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诚信,这是一个令千千万万人关注的问题。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李松)一书,通过大量深入调查和深度采访,告诉读者,中国正陷入社会诚信不断降低与社会诚信重建艰难的困境。就拿统计数字来说,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会经常发生与公众的切身感受形成巨大反差的现象,导致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的公信力下降。现从此书中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核算结果,二○一○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3元/月。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二○一○年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月均1123元的支出中占比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食品类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6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6元,以及衣着类支出120元。令人惊讶的是,在统计结果中,住房支出仅为111元,排在衣食住行的末位。
这数据一公布,就被公众普遍指责与自身消费感受明显不符,引来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会经常发生与公众的切身感受形成强烈反差的现象,不但严重损害相关统计数据的权威性,也导致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的公信力下降。
这并非统计数字首次遭遇信任危机。比如,中国省级GDP总和超过全国的现象由来已久。二○○九年上半年,全国三十一个省、区、市公布的GDP数据总和为153769.4亿元,而国家统计局独立核算的全国GDP数据是139862亿元,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13907.4亿元,达9.9%。
而且,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数据的现象,似乎已成“常态”——二○○四年高出19.3%,二○○六年高出3.84%,二○○七年高出5.1%,二○○八年高出8.8%。
近年来,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统计也屡遭质疑。二○○九年七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引发了网民“收入被增长”的议论。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二○○九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同比增长12.9%,远超上半年7.1%的经济增速。
而事实上,二○○九年公众感受的是住房、医疗、教育、燃油、食品价格都在上涨。统计数据与公众的感受形成反差,令人困惑。
同样,中国失业率统计也屡遭诟病。二○○八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行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现象,导致千万农民工返乡。一年后,有关部门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实际上自二○○三年以来,这一数据一直在4.0%至4.3%间徘徊。而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结论是,二○○八年中国城镇失业率升到了9.4%,超过了7%的国际警戒线。
从以往情况看,每次统计数据受到质疑,就会有相关部门出来解释,而统计数据“打架”,已成为一件令有关部门极尴尬的事情。
按理说,统计数据不仅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保持各类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是公众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但是,近年来质疑或嘲笑统计数据几乎成了中国公众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有趣的是,目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对某些虚假数据心知肚明,但这些数据仍充斥在各个领域,似乎无人能管,也无人能扭转这个局面。
对于统计数据屡屡“失真”,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曾五一认为:有的是由于现有的统计方法制度不完善引起的;还有一些问题则更为复杂,既有方法制度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原因;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数出多门,多头对外”引起的。
记者调查发现,统计数据屡屡“失真”,还因为“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加剧这类造假行为的频繁发生。
据了解到,有些统计方法是几十年前制定的,现在还在套用。以“被增长”现象为例,重庆市平均工资的统计范围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确定的,没有把私营企业纳入,而私营企业职工的收入偏低,但数量占到全市企业总数60%以上。
统计数据与百姓的感受相矛盾,令人困惑,一方面反映统计样本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让人对现行的统计方法产生想法。
从国际经验看,统计数据的发布并不仅仅是一连串数据的公布,更应当包括数据的来源、方法、意义和适用范围等的公开。发达国家统计机构在发布数据的同时,往往提供详尽的数据来源、生成过程、适用范围。
由此看来,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关系宏观调控的成效,关系公众的经济活动,也关系到政府形象。在不断提高中国统计数据和公信力上,公众和统计机构的目标是一致的,而“公开透明”是二者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