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
风险作为现代社会的有机表现形式,已经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公民如何正确地理解和看待风险,并以此降低自身和社群与风险发生的“交易成本”,已然是个迫切的话题。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中为我们详细勾勒现代社会中风险模式的诸多层面:伴随科学技术的昌明发展,不可测性、不可估算性以及不可感知性的特征正在取代原有自然风险赋予的灾害场景。不妨想象一下,一个静默的核电站废墟的场景给予现代人的心灵震撼有多么大。
就所影响的地域范围而言,借助新媒体技术呈现的现代风险极为容易传播,所带来的针对个人和社会的恐惧感也就更容易复制。因此现代风险本质上是全球性的,并借助资本的流动实现了风险的转移。
不得不承认,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民众对于风险的认识仍然是残缺或是片面的,尤其是对以自然科技为代表的现代风险缺乏必要的重视。法学家桑斯坦在其近著《谣言》中,较为透彻地分析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为何依然受到谣言的蛊惑。
桑斯坦认为,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与偏见滋生了谣言的温床;加之现代传媒手段的催化,乃造成风险事件的复杂化。只有摸清了谣言散布者背后的心理动机和传播图景,才能在源头上减弱谣言对于风险事件成本的负荷。这样看来,“无盐以对”现象的出现,本质上是现代社会中公民间无言以对的产物。
回到公民如何应对风险的轨道上。就个体而言,很少有人能够面对迫在眉睫的风险而不感到焦虑,但追寻一种与焦虑同行的处事原则并不见得困难。罗洛·梅的《焦虑的意义》对那些无视风险存在而选择逃避的现代人提出了忠告:表象的舒缓方式、物质的堆砌、以及情感的泛滥不过是大众传媒误导民众的惯用方式;只有在名为“焦虑”学院受过教育的学生,才能够面对当下乃至未来的焦虑经验,而不至于被吞没。风险社会的存在不啻是对公民心理素养的一种锤炼。
个体的涓涓溪流终究要回归社会之中。社会以怎样的方式接受个体,决定了这个社会的体质和其未来。在一个以“合情合理的自利”(托克维尔语)为典范的社会里,规避风险的最佳方式就是构建一种黏合性的社会资本,哈佛教授普特南如是说。《独自打保龄》是一份诊断美国社区凝聚力日益衰退的社会学报告,作者试图说明,一个积极而常态化的公民参与机制对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社会面临重大风险考验之时,其情景也就显得愈发的清晰。
“推荐书目”:
《风险社会》[德]乌尔里希·贝克 著,何博闻 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
《谣言》[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 著,郑若麟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焦虑的意义》[美]罗洛·梅 著,朱侃如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独自打保龄》[美]罗伯特·帕特南 著,刘 波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