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2章 与众同乐的高雅音乐会

  ◎谷 飞

  《漫步音乐会》

  J。道克特和D。赖特主编

  泰晤士和赫得逊出版社

  我们的音乐家们常常为古典音乐在中国缺少知音而沮丧,音乐厅里一些不文明听众的举止让我们在外国音乐家面前没少丢脸。大家都说这是因为在我们这里缺少能够欣赏古典音乐的大众,殊不知即便在古典音乐的源头欧美,大众对高雅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也是需要培育的。例如英国人就把这个培育工作做得相当成功,他们举办的漫步音乐会便是特别令人赞赏的一个例子。

  漫步音乐会,我们有的报章上又译为“逍遥音乐会”,是英国伦敦音乐生活中的一道有名的风景线。漫步音乐会以最广大的公众为目标,其定位似乎与我们这里的普及性音乐会相似,但在构思和内涵上却和我们的普及性音乐会大不一样。普及性音乐会以降低水准来接近大众,包括选择所谓好听易懂难度较低的作品,邀请一些出场费较廉的乐团等。英国的漫步音乐会的组织者并不在这些方面降格以就,他们只是对听众在音乐会现场的表现不做传统的规定。听众不必穿着正规的晚礼服,也不必在音乐会的整个过程中正襟危坐,正是这些令人吃力的要求让许多听众对古典音乐会敬而远之。在漫步音乐会上听众可以随便着装,更可以在音乐会的过程中站着或在音乐厅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漫步音乐会”名称的来历。实际上在早期的漫步音乐会上听众们真的是随意得很,他们吃着东西,抽着烟,说着话,晃来荡去的。今天,这样的随意举止不见了,但是很多的听众还是站着,站在音乐厅里最好最贵的位子所在的地方。

  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种音乐会居然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差不多相当于西方交响乐在中国的历史。一八九四年,伦敦的女王音乐厅落成了,有位名叫纽曼的商人获得了音乐厅的经营权,他不以赢利为经营目的,委托年轻的指挥伍德组办了漫步音乐会,期待着培育出一批热爱严肃音乐的新听众来。纽曼后来破产了,但是漫步音乐会却继续了下去;其后经理人迭有更替,音乐人也或有变化,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伦敦被炸成废墟,女王音乐厅也被毁,可是纽曼和伍德创立的这一风格的漫步音乐会不仅从没中断,而且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成了国际上最著名的系列音乐会之一了。每年在伦敦爱尔伯特音乐厅举行的漫步音乐会系列总是乐评家和乐迷们都为之兴奋的事件。

  漫步音乐会的一个指导原则使它成为同时为乐迷大众和专业音乐家关注的音乐活动,那就是它对当代音乐的鼓励。漫步音乐会的宗旨是赋予严肃音乐以生命,生命存在于创作之中。因此从创办以来,漫步音乐会就坚持上演当代音乐家的新作。尽管有时不免有争议,像英国现代大作曲家埃尔加的作品,像非常革命性的勋伯格的作品,都能入选漫步音乐会的曲目。从漫步音乐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平时所说的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实际上可以得到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更加有成果的处理方法。

  诗人间的交流是常人们很难想象的,空间上的间隔不是他们心灵联系的阻碍,常常反倒是互相理解的条件。俄罗斯大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生平相知最深的诗友,他的大部分最好的诗作的灵感的源头,却是一位他终其一生没见上几面的,居住在远隔千山万水的他乡异国的女诗人。当然,这种地理上的间隔本来就是人为的表象的。帕斯捷尔纳克和他的缪斯茨维塔耶娃都是在同一种文化氛围中长大的。他们两个的家庭都属于十月革命前俄国知识分子的精华:帕斯捷尔纳克的父亲是位画家,而茨维塔耶娃的父亲则是一位出色的古典文学家,是著名的普希金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他们俩从小就都陶冶在最好的欧洲文化传统之中,音乐、文学和艺术是他们成长的乳汁。俄国革命使他们的人生道路永久地分开了,茨维塔耶娃流亡法国,帕斯捷尔纳克则留在了国内。少年时代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的相识,这时开始发展成了维系心灵活力的纽带。他们都献身诗歌,都以对方为自己的第一个读者,都从对方那里汲取灵感。帕斯捷尔纳克在诗艺诗思上对茨维塔耶娃的倚赖尤其大,把远在巴黎的她当做是他唯一的最重要的朋友,而帕斯捷尔纳克与这位至交的了解和交往,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通信。

