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城市与人类文明有密切的关系。“文明”一词,英文中叫civi-lization,这词源出于拉丁文的“城市”(Clvltas)与“市民”(civis)。因此,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才有城市,在这以前,只有聚落,没有城市。城市的产生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说:“作为艺术的建筑艺术的萌芽,有设雉堞和炮楼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他说的是古希腊,中国古代的城市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据《吕氏春秋》记载,城市早在夏代就已形成。“夏鲧作城”,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城市了。在《史记·夏本纪》中说,“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据裴驷的《集解》说,阳城在今河南颍川之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于1975年发掘出龙山文化晚期的一个小城堡(遗址),据分析它可能就是鲧作之城,但这毕竟有些无稽,所以更可能是夏禹时代的阳城。这座城市遗址是迄今所发现的我国最早之城。
据《括地志》记载,夏的末代之王桀建都于寻阝城,“故寻阝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1957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附近的夹河地带,发现古文化遗址,后来经多次发掘,遗址范围很大,文化遗存也很丰富。早期部分距今已近四千年,相当于夏代与商代之交,则很可能就是夏桀之都郡城。后来到了商代,也在这一处建都。近年来在偃师二里头东北的洛河北岸,发现一处规模很大的古城址。这座古城的周垣已查明,城门和大型宫殿建筑基址的位置和组合也已发现,但还在进一步发掘中。这座古城址中部有一条低洼地,当地称尸乡沟,据《汉书·地理志》所记,“尸乡,殷汤所都”。尸乡,即偃师之古称,所以据研究这里很可能就是商都西亳。
在陕西一带,古时候为周人所居,当初在今陕西的岐山、扶风两县之交的周原建都。他们在沣河以西建丰京,后来又在河东建镐京。丰镐,即西周之都城。后来周灭商,丰镐成了全国最大的城市。周王朝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故又在今洛阳建造洛邑王城。此城完全按都城礼制格局营建,洛邑不但规模大,而且左右对称,并筑有内城外郭,是两重城垣的大城市。
《周礼·考工记》中如此记述周代都城的形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意思是说,匠人规划和营建都城,其范围是都城规模,九里见方,每边有三个城门,城内纵横各有九条街道,每条道的宽度可并行九辆车。城内东侧置庙,即帝王的祖庙:西侧置社稷(即谷神)坛。城的南部(前面)是朝廷宫殿:北部(后面)则是市场和居民区。但后来由于地理、社会实际情况,都城形制与《周礼·考工记》中说的形制很不一样。只有到了明成祖在十五世纪建都北京时,都城格局才接近周代的规范。但“面朝后市”也不甚符合了。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各地诸侯纷纷营建各自的都城。所以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里说几个比较典型的先秦城市实例。
一是燕下都。
燕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北方的一个饶有名气之国。据历史记载,燕都在蓟城。考古工作者从1975年开始,在北京房山县的琉璃河一带发掘出一座古城。专家认为这就是燕都蓟城。可是从历史文化和考古发掘情况来看,燕下都更为有名。燕下都位于河北易县城东南,介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这座城市的营建年代,据考证不晚于战国中期的燕昭王时期(前311~前279),是当时燕国在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历史上燕太子丹就在这里送别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荆轲咏歌和之,场面感人。燕昭王时代乃是燕国的复兴时期,当时在此修造“黄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后来历史上好多文人墨客来此题咏感怀。燕下都以两个方形城作不规则的组合。城东西约83公里,南北约4公里。城墙用黄土版筑,残存遗迹宽度7~10米不等。城内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主要是宫室、官署、作坊等,西部似为后来扩建的。宫室位于东部北端,有高大的夯土台,长135米,高76米,成阶梯状。附近还发现一些建筑的遗址,可能是此台的附属性建筑。考古学家认为,此台很可能就是“黄金台”遗址。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建筑遗址,据统计所发现的夯土台基(建筑遗址)达50余处。
二是吴都阖闾。
