长职务

  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不达成功誓不罢休。

  ——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

  在很早以前,东普鲁士就被德国变成了进攻俄国和波兰的最主要的战略基地了。1914年,德国对俄国的进攻,就是从这个基地发动的;1941年,德国法西斯也是从这里出发的。

  在苏德战争期间,即在1941年至1945年期间,东普鲁士对德国统帅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

  直至1944年,希特勒大本营一直都设在这里。这个被称为“狼穴”的法西斯分子的大本营,就在拉斯登堡附近的很深的地下掩蔽部里。

  德国统帅部认为,保住东普鲁士具有重大的意义,普鲁士可以牢靠地掩护通向德国中心地区的要冲。因此,德国在普鲁士境内以及与它毗邻的波兰北部地区,构筑了筑垒工事。

  从工程技术看,它是很坚固的正面阵地和斜切阵地,以及布满永备工事的大型防御枢纽部。该堡垒的所有工事,在筑城方面和火力方面都互相紧密联系着。这里的工事总深度达到150公里至200公里。

  东普鲁士的地貌特点是,它有湖泊、河流、沼泽和水渠,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坚固的石料建筑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防御。

  至1945年时,东普鲁士的筑垒地域和包含有与天然障碍物相结合的堡垒的防御地带,就实力来说,不逊色于德国西部的“齐格菲防线”。在苏军进攻的主要方向上,即贡宾南、英斯特堡和格尼斯堡,防御工事从工程技术方面来看,其防御非常的完备。

  德国统帅部妄想依靠这些强大的工事,阻止苏军继续前进。在白俄罗斯被歼灭后重建的中央集团军群的重兵集团,均集中在这里。

  至1945年1月中旬,该集团军群有坦克第三集团军、第四和第二集团军,总计兵力41个师。其中,有3个坦克师和4个摩托化师和一个旅,共有58万官兵和20万民众冲锋队。它们拥有8200门火炮和迫击炮,700辆坦克和强击炮,第六航空队的515架作战飞机。领导北方集团军群的是伦杜利奇上将,后来是卫斯上将。

  1945年1月13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揭开了东普鲁士战役的序幕。

  早在1944年11月,苏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就开始酝酿东普鲁士战役计划。在1944年11月初,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就被召回莫斯科。总参谋部和大本营制订了1944年冬季至1945年春季的战局计划。

  1944年11月5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由于试图突入东普鲁士境内,但是没有成功。于是奉命在立陶宛南部转入顽强的防御。

  11月8日,苏联统帅部大本营命令华西列夫斯基,仍然领导在立陶宛北部和拉脱维亚一带活动的波罗的海沿岸第一和第二方面军的行动。

  由于战势的需要,必须粉碎东普鲁士的希特勒集团,这样才能使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各集团军脱身,参加主要方向的行动,消除敌军从东普鲁士对已经在主要方向突破的苏联军队实施侧翼突击的威胁。

  苏军发起东普鲁士战役的目标是:切断守卫在东普鲁士的中央集团军同法西斯其他军队的联系,把该集团军群压迫到海边,加以分割并各个歼灭,肃清东普鲁士境内的敌军。

  在东普鲁士战役的第一个阶段,虽然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未能完成最高统帅部交给的任务,但是却使敌人遭到了重创,迫使敌人退却,并占领了相当一部分地方。

  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前出到被一个沙咀同但泽湾分开的弗里齐斯—哈弗湾;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前出到哥尼斯堡南、北两面海边,切断了东普鲁士集团同德国法西斯其他部队的联系,并把北方集团军残部分割为三个部分。

  敌军的四个师被逼迫到泽姆兰德半岛的海边;五个师连同要塞部队一起被围困在哥尼斯堡;将近二十个师被合围在哥尼斯堡的西南面。

  同时,在1945年1月28日,从北面保障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行动的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攻占了大海港麦麦尔。这样一来,德军统帅部就几乎没有可能从东普鲁士向已向柏林方向进攻的苏联军队实施打击了。