  当帕斯捷尔纳克得知老年的里尔克欣赏他的诗作时,兴奋之情逾于言表。他和里尔克信札来往,成了忘年交。在给里尔克的信里,他不管是否唐突,请里尔克送一本诗作给里尔克素昧生平的茨维塔耶娃,说茨维塔耶娃是一个大诗人,说整个俄罗斯没人能像她那样写诗。这样就开始了这三位天各一方的诗人的通信交流。这些信现在成了二十世纪文学史的重要史料了。

  帕斯捷尔纳克始终是在文字中和茨维塔耶娃做伴,生活在苏联的帕斯捷尔纳克一直没有机会和流亡者茨维塔耶娃见面,后来有一次,他被派出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作家大会,终于和茨维塔耶娃有了一面之缘。然后,当面的交往非但没有加深他们之间的友情,反倒使他们的关系冷了下来。只有再次长期分隔后,他们的灵魂才又连接了起来。帕斯捷尔纳克生平的绝唱,那部使他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里有个美好的女性形象拉拉,那就是茨维塔耶娃的化身。他对茨维塔耶娃的爱慕之情在文学中得到了不朽的体现。

  英国和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斗中空军曾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有点畏惧大海的希特勒希望狂轰滥炸能够使英国人屈服,而英国空军对来犯德国轰炸机的抗击使丘吉尔对他的飞行员不吝赞词:“人类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依靠于这么少的人。”他在这里赞扬的是奋战在不列颠群岛上空的战斗机飞行员。当战争打回到德国国土上去时,英国空军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次是轰炸机飞行员进行的新发明的战略轰炸,英国空军的轰炸机司令部组织了对德国本土的地毯式轰炸,目标是德国的城市和民用设施。这种战略轰炸的目的不是直接打击敌方的军事力量,而是摧毁敌国的国力,打垮敌方军人和百姓的士气。

  战略轰炸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据统计,大约有六十万德国人死于盟军的战略轰炸机的炸弹之下,其中多半是平民;德国大批的城镇被夷为平地,众多的历史名城化为令人怵目惊心的废墟。德国空军对伦敦的轰炸摧毁了大约四百英亩的伦敦市区,相比之下,盟军对柏林的轰炸使柏林广达六千五百英亩的地区沦为废墟。二次大战史上有名的德军对英国考文垂市的毁灭性轰炸实际上只炸掉了这个城市一百英亩的市区面积,而大小差不多的德国杜塞尔多夫市被炸的面积达到二千多英亩,在这些统计数字背后是居民们遭受的难以想象的灾难。

  对这样的战略轰炸人们一直有争论,这到底是一种正当的战争手段还是野蛮的报复行为?敌国的平民是否应该受到人道主义的关怀?对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大战的当时,盟军阵营里也是有不同意见的。无论如何,英国空军在德国境内的轰炸行动显然没有他们在伦敦上空的空战那么富有奋力自卫的正义性,那么具有浪漫的英雄气概;素来强硬的丘吉尔对战略轰炸造成的后果也感到不安,他在庆祝胜利的演讲中没有提这些空军小伙子的功绩,战后出版的二次大战史也尽量避免讲述这些大轰炸的过程和结果。