春秋时期,我国的南方开始繁华,当时的楚、吴、越等国,不但有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而且经济、文化也很繁荣。这里说的是吴国的都城阉闾,即今之苏州。相传商朝末年的周人首领古公直父有三个儿子,他欲把王位嗣于第三个儿子季历,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为避嫌疑而离开周原,千里迢迢向东南方而去,来到了今江苏无锡的梅里定居。兄弟俩一方面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也“文身断发”;另一方面又给当地人带去了周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当时南方“荆蛮之地”,生产力相当落后,多为刀耕火种),因此这里的生产和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由于社会动乱,所以泰伯“筑城郭以为藩卫”。据《吴越春秋》所记:“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十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这就是泰伯城。后来泰伯逝世,仲雍继之,并代代相传。据《史记·吴泰伯世家》所记,周武王“求泰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从此吴为周之版图。后来吴渐渐强大,成为南方的一个诸侯强国。这时,梅里的泰伯城已难作为吴国之都,所以后来就选择了今苏州一地(这里的自然地理条件比梅里好),兴建都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登位,并接受伍子胥的建议,在今之苏州建都城,即阖闾城。当时伍子胥说,“凡欲安君之民,兴霸称王,以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库,斯其术也。”据《越绝书》记载,“阖闾都城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丈七门三,皆有楼,其二增水门二,其一有楼,一增柴路。”从这些记述中可知它与北方中原诸地先秦时期的都城形制较接近。“从小城北邑中径,从阖闾到楼门,九里七十二步,陆道广二十三步,平门到蛇门,十里七十五步,陆道广二十三步。水道广二十三步”。从这些记述可知,吴国的阖闾都城内街道规模,要超过同时代的北方诸都城的街道。
阖闾城是吴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城内有皇宫衙署,驻有军队。在阉闾城西郊的上方山还建有鱼城,居高临下,为军事要塞。阖闾城也是吴国的经济中心,城内有许多作坊、市场。当时冶炼技术特别发达,相传著名的造剑能手干将、莫邪就在此铸剑。这里还有热闹的市场,人们除了购物、贸易外,还有许多文化活动,据《吴越春秋》记载,阖闾葬其女儿塍玉,“乃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视之”。这种生动而热闹的场景可想而知。
阖闾城自建造至今已有2500年,这座城在当时来说是一座雄伟的都城,说明当时我国南方不但政治和军事已很强盛,而且经济和文化也已相当发达了。
三是赵都邯郸。
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是当时北方的一个强国,《史记》中记述赵国于公元前386年定都邯郸,直到公元前228年被秦所灭,长达一百五十八年。这座城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邯郸在当时分王城与廓城两大部分。王城即宫城,由东城、西城、北城三部分组成平面如“品”字,城内总面积约5公顷。遗址四面有蜿蜒起伏的夯土城墙和凹形门址。其中西城近正方形,边长约1420米,周围有残高3至8米的夯土城墙,保存较好,每面城墙都有两处门址,其中各有一门直通主体建筑“龙台”。在遗址中发现“龙台”,位于城中部偏西;这里相传就是王宫,故称“龙台”。台基近正方形,东西103米,南北132米,高约16米。台的四周层层而上,如梯田状。邯郸古址又发掘出茶棚、梳妆楼等遗址。
东城为不规则长方形,城内东西最宽处926米,南北1442米,城中有南北两大夯土台,据考证这里就是赵王阅兵点将的地方。这使我们联想起当时赵惠文王、蔺相如、廉颇诸重要人物在此誓师抗秦的壮观场景。
北城更不规则,也发掘出一些夯土基址。据研究,赵王城可能毁于秦二世二年(前208)。
郭城即“大北城”,是邯郸的古城,也是赵国都城中人民生活、手工业生产之地。经发掘研究,城址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约32公里,南北约48公里。遗址中发掘出许多战国时期的遗物,并发现制骨、石器、炼铁、制陶、水井等遗址遗迹。
四是鲁城。
鲁城在今之曲阜。这座城市远在鲁国之前就有较多的文化史料。曲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昊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史记·周本纪》)舜“作什器于寿丘”,“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均同上书)。但这些史料都是后人所记,既无当时文字,亦无实际遗迹。曲阜在商代也曾一度为王都,甲骨文“王入于奄”,奄就是曲阜。《后汉书》说鲁国为古奄国。而从历史上看,曲阜作为都城,最辉煌的要算春秋时期的鲁国了。鲁国重教化,僖公时修泮宫,《诗经·鲁颂》中的《泮水》篇,就是指此地。当时孔子(前551~前479)在鲁国讲学,弟子三千,学生来自秦、齐、楚、宋、陈、吴、晋诸国,可见是当时“天下”的教育中心了。
鲁国都城曲阜,其形状近乎扁方形,四周筑有城墙。南端城墙笔直,东、北、西三端弯曲,似是地形之故,城的四角略呈圆弧状。城周长达11771公里,其中东垣长2531公里,南垣长325公里,西垣长243公里,北垣长356公里。据《太平寰宇记》引《曲阜县志》:“古鲁城,春秋之时鲁国都也。其城凡有十二门。”这十二座门分别为“正南曰稷,左曰章,右曰雩;正北曰圭,左曰齐,右曰龙;正东曰建春,左曰始明,右曰鹿;正西曰史,右曰麦,归德,其左也,当时天下学者由是门入,故鲁人以此名之。”现在已发掘出十一座门。但在众多文献资料中,门的名称又有些不同,如《左传》、《吕氏春秋》、《史记》等书中,有南门、雩门、稷门、东门、鹿门、稚门、莱门、高门等。
鲁国都城的营建原则,“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今尚有残存城垣,这是都城的外郭。城的中部有鲁国的宫城,叫中城。据《春秋》记载,成公九年(前582)、定公六年(前504),都以中城为宫。今已发现在此有大量的建筑基址。整个基址高出地面达10米左右,周围有夯土城墙基址,墙基宽约4米。整个宫城范围甚大,东西约550米,南北约500米。