  1945年2月初,由于斯大林和安东诺夫要出席雅尔塔会议,所以,华西列夫斯基奉命履行总参谋长和副国防人民委员的职责。波罗的海沿岸各方面军的行动,由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戈沃罗夫上将领导。

  根据大本营1945年2月6日的决定,华西列夫斯基开始部署东普鲁士战役第二阶段的行动:

  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的部队,拨给了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

  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指挥机关,则从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接收了第四十三、第三十九集团军和近卫第十一集团军。

  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则得到了原属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第五十、第三、第四十八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以及近卫坦克第八军。

  这样一来,前出到维斯瓦河岸马林堡南面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遵照大本营的指示改变目标,以便直接在波美拉尼亚行动。

  2月8日,华西列夫斯基同雅尔塔通电话,在征得斯大林的同意后,给罗科索夫斯基下达了命令:

  方面军以中路和左翼,包括突击第二集团军,第六十五、第四十九和第七十集团军,近卫坦克第一军,机械化第八军,近卫骑兵第三军和不少于4个突破炮兵师,于2月10日转入向维斯瓦河以西进攻,并应不迟于2月20日攻占维斯瓦河口—迪尔绍—贝伦特—隆梅尔斯堡—新什切青一线。

  尔后,待第十九集团军靠拢,在什切青总方向上发展进攻,攻占但泽、格丁尼亚地域,并肃清沿海一带直至波美拉尼亚湾之敌。

  2月10日,苏军在东普鲁士战斗行动的第二阶段开始了。

  最高统帅部把消灭被分割合围的各德军集团的任务,交给了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

  遵照大本营2月9日发出的命令,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应在2月20日至25日之前,消灭在哥尼斯堡以南进行防御的敌海尔斯贝格集团。波罗的海舰队必须以积极地行动,切断在库尔梁季亚和东普鲁士坚守的敌军的供应。

  此间,东普鲁士的德军得到固守他们所占地域的任务,以便尽可能长久地把苏军牵制在这里,不让苏军转到柏林方向。同时,德国统帅部特别重视哥尼斯堡城堡、皮拉乌海军基地和海尔斯贝格筑垒的防御。

  2月10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消灭海尔斯贝格集团的战斗打响了。海尔斯贝格筑垒地域,有900多个钢筋混凝土工事和许多土木防御工事,还有防坦克和防步兵的障碍物。敌军死守住每一个工事和每道防线,力图阻止苏军前进。苏军遭受到重大损失。

  2月15日,罗科索夫斯基在给华西列夫斯基的报告中谈到了这个情况。此时,苏军统帅部的主要注意力在柏林方向。而气候的急剧变化,也使情况大大复杂化了。

  2月17日夜间,最高统帅在听取了华西列夫斯基关于东普鲁士情况的报告后,建议他前去帮助那里的部队和首长。

  斯大林还强调指出,要尽快消灭东普鲁士的敌军,以使苏军能够腾出波罗的海的沿岸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部队。这样一来,一是可用来加强主要的方向,即柏林方向;二是可腾出必要的部队进行训练,以便调赴远东地区。

  斯大林还建议华西列夫斯基为此目的,要及早地准备两三个精锐的集团军,并预告说,德国投降两三个月后,他可能被派去远东的战事。

  在接受了到东普鲁士工作的建议后,华西列夫斯基请求解除自己总参谋长的职务。

  他向斯大林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从1943年起,我的大部分时间是直接在前线执行大本营的任务,只是有时奉召才到莫斯科来。我建议任命实际履行总参谋长职务的我的第一副手安东诺夫来担任这一职务,只给我保留副国防人民委员的职务。”

  斯大林惊奇地问道:“这样的决定不使你感到难堪吗?”

  在听完华西列夫斯基的答复后,他转问在场的安东诺夫,看他对华西列夫斯基的建议作何反应。安东诺夫表示不同意这个意见。

  斯大林说:“让我再考虑一下吧!”

