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准备于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军队中的“清共”活动。
7月24日,张发奎正式通知奉武汉国民政府之命率部“东征讨蒋”而暂时驻留江西九江的部下叶挺(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贺龙(第二十军军长):把所辖部队集中到德安,叶、贺本人立即参加“庐山军事会议”。
所谓庐山军事会议,是汪精卫阴谋策划的。叶剑英生前曾向萧克讲述过这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1927年7月上旬,国民政府各集团军中开始实行“分共”政策,张发奎任总司令的第二方面军中,共产党的力量最为突出,汪精卫想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名义,借贺龙、叶挺上庐山开会之机,解除贺、叶的兵权,同时以三个军的兵力一举围攻贺、叶部队。然而,张发奎的“分共”政策,又直接从另外一个方向推动了南昌起义的尽早发生。
“贺军长,叶师长,你们来了,情况有变化!”
说这话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他得悉军事会议将要“清共”的内情后,专程从庐山秘密下山赶来报信。此时,贺龙、叶挺正是闻讯后急忙赶到九江甘棠湖畔的烟水亭与叶剑英碰头的。
“噢──”贺龙想说什么,很快又咽了进去。他见人来人往,耳多嘴杂,提议划条小船到湖中去。
很快,副官找来了船,贺龙、叶挺、叶剑英和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高语罕、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一个接一个地登上了船,他们自己划着,摆出游湖赏景的姿态。很快,船儿渐渐和亭子拉开了距离……
风和日丽,水波不兴。白色遮阳篷布的小船,向湖中划去。高语罕、廖乾吾在划着船,叶剑英、叶挺和贺龙则钻进船舱里,船太小,篷也矮,身子直不起来,三人只好歪靠在船帮上。
“贺军长,汪精卫要调你和叶师长上山。”叶剑英刚落座,就火急火燎地把消息告诉了大家。
“他要我们上山搞么子名堂?”贺龙一听急了,抢先发问。
“说是要请你们上山避暑,商议军情。我想,他们很有可能要把你们扣起来,解除你们两位的兵权!”叶剑英直截了当地把汪精卫的阴谋全抖了出来。
“噢——”船上的人似乎嗅到了庐山飘过来的那股带有血腥的阴谋气息。
“他们想双管齐下,骗你们上山的同时,在山下缴你们部队的械。”叶剑英沉静地补充道。
“怪不得他们左一个邀请又一个邀请要我们上山去,还说去开会去避暑,要部队去德安集中,原来他们搞的是这个名堂。”贺龙快人快语,一串话脱口而出。
“贺军长,依你看,还上不上山?”叶挺换了个坐法,他那对深沉的目光盯住有点冲动的贺龙,悄声询问道。
“不去,还上去干么子。他们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上山那不是自己去送死嘛!”
“说得对。”叶剑英接话,“上山就等于湖里的鱼落了网。你们忙你们的大事,山上的事,由我来周旋。”说到这,叶剑英带着询问的眼光望着贺龙,“德安不去,那部队开往哪里?”
“南昌!”
“对,叶师长说南昌要搞一个大动作。”
贺龙望望叶挺,叶挺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们一起干!哟──”贺龙兴奋得竟忘了此刻是坐在狭窄的小船上,猛一坐起,头撞在船舱顶篷上,船儿也随着颠簸了几下。
“哈哈哈哈!”船上的人都笑了,几条受惊的小鱼泼剌剌地窜出水面,像几束银光一闪一闪,很快,又潜入了一色澈碧的湖底。
贺龙收住了笑意。他说:“武汉政府所谓东征南京,讨伐蒋介石的招牌还没有最后扔掉,我们是张发奎的先遣队,正好可以利用,可以公开地名正言顺地开往南昌。加上张发奎也想以南昌为基地来进行‘东征’,这对我们的大动作有利,事不宜迟,就开南昌!”贺龙一双细眼睛似乎有点发红了。
经过磋商,叶挺、贺龙他们决定了三项对策:一是叶、贺不去庐山开会;二是部队不按张发奎命令集中德安;三是叶挺率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贺龙率第二十军分别于25日和26日乘火车开赴南昌。至于也准备参加起义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由于师长不倾向革命,不能过早行动,乃确定由聂荣臻负责联络,待起义发动后再赶赴南昌。
叶剑英脸转向叶挺,说:“马上开赴来得及吧?”
