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九章 戏园子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太喜欢看戏。六七十年代因为能看到电影,后来又迎来了可以坐在家里看电视的新时代,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少;演戏的舞台,空在那里……我的父亲母亲都喜欢戏曲,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就把大哥送进了戏曲学校这件事也可以验证他们把热爱戏曲的心真真实实地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父亲能唱纯粹乡土间流传的“过山丢”,这是一种类似于八百里秦川上空传唱的信天游一样的唱腔;也能唱花鼓和采茶戏。父亲一开口,都是土得掉渣儿的戏词和腔调,但是父亲喜欢这种掉渣儿的土气息,开口也很投入,摇头摆尾的样子。这种土,我也喜欢。母亲能唱越剧和黄梅戏,但是一般不开口。和父亲喜欢唱戏相比,母亲更喜欢听戏,或者说看戏。

  我们这个南方小城,有一千年的历史,商贾往来也比较频繁,从前经常有流动的戏班子来会码头。后来,有钱的人家集资捐钱,搭建了一些专门供唱戏听戏的园子,一直到解放初还保留了四个戏园子。这四个戏园子,母亲都进去听过戏。母亲小时候家里还算有钱,并且每到周末都能要到钱,约奶娘的女儿黄水娇还有同学洪水娥一起,钻进戏园子,三个同龄的小姑娘就像是戏迷,还有瘾。

  东门头的程家巷,是个热闹繁华的地段,解放前这附近甚至还有窑子,有窑子的地方一般都是黄金地段。程家巷口的当铺解放以后改名叫“工农兵委托社”,还继续典当的业务;再过去几步路有个有名的布店,解放后叫做“十女商店”,每天能吸引很多没有结婚的男青年来买布。在巷子里头的越剧院,现在已经变成了民宅,里面住满了人,楼上楼下,至少住了不下三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门前搭了灶台,种了竹杈,晾着衣服,看上去让人心烦意乱。但是透过这纷纷扰扰的杂物,依稀发现园子里的气派还在、十丈高的中庭屋顶还在、两侧跑马楼的雕花回廊还在!整个戏园子虽然斑驳而且陆离,但是你沉浸到里面去的话,仿佛可以听到鼓点和琴声——外面水牌上挂着当天晚上七点的戏名叫做:《打金枝》,其中黄世玉(花旦)饰演公主、陈红霞(小生)饰演郭暖(反串,女演男)、袁淑萍饰演国母。都是当地一流的名角。那个时候的越剧演员都是清一色的女演员,无论是身段、扮相,还是唱腔,甚至舞台美术都流溢着阴柔之美。越剧院里,六点半的光景就熙熙攘攘,差不多坐满了人。母亲是花一角五分钱买了三章五角钱的戏票,是楼上条凳的位子。那些花到两角钱买了戏票的人,可以坐在楼下靠前的太师椅子里看戏,太师椅子旁边还有茶几,茶几上搁着带盖儿的茶盅,随时可以吩咐戏园子里跑堂的伙计筛茶,他们喝茶是不要钱的,戏票字里面含的。花一角钱买戏票的人可以坐在长木椅子上,前面有简易的搁板,要喝茶必须再花两分钱,茶杯里面除了放茶叶外一般还会多放两粒红枣。母亲和黄水娇以及洪水娥还只是小姑娘,不爱喝茶,爱嗑葵花籽。洪水娥进戏园子前就花六分钱买了三包,一人手上拿一包。《打金枝》这出戏她们没有看过,但是黄世玉和陈红霞以及袁淑萍她们却是熟知的,想必那种心情和现在的女孩子热爱王菲差不了多少。但是戏唱到一半,洪水娥却趴着睡了,也许她是不喜欢看犯错误的公主被驸马教训、也许她白天玩得太累了。反正散场的时候,母亲和黄水娇津津有味地谈着陈红霞反串表演得如何如何地走进对面的公和圃吃夜宵的时候,跟在一旁的洪水娥似乎还没有醒眼,仍张着大嘴打哈欠……

  南门头的豆腐弄现在叫“斗富弄”的赣剧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工人剧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又更名为“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剧班”,成了一所中等艺术学校。大哥就是被父亲和母亲送到了这里。高高的院墙、漆着黑漆的厚重的铁门、一间一间鸽子笼一样的寝室、高高的舞台、空旷的练功房……这是我当时能感受的所有的元素,大哥就被关在这里面整整五年。每天早上起来吊嗓子,站在屋檐下,咿——咿、呀——呀……地吊嗓子;上午学习文化课。上文化课的是陈海澄先生,这位先生能改变戏曲剧本也能编写新剧本,还对民俗风情颇有研究;下午练功,弯腰压腿倒立翻小翻毽子翻;晚上学戏,中国学戏的传统就是“言传身教”,老师教一句跟着学一句,没有什么别的方法,戏文里面有没有读准的字或词,也必须按照不准的那个发音记下来。大哥师从当时很有名的须生邹秋泰先生,实际上就是正生。大哥毕业调演的时候,在《空城计》里饰演诸葛孔明,父亲母亲带我去看过,当时很羡慕大哥,觉得只有大哥走进了历史和历史人物直接对话,很了不起。刚刚说过大哥所在的这个赣剧班以前这里是赣剧院,当年在这个戏院子里挂牌演戏的,除了后来成为大哥的老师的邹秋泰(正生)之外,还有像石正香,王耕梅这样的名旦,还有陈金旺(小生)也是当时著名的赣剧演员。赣剧的前身实际上是饶河戏,属于地方戏,全身上下有都不掉的土味,也可以表述为“地方特色”。父亲比较尤其喜欢赣剧,也就是饶河戏,就是因为这里面有纯粹的土味。父亲在赣剧院还没有被更名为“工人剧院”以前曾经在这个戏院子里看过《十五贯》,到现在很能模仿当年的情景表演给我们看,可见父亲是真的喜欢饶河戏。父亲说话的腔调,和饶河戏的腔调也很接近,尤其是在家里接待只会说普通话的来客时,父亲嘴里发出的既不是方言也不是普通话的声音,和饶河戏的念白是何等的相似啊……大哥从南门头的赣剧班毕业出来以后去了区政府做秘书,大哥的老师邹秋泰先生曾经来过我们家里一趟,清逸俊秀的老人,来的目的似乎是劝大哥重新回到戏曲的舞台上。这天父亲用最高规格接待先生,并且陪先生一起喝了米酒。但是很明显,先生最后还是没有能达到他的目的,脸上挂着极其惋惜的表情走了。因为地方戏,再后来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中很难找到自己的市场的缘故吧,大哥这一届很多演员都离开了戏曲的舞台,这以后赣剧班也没有再招过生了。那年拆迁,推倒了南门头的这座老戏园子,邹秋泰老先生也在这一年病逝了。大哥作为他最后的弟子参加了他的葬礼。