  当时签署了一项大本营的训令,要华西列夫斯基作为大本营的代表,从2月22日开始去领导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作战行动。

  最后,斯大林又问华西列夫斯基:“你什么时候起程赴前线呢?”

  华西列夫斯基说:“明天吧!”

  斯大林允许他在家呆两天,去看看戏。而在19日的晚上,离开莫斯科的前夕,到他那里再来一趟。

  但是,就在2月18日的白天,传来消息说,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在梅尔扎克城地区,不幸受重伤牺牲了。

  华西列夫斯基是在大剧院里,得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死讯的。当时正在演出,华西列夫斯基的副官科佩罗夫悄悄地走到他的跟前说:“元帅同志,最高统帅请您接电话。”

  在电话中,斯大林说:“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告诉你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在梅尔扎克城地区因负重伤牺牲了。大本营准备派你去领导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华西列夫斯基当即表示,愿意服从大本营的安排。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牺牲,让华西列夫斯基感到非常的沉痛。在回忆录中,华西列夫斯基这样写道:

  我同他很亲近,并且非常了解他,我把他看作是一个优秀统帅,一个无限忠诚的共产党员,一个心肠特别好的人。

  我们初次认识是在1943年1月,在准备和实施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夫战役的时候。当时,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着第六十集团军。他在指挥自己的首次集团军进攻战役时,开始时很不敢放手,还遇到了极其不利的气候条件,但是他很快地控制住自己,并且掌握了军队,出色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在第一天就解放了沃罗涅日。

  这位年轻的集团军司令在他的集团军攻占库尔斯克的战斗行动中,获得了进行战役领导的更加辉煌的战绩:一昼夜就拿下了这座城市。

  在白俄罗斯的共同工作,使我同伊凡·达尼洛维奇更加接近。工作是在相互信任、尊重和愿意互相帮助的气氛中进行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当时领导一个主要的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那时,进行了由这位红军中最年轻的、才华出众和精力充沛的方面军司令指挥的首次方面军战役。

  逝者已去矣,华西列夫斯基必须接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指挥棒,继续领导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进行英勇无畏的战斗!

  2月19日晚,在奔赴前线的前夕,华西列夫斯基来到了最高统帅那里。斯大林给了华西列夫斯基一系列有关新工作的建议和指示。在告别时,斯大林祝华西列夫斯基和部队取得胜利和成就。

  随后,在接待室里,斯大林的办公室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交给华西列夫斯基两个文件。其中的一个装着大本营2月18日的命令。只见上面写着:

  1.鉴于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因负重伤牺牲,任命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为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应不迟于今年2月21日到任,指挥方面军。

  2.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到任前,由方面军参谋长波克罗夫斯基上将代理方面军司令职务。

  3.撤销最高统帅部大本营2月17发出的关于委托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领导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命令。

  在第二个文件里,华西列夫斯基发现了一份大大出乎他意料的文件,这是一项国防委员会关于改变该委员会1941年7月10日的决定,确定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由下列人员组成:

  最高统帅兼国防人民委员、苏联大元帅斯大林,副国防人民委员、苏联元帅朱可夫,副国防人民委员、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副国防人民委员布尔加宁大将,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元帅。

  看完这份文件后,华西列夫斯基心中感到非常的困惑。于是,他不解地问波斯克列贝舍夫,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在几乎整个战争期间,华西列夫斯基作为总参谋长和副国防人民委员,都没有正式成为大本营的成员。除了朱可夫之外,方面军司令中没有一个人作过大本营成员。

  对于华西列夫斯基的疑问,波斯克列贝舍夫笑了笑说:“对不起,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我对这件事的了解程度,同您完全一样。”

  华西列夫斯基在总参的长期工作,受到了广泛好评。苏联元帅朱可夫曾满意地指出:

  我们的总参谋部高度掌握了计划重大战略性和进攻性战役和战局的艺术。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