  这对轰炸机里的飞行员们是很不公正的,构想出战略轰炸的是那些谋略家,制定轰炸计划的则是他们的上司。因为轰炸的正当性有问题,历史就把他们为赢得胜利所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给忽略了。去敌后轰炸是个非常危险的任务。当轰炸机从英国的机场起飞时,每个飞行员都明白,他们生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在一九四三年,每六个出发的机组中,只有一个机组能够安全回归英国,每四十个出征的机组成员中只有一个人能够在他的第二次轰炸任务中活下来。总共有五万五千多名英国空军战士牺牲在德国的天空中,这些年轻战士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登机飞向他们的战场的,他们应该得到人们的纪念和景仰。

  莎士比亚作品的版本是一门大学问,在各色各样的莎剧版本中,有一类很不寻常。常见的莎剧版本都是供人读的,是让文学爱好者案头赏析或学者们课堂里讲解用的。但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原本不是给人读的而是给人演的,况且直到现在莎剧也还是舞台上的常演戏目,把莎士比亚的剧本仅仅当做文学作品来欣赏未必能看到莎氏作品的全貌。因此就有人编纂莎剧的演出本,以体现莎剧在舞台上的原本面目。早在一七七三年就有根据伦敦舞台演出脚本出版的莎剧演出本,此后最有名则是一八八七年戏剧大师亨利·欧文主编的八卷本莎士比亚全集,里面既有关于服装的说明,也有舞台安排的提示,更重要的是为演出而必须进行的文本的紧缩和删削。

  这部最新的莎剧演出本有一个非常权威的基础,来自于莎剧演出界最有名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本子。同时,这个演出本和其他的通行本不同,它是以一六二三年的“第一对开本”为其底本的,因此这个新版莎士比亚全集在两个方面更接近莎氏创作的原貌:它显示了莎剧在舞台上的表现;它所据的本子更早。

  这个演出本在许多方面和以四开本为底本的莎剧通行版本不同,例如在剧本的幕和场的划分上就不一样:《哈姆雷特》的第一幕里多分出了三场,而《仲夏夜之梦》总共只分了七场,其中第四场横跨了通行本的第二幕的第二场和第三幕的第一场。据编者的研究,这样的分场更加接近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莎剧演出的习惯。

  这个本子的编者为剧本提供的一些说明不仅对演员和导演有用,一般读者也会感兴趣。为全集里的每部剧本编者都准备了一个“要点”栏目,列出了关于这个剧本的重要数据,例如主要角色在整本剧本里所讲的台词的总数及其百分比。由此我们知道《哈姆雷特》全剧中的百分之三十七的台词是哈姆雷特一个人讲的,而在《亨利四世》的上半部里有百分之十八的台词是亨利的,到了下半部里只有百分之九的台词是他讲的,但是这个剧本里从头到尾总共有百分之二十的台词属于福斯泰夫。这些数据对于我们理解莎士比亚对角色作用的安排很有启示。

  这部被圈内人称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全集”的新莎氏全集的出版得到了读者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好评。

  美国内战和林肯的名望使得人们在讲到废除奴隶制度的历史时立刻想起十九世纪中叶在美国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但是实际上西方其他国家的废奴运动要早得多,并且是通过和平的民主程序完成的。

  很早以来奴隶制度在英国国内就是不合法的,合法的是在国外进行的奴隶贸易,即把非洲的黑人奴隶贩卖到有蓄奴制度的第三国去。这样的法律安排在道理上是站不住脚的。以道德原因在本土上禁奴,却在海外买卖奴隶助长奴隶制的蔓延,己所不欲而施于人,这很显然是种虚伪的做法,因此在英国国内反对奴隶贸易的呼声一直不断。可是反对禁止奴隶贸易的人势力很大,他们提出种种理由来为这种不道德的贸易辩护,说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我们只有不考虑道德因素继续贩奴,否则别人就会抢占英国的市场份额,削弱英国的经济力量等等。呼吁禁止奴隶贸易的人士和反对禁止的保守势力之间的辩论成了当时英国社会上的一个热点,但是这场辩论没有发展成社会冲突,最后是在英国议会的辩论中解决了问题。

