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远古文化与建筑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中,多处都对中国人的起源及史前文化有过十分生动的描述,说最早乃是盘古氏开天辟地,后来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等。在近代,有一些学者认为那些都是无稽之谈,而主张中国人是从西亚迁徙而来的。在这里有两点要指出:一是中国之人种并非从他处迁来,而是自古土生土长的,从诸多的考古发掘中足可资证;二是这些古代文献资料中描述的中国远古的“历史”,都是不够确切的,多为传说,因为它们一无当时的文字为证,二无器物为证(指描述中的器物)。而真正的中国远古文化,则是在许多史前遗址中得到确证。从近代开始,在我国的广大土地上,多处发掘出远古时代的人类遗址。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的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170万年的猿人化石,这是如今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足见当时已有人类活动。其他地方,如蓝田、马坝、大荔、山顶洞等,多处发现人类活动痕迹。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古发掘,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此,分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和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有:贵州盘县大洞遗址(1992),约为更新世中、晚期,主要是人牙化石及动物化石等。1992年在湖北荆州鸡公山发掘出五处人类遗址和两个石器加工区。1993年,在南京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发现人类头骨化石,距今达35万年。1995年,在四川酆都境内发掘出烟墩堡遗址,并有多种石制品。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内容更丰富:1993年至1995年,在江西万年大源乡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掘出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狩猎场所和屠宰场,还发现许多陶制品。1993年至1995年,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掘出距今约一万年的动物遗骸和人工培植的稻谷标本,当然还发现好多陶制品。1993年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发现陶器上有文字性的刻画符号。1992年至1994年在河南郑州八里岗遗址发掘出连排房屋,长26米,进深7米,共八套,而且发现绘有推拉式门型,甚为可贵。1993年至1995年在郑州北郊发现了西山仰韶文化城址,城的平面略呈圆形,西墙残存60余米,北墙残存230米,最高处达3米,土墙为板筑法。据测定距今已达5000年,如此一来,我国的城市文化比原先认定的还可上推千余年。1996年在河南孟津水库区发掘了仰韶文化聚落遗址,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有居住区、仓窖区、墓葬区和石器制造场。也发掘出石壁、钺等“礼器”,说明那时生产力已相当发达,社会已走向文明。1992年至1993年在内蒙古赤峰发掘兴隆洼遗址,有围沟、房址、窖穴等,为较完整的史前聚落,距今已达八千余年。1989年至1994年在安徽蒙城尉迟寺发掘出大汶口文化层的房址三十一处,还有墓葬和窖穴。居住房屋作连排式,内部空间灵活,外形整齐有序,是研究史前建筑的重要史料。1992年至1993年在浙江西北的莫角山遗址,发掘出一座人工建造的巨屋,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总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建筑基址上有夯土层,夯窝及成排的大型柱洞等,这里属良渚文化层,说明距今五千年以上已有相当高超的建筑技术了。1995年至1996年,在四川成都附近发现距今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古城址五座。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考古发掘。这许多资料,不但足以证明中国人是中国古老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决非自西方迁来,而且早就有丰富的人类文化活动。

  从比较具有地域特征、遗迹内容也比较多的地方来说,多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归纳起来,比较典型的,大体有下列几处:

  河姆渡文化,位于浙江馀姚,距今大约七千年;仰韶文化,位于豫西渑池,距今大约六千年;红山文化,位于内蒙古赤峰,距今大约六千年;马家窑文化,位于甘肃临洮,距今大约五千年;良渚文化,位于浙江杭州,距今大约五千年;龙山文化,位于山东章丘,距今大约四千五百年;齐家文化,位于甘肃广河,距今大约四千年。这些地方的文化遗址,充分反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根据人类学和史学理论,这些文化虽然已属定居性的早期农业文化,但都还没有发现有文字,而且几乎都是石器和陶器,未见金属的使用、所以无论从物质生产上还是观念文化上,都尚未进入文明时代。因此,历史的记载(指书籍、文献资料)只是后人根据许多传说,编织出来的一个完美神奇的中国远古时代的文化形态。

  在这里,我仍仅对中国远古时代的居住形态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史书中和诸文献资料中,对于当时的建筑和居住形态,有较多的记述。

  《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墨子·辞过》中说:“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可见中国远古时代的洪水之灾是一次大灾难,洪水过后,人们渐渐居于平地了。《韩非子·五蠢》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但有巢氏是否确有其人,则不得而知。《礼记·礼运》中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

  从诸文献记述来看,种种的说法,可以统一为这么两点:一是上古穴居而野处,人们生活在洞穴之中;二是沼泽低湿之地,人们在树上筑巢而居。而据考古学家分析,洞穴居住者,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渐渐露出地面,由穴居、半穴居变为地面上建屋而居;巢居糊口渐渐把居住空间下降,由巢居到半巢居(即干阑式建筑)而也变为地面上建屋。

  据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先生认为,长江流域水网地区是我国远古时期文化发展相当早的地区之一。大约距今七千年左右,在长江下游一带,已有较发达的史前文化了。这可以从20世纪70年代发掘出来的浙江馀姚河姆渡遗址遗物中了解到。他认为,由于这一带河流、沼泽密布,地下水位很高,一般不可能采用挖洞的办法来解决居住问题。处于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主要凭借树木构筑窝棚,这就是所谓“巢居”。这种居住方式既可以避免猛兽的侵害,也可以脱离潮湿的地面,实质上它是远古猿人住在树上的直系发展。

  杨鸿勋认为巢居的建筑,主要取材于树木,因此在木结构技术方面,很早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巢居的最早形式可以推测为在单棵大树上建巢:在分枝开阔的杈间铺设枝干茎叶,构成居住面;其上再用枝干相交构成避风雨的棚架,如同鸟巢。这就是古文献中所说的“橧巢”的原型。

  巢居的发展,先是在一棵大树上结巢为屋,后来发展到数木结巢,这可能是由于人口渐多,而多数人找不到如此大树,从而有所发展。后来由于林木不足以为槽巢,故用人工插木于土来筑屋,然后又渐渐地降落到地面上。如今我们还能见到这种称之干阑式的建筑,这就是史前时代晚期的建筑形式。如今云南的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的民居,如图,就有这种形式特征。据考古学家和建筑史学家的研究,云南的西双版纳、瑞丽、陇川等地,由于这里的文化比较封闭,它的原型特征至今仍然存在着,所以能表现出历史文化的积淀。

  在史前时期,我国北方多穴居,这是由于我国北方一带(多指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土层也较厚,所以当时人们便挖土为穴而居之。但是,与巢居一样,考古学家认为,穴居也有其发展序列。据考证最早所开挖的是横向的洞穴,后来也因为人口渐多,这样理想的地方较难找到,所以就发展成为斜穴,即坡地上的斜洞穴。后来聚落迁至平原地带,于是就变成了袋形的竖穴。这种竖穴后来渐渐加大加深,用树干(留住枝丫)作为出入洞口的扶梯,上面又加顶盖,以后,也许觉得如此深的洞穴,出入毕竟不方便,于是就改成为半穴居的形式。这种形式又由袋形半穴居发展成为直壁半穴居,这种形式的洞穴,都有比较考究的屋顶。屋顶由中间一根木头支撑发展成为多杆支撑。最后也与巢居“自上而下”相仿,渐渐地向地面发展,成了建于地上的建筑。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史前时期的建筑基本上就是两类,即“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若以地理来分,则北方多居“营窟”,南方多居“槽巢”。后来,都又发展成为平地建屋了。从此以后,就进入了文明时代,建筑形式的种类也渐渐多样起来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