  和赣剧院隔两条弄堂的京剧院,和赣剧院的比起来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只有排演京剧的这个戏园子热闹非凡,戏剧工作者中只要和京剧沾点边儿的都变得忙碌起来。那个时候的文艺政策似乎也只有在这个戏院子里可以非常明显地领会得到。从文化大革命以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文化大革命以后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政策在这里始终按部就班地在落实着推进着。解放初期,这个戏园子里上演过《武训传》、《宝莲灯》等传统剧目,这里的头牌花旦陈晓兰和毛主席的合影照片被放得很大挂在“受之照相馆”大门口。这里也像越剧院那样,有跑马楼,有栏杆子,有戏台,有山门,有免费的茶水,有三分钱一包的瓜子和五分钱一包的香烟……京鼓、京胡、京腔、京韵,陈绍林(武生)每月一场的孙悟空,能吸引的京剧票友不厌其烦地来捧场……刚刚说后面情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热闹,是因为样板戏。一切传统戏被禁演,禁烟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要集中精力排演样板戏,为文化大革命服务。《杜鹃山》、《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平原作战》,甚至把歌剧《白毛女》和舞剧《海港》也改变成现代京剧,这么繁重的任务“顺便”带来了戏园子的空前繁盛和史无前例的浓郁的革命气息和氛围。因为这个戏园子的努力,革命样板戏在这个江南小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很深。一时间,爱听戏的人也似乎提高了觉悟,以听革命样板戏为荣,把从前那些才子佳人戏还有宫廷戏暂时遗忘到了脑后。从前紧贴着京胡唱:王子去求仙、舟身上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现在改唱革命样板戏的唱腔。陈绍林也不再每月一场孙悟空,改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了;陈晓兰也饰演“阿庆嫂”,唱“这个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京剧,因为是国粹,所以京剧院的演员本来就地位高;现在因为样板戏,政治地位也高起来了。京剧,始终能够走下去,除了因为它是国粹,革命样板戏也是功不可没的。

  在财神下弄现在叫做再胜下弄的采茶剧院是四大戏园子里面最小的一个,也是泥腿子坯房佬们喜欢去的一个戏园子,舞台也不大,间隔着舞台可以通行一人的宽度就码放了长椅子,一共十五排座位,前面五排和后面五排一样的价钱,都是五分钱一张票,中间的五排贵一些,要八分钱才能买一张牌。父亲比较喜欢看采茶戏,采茶戏和花鼓戏其实区别并不大。比如舞台上左右各走上来两个人,一个饰演长工;一个饰演地主。一个人唱一段,先是长工唱:日头哥哥快下山、我打长工几艰难;一日三餐猪狗食、几粒豆豉膳三餐……然后接下来地主唱:太阳公公快起山、我请长工几艰难;一日三餐白米饭、咸鱼腊肉膳三餐……唱词极其生活化,是真的劳动人民可以看得懂的也爱看的一个剧种。母亲跟着父亲去看过几次,认为土得掉渣儿,戏园子里也充斥的汗臭味。父亲对母亲这种态度很不满,认为母亲喜欢的《黛玉葬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剧目其实就是小资产阶级的一种虚情假意……但是事实证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带动了精神文明的进步,母亲喜爱的《黛玉葬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剧目不仅保留下来了,还反反复复在电视里播放、重播、再重播……而父亲喜欢的《长工与地主》这样的采茶戏,几乎听不到了,即使到乡下去,听不到……上演采茶剧的这个戏园子在一九七九的秋天被改为了街道办事处,还建设了棋牌乒乓球房,定期举办街道文化活动。第二年置办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搁在以前唱采茶戏的舞台上,记得每周六晚上都要播放免费的动画片,一群孩子围着坐在爱板凳上,昂着脑袋看《铁臂阿童木》……

  现在父亲偶尔还是会唱几句“过山丢”,听起来像是很遥远的乡村里传来的公鸡叫;母亲也会清唱一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大哥会在我们的要求下唱一段《空城计》,但是唱腔却不是邹秋泰老先生教的那种腔调,“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是纯正的谭派京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