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肃戎(1920年8月8日—2004年8月27日),辽宁省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曾经担任台湾的立法院院长,是台湾政坛上长期坚持“和平统一中国”的著名人物,多年以来一直极力主张中国的统一。蒋经国去世后,面对台湾政坛的波云诡谲,他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祖国的任何企图。1991年底,他自愿卸去立法院院长职务后,以国民党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的身份奔波于海峡两岸和各华人群体之间,呼吁和平统一祖国,制止台独阴谋。1996年4月23日,江泽民在北京会见了七十六岁高龄的梁肃戎,并对他说:“欢迎梁先生回家探亲、旅游。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仍然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梁肃戎受到极大鼓舞,他在会见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时表示,两岸人民渴望和平,避免敌对,希望尽快“三通”。同时,他主张台湾当局应立即无条件与大陆商谈,并希望“台湾不独立,大陆不动武”。他的大陆之行受到了有关当局的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平统一大业,一个以梁肃戎为会长的“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于1998年4月在台湾成立。“和统会”汇聚了一大批台湾政坛精英,共同致力于开创和平统一的新局面。特别是这一次在香港召开的研讨会,从规模和声势上都是空前的。盛会一扫“两国论”的阴霾,把中国和平统一事业推向了一个高潮。梁肃戎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呕心沥血,充分实践了早年立志报效国家的宏愿。
梁肃戎年青时曾是一位抗日英雄。他生于辽宁省松辽平原的昌图县,并在那儿度过他的童年。那是一个蒙汉杂居的地方。广阔、富饶的科尔沁大草原,土地肥沃,风景如画。可是,十一岁那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东北大地,践踏了大好河山。亡国之痛激发了梁肃戎强烈的爱国心,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不屈不挠、不羁不束、不迎合时宜的性格。他在青年时期虽然一直接受日本教育,却立志于抗日救国。19岁那年,他加入国民党,从事地下抗日活动。1941年,他从长春法政大学毕业,又去日本受训半年,后任长春地方法院检查处检查官。这个身份,给他所从事的地下抗日工作带来了方便。1944年,地下组织被侦破,梁肃戎被捕。在狱中,他宁死不屈,决不出卖同志,表现了东北硬汉的骨气。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国民党长春市党部书记长及四平市党部书记长,后又担任辽北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处长。1948年当选为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湾,从此开始了他的高层政治生涯。
在台湾期间,梁肃戎继续完善自身的法学教育。50岁那年去日本明治大学大学院研修法学,于1973年获硕士学位,于1976年获明治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法学修养背景再加上直率的品性,使他在台湾司法界和政界掀起过一些波澜,成为各界瞩目的人物。
1956年12月1日,台湾桃圆县八德乡发生一起灭门血案。警方在侦破过程中将经费及奖金花掉了而急于想结案,又苦于抓不到真凶,就咬住一个平时品行不良的人作为替死鬼,将其判处死刑。梁肃戎发现后,不顾极大阻力,坚持义务为被告辩护,直至被告被无罪释放。其后,梁肃戎大声疾呼司法公正和反对刑讯,疾呼保障人权,既受到不少人的拥戴,也遭到不少人的憎恨。
1958年3月,台湾行政院为了钳制言论自由,要求立法院修订[出版法]。梁肃戎以立法委员身份坚持反对意见,被蒋介石视为异端,几乎被开除党籍。然而,他为了正义,不改初衷,没有停止他的抗争。
1982年梁肃戎提出建立刑事辩护制度的法案。在反对意见众多的情况下,他始终不屈不挠地为这一人权法案辩护,使之终于获得通过。此后,他还为一些政治敏感人物作过成功的辩护。由于他的正直、坦率和勇气,他常被媒体誉为“东北硬汉”。1989年及1990年,他先后被选为立法院副院长和立法院院长。然而,他的直率敢言经常惹怒高层,一些人称他为权力中枢的异端,他始终处于权力中枢的边缘,还经常受到或明或暗的威胁。但是,不管环境多么险恶,他的声音始终回响在台湾政坛。日本著名评论家藤原弘达给他的赠言“身危舌尚存”就是对他的风骨的最好赞誉。
简评:梁肃戎为祖国和平统一奔走呼吁,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了关于他的传记《走近北京》,他以激昂的爱国热情投身于中国和平统一大业。杜鹃啼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奔走呼吁。一生的命运与祖国发展相系,爱祖国,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