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克虏伯家族

  所谓的克虏伯“家族”,本书作者也是这个家族的一员。

  从狭义上讲,由贝塔和古斯塔夫冯伯伦和哈尔巴赫的孩子们,孙子们和重孙子们组成,人称古斯塔夫为“塔菲”。从广义上讲,这个家族的成员还有贝塔的妹妹巴巴拉克虏伯和她丈夫梯劳冯威尔莫夫斯基男爵的孩子们,孙子们和重孙子们,大家都亲切地称梯劳为“梯劳叔叔”。这是个大“家族”,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安排,公众对这个克虏伯家族几乎一无所知。克虏伯人一直对克虏伯家族都很关注,虽然从狭义上讲,自从克虏伯公司的女继承人贝塔克虏伯与公使馆参赞古斯塔夫冯伯伦和哈尔巴赫于1906年结婚后,克虏伯家族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我的祖母并没有因结婚而改变自己的姓氏,这应该感谢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的特许,他允许我的祖母和祖父从此改姓克虏伯冯伯伦和哈尔巴赫。同时规定,将来确定为克虏伯公司继承人的孩子也有姓这个姓的权力,因此阿尔弗里德才可姓克虏伯冯伯伦和哈尔巴赫。而各色各类报刊杂志也总是这样称呼阿尔弗里德的儿子阿恩特,这是错误的。简短地说,克虏伯是为公众确定的,也是为这个公司取的代名词,这样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贝塔和古斯塔夫也只有出现在公众场合时,在举办招待会,参加工作会议以及在其他与克虏伯公司有关的场合才自称克虏伯。

  否则他们就是冯伯伦先生和冯伯伦夫人,甚至干脆连哈尔巴赫也不提。在威拉山庄工作的许多人,都这么称呼他们。他们的儿子们和女儿们的家庭教师也这样称呼他们。他们的私人朋友来威拉山作客时也这样称呼他们。他们只要一离开埃森,他们甚至过着冯伯伦这个姓应该过的生活。特别是在他们的别墅布律巴荷,他们过着完全的私人家庭生活。

  布律巴荷是克虏伯家的狩猎宫,奥地利王储弗兰茨费蒂南被刺杀后,克虏伯家于1916年从奥地利王室买下了他的布律巴荷。克虏伯一家在那里度夏,这个别墅受到所有人的喜爱。所有的人都在那里放松自己,甚至包括塔菲,这应该能说明问题。一家人在埃森必须遵守的一些严格的条款,在这里却松懈起来,甚至部分废除了。塔菲在这里主要是打猎,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打猎是他最热衷的业余爱好。在这里母亲贝塔在预定的时间之外也可以看见自己的孩子。人们有时相互谈一些亲切的问题和私人问题。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我们都称为“一般的家庭生活”。在布律巴荷,所有可能的事都会发生,谈情说爱,结婚,庆祝活动,在这里生活。在布律巴荷,克虏伯们和冯伯伦们是普通的人,只要是可以做到的,特别是贝塔和塔菲时代许可的,他们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得到。我最美好的童年回忆也总是与布律巴荷相连的,现在我以80年代的眼光来看,我的祖父母的一些做法是很超前的:一家人过着如此自然的生活,以至于到了孙子辈时代成了人们追求的时尚。猎宫的厨房很大,厨房屋顶是拱形的,那里面每天做的菜,也不是什么特殊或昂贵的菜,而是一些时令菜和地方菜:烤鹿肉,(拌有胡桃仁葡萄干的)蛋糕,李子丸子和奶酪卷。对那个时代来说,威拉山庄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与此相反,在布律巴荷没有安装中央供暖设备。在晚夏和秋天的夜晚,我们点着壁炉来取暖。而在冬天那里是没有人住的。平常人们习惯于穿着打猎服和马靴,单这一点就决定了那里的度假气氛,人们从内心里忘却了威拉山庄的那些条条框框。人们整天都在打猎,在打猎的队伍中,有时也有克虏伯的一些官方客人,但他们并不象来埃森那样常来这里。年轻人在布律巴荷所经历的更是在埃森想都无法想的生活:什么都不用做,天天游哉游哉的,不亦乐乎!谁想真正地认识“克虏伯们”,他就必须来布律巴荷看看。

  而在威拉山的生活又是多么地不同!这个巨大的、宫殿似的房子,本来完全是由石头和钢铁建造的,里面有数不清的房间(直到如今人们对它里面的房间数量仍然争执不休,肯定有150到170个之多)。房子的始建者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是贝塔的祖父,他对火似乎极为恐惧,这幢房子就是一个明证。直到他的儿子,即贝塔的父亲(最后一个“纯”克虏伯)掌管了克虏伯以后,才给房子安装了一些木质板,一些画和哥柏林双面挂毯,以便让这个房子象个人住的地方。但这个房子直到现在也只是一块象征着权力和鲁尔区富足的石头。有一点甚至埃森人也很少知道,从技术上讲,这座房子也是个奇迹。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亲自设计了房子的每一个很小的角落,甚至安装了一个现代化的空调。

  当然这个空调从来没有运转过,因为,在冬天它无法将室内温度提高到16度到18度。这也是我的外祖父塔菲蒙冤的原因,人们说他故意不给房子增温,为了提醒客人及时离去。尽管这不是真的,但哪位主人乐意告诉客人自己房子在技术上的不足点呢?

  艾米柯尔坡曾经描写过威拉山庄,她是我母亲的家庭女教师,从她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威拉山庄给当时的人留下什么的印象:“1929年4月,我来到威拉山庄。冯伯伦夫人站在大厅里迎接我,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就是我将来的学生:8岁的瓦尔特劳特和6岁的艾科伯特。我从没见过如此严肃、如此苍白又如此安静的孩子,他们非常有教养。大厅有75米长,这座房子给我的印象是那么昏暗,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以后的10年中,这个昏暗的印象不仅没有亮起来,反倒更加阴暗。”关于这个家庭她写道:“义务在这个家庭的教育里受到高度重视。我本人也从父母那里获得了并继承了很强的义务感,并且很重视它。但这么好的性格在伯伦家却有点惨无人道,而他们家的大儿子更需要为其付出牺牲,使他无法摆脱这个牺牲带来的苦果。……”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家庭在埃森威拉山庄的生活有什么特点:伯伦家最大的儿子是阿尔弗里德,在孩子们眼里,不仅这座房子本身是那么阴暗,冰冷,没有温暖,而且在那里的生活也是如此。那里的生活之所以给他们留下没有欢乐的印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很严厉,他为他自己,也为全家人制定了一个严格的时刻表,所有的人必须遵守,如果他自已不想做到的话,他从不要求别人也做到。一切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吃饭的时间,上学的时间,骑马的时间,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散步时问等等。而且孩子们对待客人,对待这里的工作人员和父母的方式也有非常僵化的准则,他们也必须遵守。

  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相互激励,表达对快乐生活的热爱,这些在这样的氛围中是不会出现的。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这座房子。他们可能也很尊重它,尽管他们所忍受的严格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无论如何它在他们眼里也不可能是完全消极的。不管怎样,每一个孩子都掌握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将要经历艰难岁月,那时,它还给所有的人以支持和力量。当然,特别是对他们的长子,即对阿尔弗里德冯伯伦和哈尔巴赫更是如此。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