在宫城外,还发现有许多居住区和作坊遗址。从考古发掘知道,宫城四周,除今曲阜(明代所建)外,其他地方多处发掘到建筑基址。据记载,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将孔子故居改建为庙,岁时祭之,“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后来此处位置未曾更动过,只是历史上多有扩建,但“阙里坊”、“孔子故宅门”等尚在。从总的看,鲁国最重仪礼,故都城的营建,相对来说也最符合《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
古鲁国都城,在文献资料中多处有记述,如《诗经》、《尚书》、《左传》、《孟子》、《礼记》、《史记》、《汉书》等等,所谓“伯禽封鲁,建都曲阜”。《诗经·鲁颂》有“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字,为周室辅。’乃名鲁公,俾侯于东。”《尚书》中也说,“鲁侯伯禽宅曲阜。”伯禽是周公旦之子,在此封侯。而后来伯禽的次子炀公则在曲阜建都(据说在此之前封地在河南鲁山)。如此说来,鲁国都城的建成年代当在西周初年。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大量的文物资料,其中有西周早期及中、晚期之建筑遗址及文物多件。所以今之曲阜,确为西周初年所建之古城所在地。
五是齐都临淄。
齐,最早为周的封侯之地,在今山东之西北部一带。此城最早约建于公元前11世纪,开国之君叫吕尚,建都营丘(后改名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之东北)。春秋初,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逐强,后来在齐灵公时代,国疆扩至山东东部和河北南部。战国时期成为“七雄”之一。后来“合纵”失败,于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乃是中原大国,不但政治和军事上力量强大,而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齐人讲究装束、排场。帝王的文化生活也甚丰富而高雅。齐王爱好绘画。韩非子(前280~前233)在《外储说左上》中说道:“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者最易?’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刘向(前77~前6)在《说苑》中提到,“齐有敬君者。齐王起九重台,召敬君图之。敬君久不得归,思其妻,乃画其妻对之。”这说明当时齐国不但重视绘画,而且还重视装饰。
齐都临淄城大约建于公元前4世纪,城址在今山东临淄城北,可幸的是当时的城墙现在还有残址。故城有大小两座城组成。大城南北约45公里,东西约4公里;小城嵌在大城的西南角,城周长约7公里余,总的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春秋战国时期诸都城中最宏大的一座城市。齐国都城形势十分险要,城墙高大厚实。小城嵌入大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有以“桓公台”为主体的大片建筑群(今为基址)。桓公台高14米,台基近乎于椭圆,南北长达86米,建于生土之上,位于小城西部偏北。桓公台是当时齐国寝庙之所在。城内南半部还有一些手工作坊的基址。城边有淄河,位于大城的东城墙,为一天然护城河。大城乃是齐国贵族与平民杂居之地。《管子·大匡》中说道:“凡仕者进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大,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不愿相邻而处,故留出好多空地。贵族们的住所靠近宫衙,老百姓、工匠、商人们则聚于市。而当时的“市”,已有相当大的规模了。临淄在春秋战国时期曾是一座很繁华的都市。据《战国策》所记:“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煽朔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可见人多而富,车水马龙,繁华之至。
在临淄古城址发现有许多城门遗迹,这与文献资料上所记基本相符。当时临淄为齐国之都城时,有城门八座:东门、东闾、北门、西门、雍门、稷门、扬门、虎门。有些文献中还有广门、南门、申门等。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十座门了。
最后说江南的一个小城,即位于今江苏常州之淹城。
淹城位于今江苏常州市的南面,距市区约7公里。这座古城乃是西周时期的南方小国淹国的都城。淹城有三重城墙,分别为宫城、内城、外城。宫城呈方形,周长约05公里;内城也呈方形,但四周呈圆弧形,周长约15公里;外城为不规则形,周长约3公里,略呈圆形,这可能是受到地形的影响。城墙均用土筑成,三道城墙均仅一个城门。外城之门在西北向,内城之门在西南向,宫城之门在正南向,自宫城一直向外,有一条大路经三座城门通向北路。宫城地势较高,中间有土台,据考证乃是建宫室的地方。三道城墙的外侧都设有护城河,内侧可能也有河,但遗迹已不甚明显。在外城内西部有并排三个土墩,当地人叫“头墩”、“肚墩”、“脚墩”,相传是埋葬吴王女儿三段身首之坟墓,可能就是古葬墓或古建筑的遗址。
淹城内及城河内发现有许多印纹陶器碎片,在城内河的南面、东面发现有近二十只印纹陶罐,据考证是战国初期的遗物。淹城出土文物甚多,如铜尊、铜盘、铜牺等等,从这些文物中可知我国先秦时期南方的艺术文化特征,显现出浪漫而秀美之气质。后来还在护城河中挖出长11米的独木舟,经测定也为战国时期之物。
淹城乃是一座小城,所以文献资料上少有记述。最早见诸文字的是在《越绝书》上:“毗陵县南城,古故淹君地也。”以后《读史方舆纪要》、《常州府志》等也有所记。当初曾有人以为它是殷商末年原在山东的淹君,周灭商时逃到南方来,在此建都,但一则所发掘出来的文物,几乎均为战国的,二则从发掘的文物来看,其风格明显地表现出南方风格,几乎没有北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