  在这场立法斗争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不是议会党派的领袖或政府的立法议案,而是一位病弱的后排议员,名叫威尔伯福斯。他不是内阁成员,也不属于任何政党,在今天的议会政治中处于这样位置的人恐怕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在十九世纪初的英国议会里,凭着他出色的演讲才华和强烈的道德感,他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历史使命。

  威尔伯富斯出身富家,从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颇过了一阵纨绔子弟的生活。但后来他皈依了福音教派,这使他体验到了一种强烈的的宗教情感,深深地为过去而忏悔。他决心要以自己在精神上的新生来为崇高的道德事业服务,于是废除奴隶贸易运动有了一个热忱的推进者。威尔伯富斯很早就对奴隶贸易有反感,他的一位精神导师牛顿曾当过一艘贩奴船上的牧师。牛顿在船上亲眼目睹的奴隶的遭遇使威尔伯富斯立志要结束这种罪恶的行径。

  废除奴隶贸易的道路不是容易的,威尔伯富斯不屈不挠地奔走呼叫了二十年。最后,在一八〇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的议会辩论中他成功了,关于奴隶贸易的辩论和投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结果英国议会以二百八十三票赞成十六票反对的压倒性表决结果,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当表决结果宣布出来时,在一片欢呼声中,威尔伯富斯不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当年轻的索因卡结束了在英国五年的学业回到他的家乡尼日利亚时,他想象不到在这片黑土地上等待着他的是什么。经过这些动荡的年月,他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根,自己的灵感,他的诺贝尔文学奖,还有牢狱,死亡的威胁和政治迫害。

  索因卡是非洲大陆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这部新写就的回忆录里,他回顾了自己在这些年里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里,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人不少,但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基本上还是在平静的书斋里度过的。索因卡恐怕是唯一一个把自己的生活也编织到他叙述的故事里去的作家。

  索因卡一回到家乡就不停地四处游历,他要在原生态的部落中流传的神话和习俗中寻找出非洲文化的根基,找出自己和自己人民的本性来。他一直在路途中,他的国家也在路途中,尼日利亚差不多就在他回归的同时刚刚从英国那里获得独立。长年在路上的索因卡觉得自己是在为路况做见证,尼日利亚的乡村道路崎岖坎坷,日渐破败;尼日利亚国家在独立后也没有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从路的变化,索因卡看到了国家民生的苦难命运。暴力、腐败、危机、战乱始终困扰着这个有着富饶资源的非洲国家。在那些年代里光军事政变就接连发生了九次之多。

  索因卡深深地卷入到了尼日利亚的政治生活之中,他与当局的关系时好时坏,常常为了长远的目的而不得不和那些强人妥协。为了他在一场内战中的调解作用,军政府把他囚禁了两年零四个月。在回忆录里索因卡哀叹自己国家的不幸命运,他说尼日利亚社会的权力只是一伙白痴、疯子和掠夺者手中的玩物。他现在是尼日利亚最有名的公共知识分子、论战家和群众领袖。但是,他最重要的贡献还是作为一个诗人和剧作家。正是他的文学创作,使全世界都关注起这个非洲国家的悲剧。

  拉丁美洲的作家大多个性鲜明卓尔不群,秘鲁作家略萨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既是拉丁美洲最有名的作家,又是秘鲁的社会活动家。十多年前他曾竞选秘鲁总统,差一点当选,如果真的当选,将和捷克的哈维尔成为新旧两个大陆的两位名作家总统。结果他败给了日本人藤森。看到藤森现在的下场,真不知当时秘鲁人民的选择是否明智,只是对略萨本人来说,这个选举结果延长了他的写作生涯。对爱好他作品的读者来说倒是幸事。

