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双职工的家庭,双职工家庭是一种荣誉,那个时候鼓励男女平等,平等享有劳动的权利!一般双职工家庭如果孩子们也听话不在外面惹是生非的话,每年都能评上居民委员会的“五好家庭”,哪“五好”我记不清楚了,那时候刚刚“批林批孔”,所以“五好”不应该是“温良恭俭让”或者“仁义礼智信”,但是我觉得意思其实还是差不多:赡养老人、教育孩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加上都是双职工——说明还就是革命的家庭(那时候工作被称做“参加革命”)。
双职工固然是“革命”的夫妻,双职工家庭也固然是光荣的家庭,但是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童年生活还是很孤独的,甚至有时候还有点儿恐惧——这样的感受来源于父母忙于“革命”工作,未成年的孩子要“守屋”——其实就是“看家”,说“看家”还不够准确,就是要留在家里。当然也可以用现在的词语解释为“留守”。“守屋”的孩子们就是“留守儿童”了。大人都要去“革命”,留下一窝叽叽喳喳的孩子,着实让人不放心,于是就说“好好呆在家里玩,不要出门,外面都在阶级斗争……”,或者说“谁不听话,开批判会的时候,一起抓上台去批斗你”——那是何等恐惧的一种威慑,想不听话也难,于是乖乖地呆在家里,“守屋”!
“守屋”是有技巧的,不能关门——不能关上屋门锁在家里。门依然要敞开,但是要把家里的大方桌挡在门框边,玩,只能在家里面玩,一般不能出去;守屋守屋,就是要守在屋子里——那个时候大家都一穷二白,基本上还可以算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年代,但是大家还是要守住自己的屋里那些锅碗瓢盆,除此之外还要守住家里饲养的那几只鸡——鸡,平时虽然散养在院子里和邻居家的鸡成群结队,但是又不能让自家的鸡溜出院门,混到隔壁院子里去了,那样很可能就“一去不复返”。鸡,尤其是大公鸡,听到隔壁院子的母鸡的声音,禁不住诱惑,往往会溜出去,这个时候就得从门框边的桌子底下钻出来,把自己的大公鸡“训斥”一番,断了它开溜的念想,逼它在自家的院墙脚下刨土晒太阳……
在门里边挡一个方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孩子们可以坐在桌子边上学习——已经读书的孩子可以趴在那里写作业;还没有到入学年龄的孩子也可以趴在那里看有趣的小人书《三打白骨精》或者趴在桌子上的那块比翻开的《红旗》杂志大一点的小黑板上练习粉笔字,写“毛主席万岁”、“人口手、日月水”……在这张方桌上学习,既可以不因屋里的昏暗读书写字弄坏眼睛,利用屋外的光线可以到太阳落山都不点灯浪费电;又可以时不时地看院子里的鸡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听话——我们的界线是门框;鸡的界线是院口——全都听话懂事。
因为害怕“外面的阶级斗争”或者“开会时被抓上台批斗”而听话的孩子们的心里总是有孤寂的,总是盼着父母能奇迹般地出现在院子门口喊自己的名字——那样的话,无疑就可以搬开那张挡在门里边的大方桌,敞开大门,走到院子中间,等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把自己抱在怀里;等待着他们从带回来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煮熟的小红薯或者一个玉米棒子——但是父母离开家的时候告诉你的“归期”一般不会变更,所以基本不可能出现什么奇迹。盼不来自己的父亲母亲,有时候看见邻居家的大人现身在院子里,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温暖,他们问你一句“爹爹姆妈还没有回来”?你回答“嗯呢……”,邻居大叔或者大伯或者阿姨或者婶婶又说一句:真是懂事的孩子……那就像一双温热的双手帮你把心里那根孤寂的丝尽快抽去了。尽管你还想他(们)问你些话或者你问他(们)一些问题以彻底摆脱“守屋”给你造成的无比孤寂的心理困惑,但是你很懂事,你知道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你说话,并且你已经满足于他们那简短的几句话语——你觉得你幼小的心已经温暖了起来。你要做的是钻出桌子,拿上笤帚去把鸡赶回柴房角落的窝里……
