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1127)定都东京,即今之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又叫汴梁,我们先简要说一说这座城市的历史变革。这座城市在历史上许多朝代当过都城,如战国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以及金的后期等,历史上称开封为“七朝古都”。
早在公元前4世纪,魏惠王迁都于此,这里当时称大梁,自公元前364年至前225年,长达139年之久。后来秦灭魏,从此这座城市就衰落了。到了隋代,由于运河的开掘,这里又开始繁荣起来。唐代曾有一段内乱,长安、洛阳破坏甚剧,故这座城市进一步得到繁荣的机遇。五代除后唐建都洛阳外,其余四代均建都于此,当时开封就称东京。但五代时期较短暂,经济力量又不足,所以当时东京没有进行规模巨大的建设,一直要到北宋,这座城市才飞黄腾达起来。
北宋开国之初,对于建都何地曾有一番争议。当时北方的契丹族占领幽燕十六州后,深入长城之内,而开封的北面无崇山峻岭可守,除黄河略可作缓冲外,在军事上不甚有利,因此当时不少人主张建都洛阳。但洛阳残破不堪,而开封也有汴河运输的便利,所以后来决定建都开封。
开封一地在军事上无险可守,于是其城防工程引起了重视,以三层环套的城墙筑成东京城。最中心的为皇城,是帝王朝政、生活和中央机构的所在。城墙做得十分坚固,用砖石砌,周长五里,正门叫丹风门,门上建宣德楼,高大华丽,反映出泱泱大国之风。这座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宋徽宗曾绘就此建筑,见《瑞鹤图》。皇城之外,又有一道城,称为内城(亦称旧城,因为它是沿用唐代汴州城基稍加修葺而成),周围二十里一百五十步,共开十个城门。内城乃是东京的精华,除政府机构(各级衙署)外,其余住宅、商店、酒楼、寺院、道观、庙宇等,应有尽有,十分繁华。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这里的许多金银珠宝店、绫罗绸缎店等,都是高楼广字,十分气派,而且买卖兴旺,“每一交易,动即千万”。这里的酒楼,光是大型的“正店”就达七十二家,小的更是不计其数。酒楼门口扎缚彩楼欢门,作为其行业的特殊标志。最有名的酒楼是“樊楼”(又叫丰乐楼),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群,五座楼房各有飞桥相通,楼内遍设雅座,珠帘绣额,达官贵人多来此流连畅饮。“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这是刘子晕在《汴京记事》中所作的诗。
外城早在后周就有了,城墙也坚不可摧。这座城墙在宋真宗、神宗、徽宗时都进行过加固、修葺。城高四丈,上面有女墙,高约七尺。共有城门十三座,三道城墙均有外壕。外城壕宽达二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外城的城门除东南西北四门为四条御路通道外,其余城门都有瓮门三层,屈曲开门,以备城防之需。外城水门,据考证达九座。水门均设铁裹闸门。
东京的城市道路布局是以宫城为中心的辐射式与方格式相结合的路网系统,大道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式的方格路网,次一级的道路也是方格形的。主要干道叫御路,共有四条:一自宫城宣德门,经朱雀门到南薰门;二自州桥向西,经旧郑门到新郑门;三自州桥向东,经旧宋门到新宋门;四自宫城东土市子向北,经旧封丘门到新封丘门。“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原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坊巷御街,自宣德门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两边乃是御廊,旧许行人买卖其间,自政和间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乃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漆杈子以外。杈子里有砖石瓷器沟水两道,宣和间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这使我们能想象出当时的街道绿化景观之美。
东京城内不但道路很有特色,而且城内河道也十分讲究,城内和四周有四条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都与护城河互相沟通。其中汴河横穿城的东西,是城市的主要水上交通线,商业、贸易等相当发达。五丈河通东京附近各河道和地区,也是一条主要的水道。金水河通大内,是宫内用水之源,也是宫中主要之水景。
北宋东京的街市,从“市”的概念来说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繁华的了。东京街道最明显的特点是取消了唐代的坊里之隔,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进步。唐代各坊都设有门,按时启闭。到了宋代,坊里名称虽然仍保留,但坊门已没有了。唐代的长安、洛阳,商业区集中在“市”,仅一二处地方,购物不便。而到了宋代的东京,商业区分布甚广,甚至沿街均可以设店,而且还有摊贩,边走边卖的挑贩走街串巷,商业气氛甚浓。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内还有一些定期的集市,如相国寺每月朔望和逢每月的三、八日,共开放八天。还有一些集市,在黎明时开市,天大亮时就收,称“鬼市子”。最热闹的要算夜市;三更尽才收市,但五更又有“鬼市子”。从三更到五更,城门是关闭的,所以也与城防时间相联系。夜市中最热闹的是州桥,从州桥到龙津桥,一路上都有小吃店摊,冷、热、甜、咸,无所不包。马行街的夜市更特别,通宵达旦,灯烛通明,其场景难以言表。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充分地表现了这种繁华的都市景象。