  和当代的许多作家一样,略萨在创作小说戏剧之外,还不时为报刊写些随笔散文和评论,新出的这本书是他多年来这方面的作品的英译选集,其中不乏非常精彩的佳作。略萨是位文体大师,所写的文章都是精心构思,文采灿烂,非常耐读。更吸引读者的是略萨在这部作品中直抒胸臆,让人有机会听到他对天下事的真知灼见。

  这个集子有个副题“文学、艺术和政治随笔”,其中文章按内容也大体可分为两类:关于文学艺术的思考和关于社会政治的评论。就政治而言,略萨的观点随着时代而变。他过去曾信奉马克思主义,欢迎古巴革命,但是现在他对卡斯特罗不再有好感,他崇敬的是自由主义思想家伯林,认为只有自由市场的全球化能够减少世界上的贫困。当然,略萨不是一个政治理论家,他的那些时政评论能够让读者了解他的政治立场,但是本质上他是一位旁观者,尽管他常常显示出是一位相当敏锐和有远见的旁观者。

  谈到文学艺术就不同了,这里有略萨的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他的那些关于加缪、塞万提斯、康拉德、格拉斯、海明威、马尔罗、米勒、纳博科夫、沃尔夫、聂鲁达等作家的分析评论是这部著作中最有分量的部分。这位大作家对他的前辈同道的理解常常能发人之所未见,读来使人入迷。

  洋溢于所有这些文章中的是略萨对文学的挚爱。他大力颂扬文学,在他看来,文学是医治现代社会的种种罪恶的良药。世界上所有的伟大文学作品都传播着人人生来平等的真理,都在抵抗着偏见、种族歧视、宗教和政治的极端主义,都反对对人的压迫和剥削。伟大的文学是自由的捍卫者。在后现代的今天,有人或许会认为略萨赋予文学的意义过于沉重了,但是比较起那种将文学看做是笔墨游戏,看做是自娱手段的文学观,略萨的这些论述还是很发人深省的,也是更有价值的。

  在沃特·迪斯尼和他所创造的动画片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反差。看过迪斯尼动画片的人会以为这些能够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的动画片的创造者一定也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但是实际上生活中的迪斯尼是个生性严肃而死板的工作狂。与好莱坞别的名人不一样,在他的私人生活中没什么绯闻,也没什么耸人听闻的或怪诞的举止,他一辈子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创造出完美的作品来。

  他的作品确实可以说完美。迪斯尼是当之无愧的动画片之父。虽然不是他发明了动画片这个形式,但是他第一个看到了动画片的潜力。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部声画同步的动画片《蒸汽船威利》,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部为儿童创作的动画片感动了无以数计的成年人。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把它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大明星盖博看得泪流满面。迪斯尼随后创造的米老鼠形象如此的深入人心,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在政治史上来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是罗斯福的时代,那么在文化史上来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是米老鼠的时代。光在一九三五年一年中,就有五亿人次到电影院看米老鼠的动画片。迪斯尼在动画艺术上的成功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也幸亏迪斯尼在商业上成功了,不然的话他的公司早就无法生存下去了。迪斯尼是个不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为了每一个细节的尽善尽美,他从来不考虑花费大小成本高低,在他的动画片风靡全球时一切都不成问题,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完美主义几乎使公司破产,因为全球市场因战事而大大萎缩了。到了战后他的事业才重又起飞。

  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迪斯尼的动画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迪斯尼这个人。常常有人说迪斯尼的那些动画片其实不是迪斯尼的创造。他是老板,他只不过雇佣了有才华的创作人员而已。这个说法并不符合事实。所有和迪斯尼合作过的创作人员都承认,他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人,每次创作会议上都是他的主意推动了作品的构思和制作。有趣的是迪斯尼总喜欢在创作人员前把他的想法实际表演一番,滑稽的动作总把大家逗得乐不可支。同事们都说,如果迪斯尼没有从事动画片的创作,他准能成为一个好演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