一个六岁的孩子,家里的三个哥哥都上学去了,独自一个人坐在门框里,小黑板上已经写满了“水火山、工农兵、孔老二……”——因为自己觉得粉笔字写得好,要留着给回来的爹爹姆妈看,所以没有舍得擦去。这个孩子看着绵绵绸绸、淅淅沥沥下着的秋雨,是不是已经噙着泪水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没有心思看搁在一边的《奇袭白虎团》还有《红色娘子军》——那些看了很多遍的连环画小人书,整整大半天,姆妈临走时偷偷给他包在纸里的三块饼干,用乳牙一圈一圈地“刮”完了,呆呆地都有些犯困——哥哥们离下课放学还有至少两个小时。这样的下着秋雨的午后,外面都已经黑沉沉了天色,更不要说身后的屋子里,灰暗得就像一座寒窑。这时候这个六岁的孩子除了孤寂甚至还有恐惧袭上心头——院子里空空荡荡,连自家的三只鸡也躲在柴房的角落里不愿出来,没有一点动静,只有越听越害怕的雨声,他甚至不敢回头看自己的身后,他的身后摆着两张旧式的雕花罗汉椅,他怕回头看见罗汉椅上有谁坐着——他在恐惧中开始品尝心理煎熬,在寒冷中渐感秋风瑟瑟,在孤独中摒住眼睛不哭……
“笃笃笃……”伴随着一阵窸窸嗦嗦的声音传来,惊愕了这个半困半醒的孩子——他原本希望通过趴在桌上闭上眼睛睡去,希冀逃过满眼满世界的孤独和恐惧,却偏偏在面前突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遮挡了半个门框——带给他更浓更潮湿的黑暗不说,还带给他无法承受的惊愕和恐慌——这个六岁的孩子面色失血发白内心颤抖不止,他知道他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这是一个他一到下雨并且一个人“守屋”时就刻意不去联想的形象——乞丐!——不声不响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面前这个敞开的门框内!讨饭的!他瞬间就判断出来门框内这个人的身份——这个在他眼里看来,比“鬼故事”里面的鬼还要恐怖甚至比“外面的阶级斗争”和“开会时被抓上台批斗”还要恐怖的雨天的讨饭人,从天而降,已然立在了自己的眼前!“慌不择路”是一种恐惧!而拔不开自己的脚挪不开自己的身体却是一种惊悚!一种无比忧伤的惊悚!
此时此刻,一个六岁的孩子的内心世界黯淡无光、冰冷绝望、惊恐绝伦。他只重复着一句话:我爹爹马上回来了……我姆妈也马上回来了……是传递一个什么信息?是向这个讨饭人传递一个什么信息?告诉他等在这里?等到大人回来给他舍饭?施钱?不,他只是要表达一个信息:爹爹姆妈你们快点回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拄着拐杖的衣衫褴褛的面如焦炭的乞丐其实并没有什么,他只是饿得老眼昏花没有力气说出像邻居大叔或者大伯或者阿姨或者婶婶那样的话语;他只是骨瘦如柴才伸出黑如树根般的手敲打你面前横在门框里的桌面……内心善良但“面目狰狞”的乞丐得到这个信息以后并不会久留,他离去了,孩子看着乞丐的背影在雨中消失在院子门口依然六神无主孤立无援的样子,坐在门框里的方桌边喘着粗气也久久无法平息鼓点般急速而膨胀变形的心跳——他唯一感恩的是横在自己面前这张方桌,这张限制他从屋里走到屋外的大方桌!这张象征着他“守屋”的大方桌才得以保全了他还有机会缓过神来等待自己的爹爹姆妈真的回来……
守屋,是让这个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仍怀恐惧而且无比忧伤的往事。也许因为那一次,他没有机会放声大哭没有充分排遣惊悚的缘故吧。但是后来想起也有值得平抚心跳的慰籍——双职工的爹爹姆妈从此以后会放几个硬币在那张大方桌的抽屉里,六岁的孩子也学会了怎样逃避恐惧——“讨饭的来了,不要怕,你只要给他们钱他们就会走的,实在可怜的老人家你就给五分的硬币,一般的你就给两分的硬币……”这是爹妈教给他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虽然说不上完全不再恐惧,但是硬着头皮还是能让自己摆脱困境——因为你那个时候别无选择,双职工的孩子,你无法逃避“守屋”这件事情……
并不是每次“守屋”都遭遇孤独和恐惧,也有的时候住在远郊的奶奶提着篮子来家里,你“守屋”在家,和奶奶一起挪开大方桌,两个人面对面地说着话等哥哥们下课放学回家,就能比任何人都早吃到装在篮子里送来的蒸红薯或者比任何人都多吃到篮子里已经洗得干干净净的甜甜的枣子……
七岁的时候开始,也背着书包上学去,从此不再独自“守屋”,放学以后也学会了早早地回家,和邻居家“守屋”的孩子做伴,教他们“啊哦呃”和“啵泼模佛”的同时随时做好抵御讨饭人的准备……再后来,双职工的爹妈一周六日工作制,各有一天的时间休息日在家,几乎很少谈什么阶级斗争了,甚至不要开什么批斗会了。那个时候讨饭的也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了,来来往往的是磨刀的、收破铜烂铁的、收鸡毛的,还有摇拨浪鼓卖针线的、叮叮咯敲麦芽糖的、捏面人的和爆爆米花的……等等,生活也开始热闹起来,更小的孩子们也可以在院子里嬉闹了,大方桌一直放在堂前没有动过,仍旧养鸡的人家只有等到自家的鸡飞上墙头的时候才拿笤帚去“管制”,鸡也活得格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