但是,盛极一时的北宋都城东京,百余年之后,终于被金人所陷。金兵攻陷东京后,虏去了徽、钦二帝及一批皇族。城中财物,洗劫一空;宫宇庙堂,破坏严重。从此以后,开封又成为一座破残、凄凉的城市了。
南宋建都临安,即今之浙江省杭州市。关于这座都城,还须从北宋兵败南逃之前说起。
杭州,早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就建都于此。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杭州刺史钱谬,割据东南一隅。开平元年(907)后梁进封钱谬为吴越国王。吴越国分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以杭州为首府,成立国家,持续近百年之久。后来赵匡胤一统江山,建立大宋,吴越国亦为臣服之属。杭州此时虽已不是都城,但也是个繁华之都,有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海潮》词为证: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嗽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向凤池夸。
不过,历史上杭州(钱塘)最“阔气”的时代,还是在南宋建都时。“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仓促中建立南宋王朝。靖康二年五月,领兵在外的“康王”即宋徽宗之子赵构登极于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改年号为“建炎”(1127),即南宋之始。当时对于建都何处,有三种意见:抗战派李纲有西都长安,南都襄阳,东都建康的“三都”设想;抗金名将宗泽主张坚守东京;投降派汪伯彦等提出“巡幸东南”。后因军事吃紧,赵构只好南渡长江,先安身镇江,又逃到杭州。后来到了绍兴元年(1131),先以越州为“行都”,并改名为绍兴府。不久即决计迁都于杭州,改名临安。取名之意是“临时安顿”,有朝一日要打到北方回到东京去。
临安成为南宋都城之后,北方的官僚、地主、僧侣、商人及民众大量南逃,涌入临安城内,当时人口激增,超过百万,为12世纪的世界最大城市了。
临安为都城,首先要加固、扩建城郭。当时的临安要比吴越国都城钱塘大。
据宋吴自牧《梦粱录》所记,“诸城壁各高三丈余,横阔丈余。禁约严切,人不敢登,犯者准条治罪”。城四周共有十三座城门:东为东边门、候潮门、保安门、新门(又称草桥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等七门,西边有钱湖门、涌金门(奉豫门)、清波门、钱塘门,南面有嘉会门,北面为余杭门(即武林门)。城门外均有护城河,今杭州城东之河尚在。
也许我国古代所有都城中,要算南宋的临安布局最为特别了,一是不规则,不对称,依山、湖、江而成形;二是皇宫位置在城的最南端,皇宫之北为都城,似乎很别扭;三是皇宫、太庙及其他官署位置也十分杂乱,没有规章,这也许都出于“临时安顿”、暂时将就,不怎么讲究。皇宫官署在城南的凤凰山麓:东麓是皇宫,其北是三省六部、枢密院等,屋宇高大轩昂,也有一定的气派。云锦桥和三省六部的官府大院相对,故此桥称六部桥,今之桥仍是当时原物。北面清河坊是御史台(司法机关)。望仙桥一带是王公贵族、达官宦臣所在之地方。如奸臣秦桧的秦相府,也在此处。
皇宫和宁门外向北直到武林门中正桥为临安的南北向主要街道,称御道,又叫杭城天街。街面用石板铺成,两边砖石砌出沟渠以排水。沟渠边上植桃李等树,春天花满树枝,美不胜收。但中间的路只能帝王通行,百姓只能走河渠两边的道路。
南宋的临安,虽是一座自然形的不对称的都城,但城内布局还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也有气派。街道河巷也比较有秩序。在街路河道的网格之间,分设九厢八十余坊。“坊”是城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基本单元,四周有高墙,与外界联系出入有门两至四个,坊内有十字交叉的两条大路,然后是小路,称巷(又称曲),宅舍入口即在巷内。这种格局,后来一直保留下来,成了很有生活情趣的空间形态。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有《临安春雨初霁》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形象地勾画出当时市井巷里的生活情趣。
临安的商业是比较发达的,市面很繁荣,据《梦粱录》卷十三所记: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盖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即与外郡不同。所以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至于故楮羽毛,皆有铺席发客,其他铺可知矣。其余坊巷桥道,院落纵横,城内外数十万户口,莫知其数。
临安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这些内容在《梦粱录》中也有详述,在此只说游赏西湖一事。《梦粱录》:
杭城之西,有湖曰西湖,旧名钱塘。湖周围三十余里,自古迄今,号为绝景……湖山之景,四时无穷,虽有画工,莫能摹写。如映波桥侧竹水院,涧松茂盛,密荫清漪,委可人意。西林桥即里湖内,俱是贵官园圃,凉堂画阁,高台危榭,花木奇秀,灿然可观。
当时四季游人如织,大大丰富了都城的文化生活。据记载,西湖之“十景”,就是南宋时产生的。“近者画家称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两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春则花柳争艳,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瑞雪飞瑶。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与之无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