“叶师长,你可先用我的车子。”贺龙望着叶挺,不假思索地说。
叶挺点了点头,他很感激。
“你们如有什么动作要告诉我,山上有我,你们尽可放心。”叶剑英的眼睛亮得像夏日夜空的星。
小船靠岸了。五个人以坚定的目光告别,任何要说的话都在无声之中。在这新的革命巨浪就要掀起的时刻,他们可以听到彼此剧烈搏动的心声。
无声轻垂的夜幕紧紧裹着喧闹的大地。
几分钟以前,南浔铁路线上的涂家埠还显得很平静。静悄悄的,没有马嘶,也没有人声,只有山下那弓着背、一副忍辱负重样子的大铁桥脚下的修水河没有沉默,河水还是和往常一样奔流着,还是和往常一样汹涌地撞击着桥墩。借助天上月亮清冷的微光,能看见暗淡暗淡的河水好像一道窄窄的亮光直通天空。
此时,宁静消失得无影无踪。
涂家埠大桥北岸的路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兵,一支灰乎乎黑压压只见头不见尾的长队。战马的啸啸长嘶,军官大嗓门的吆喝,士兵的吵吵嚷嚷,混合成喧嚣的交响乐。这是叶挺、贺龙部队的辎重、马队、炮队。
流动的队伍在桥头缓缓停住了。
“怎么搞的?不走啦?”队伍像一股倒退的浪涛,哗哗地向后涌。“注意,别撞上炮!”整个长队都骚动起来。人们在叫骂着,骡马也连连喷着响鼻,四蹄不停地在泥土路面上捣动着,仿佛也在帮主人助威。
带队的师副官从队伍后面匆匆赶上来。
“出什么事啦?”副官快到桥头时,连声问道。从黑洞洞的大桥上跑来了一名军官。
“报告,桥面木板损坏太严重,负重的马队和大炮不能过去。”
“立即组织人抢修!”
“我们已派人去找工友联系,可能很快就有消息。”军官接着报告说。
“好,大家先回去通知部队原地休息,炮队准备组织部分士兵参加修桥!”副官扭头告诉身后跟来的军官。
工人们来啦!一群人呼啦啦地朝这边涌来。走近了,他们有的扛着木板,有的拿着撬棍、铁锤等工具。大多数人只穿着条短裤衩儿。
“工人弟兄,要辛苦你们啦!”副官连忙迎上去招呼。
“铁军辛苦,铁军辛苦。”一百多工人哄哄着围拢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话。
一个长裤筒挽到膝头、穿一件合体的灰白色褂衣的男人从人群里挤出来,紧紧握住副官的手,拉着他走到人群的一旁,悄声说:
“同志,我是这里的公安局长,CP。你们的情况刚才联系的同志已经说了,我们马上动手,你们放心,保证天亮前抢修好。”
“谢谢!真是太谢谢了!”
朦胧的夜空,淡淡的月色,连成串的火把,组合成了一幅颇为壮观的夜景图画。
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他们撬的撬,抬的抬,挖的挖,铺的铺。夏夜,白日的暑气还很重,桥上的铁架散发着蒸人的热气,但工人们全然不顾。整座大桥,只听见“叮叮当当”铁锤一闪一落的声音和“嗬嘿!嗬嘿!”抬木板工人的号子声,向远处伸展的那排马灯和火把,活像一条蜿蜒腾飞的火龙……
夜幕被大地吵扰得悄悄走了。东方现出一片柔和的浅紫色和鱼肚白,铁桥的轮廓已影影绰绰地暴露在晨曦之中。这时,不知谁大声喊叫起来:“桥修好啰!桥修好啰!”
喊话比号声还顶用,士兵们醒了,整条静止的长龙又疾速地扭动起来了。
驮着枪弹和粮食的马队开始往前行进。当部队长龙的龙头通过桥头时,站在桥头两旁夹道欢送的工人忘却了连夜抢修的辛苦和疲劳,百只拳头高举,呼喊“欢迎铁军!”“英勇的革命官兵同志万岁!”行列中的士兵也激动地振臂高呼:“工人阶级万岁!”“感谢工人同志的援助!”
铁流浩浩荡荡通过了铁桥,像一支离弦的巨箭,直指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