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霞
奥匈帝国的约瑟夫二世在位的时候大致和我们的乾隆皇帝差不多,他也统治着一个幅员广阔的多民族的古老帝国。两人都喜欢在帝国的辽阔的疆土上出巡。约瑟夫二世没有乾隆那么长寿,只活到四十八岁就去世了。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成功得意非凡,而约瑟夫二世相反是在失望和痛心中度过最后的时光,他自以为他的一生是失败的。
但是历史的判定不是以当事人自己的感觉来做出的。约瑟夫二世的统治是使中欧走向现代的关键的一步,他生平的事业给德国和中欧的近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八世纪中期以后,整个欧洲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如何实施启蒙的理想进行社会改革,这是当时欧洲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法国人选择了大革命,而一些别的欧洲国家选择了君王主导的改革,当时在俄罗斯有叶卡捷琳娜女皇,普鲁士有腓特烈大帝,在奥匈有约瑟夫二世,都信服启蒙思想,都有意推进社会政治改革。在这三位称为“开明君主”的欧洲帝王中,约瑟夫二世的声望不算最大,但是做的事情最实在。他亲政后大力加强教育,在帝国全境推行普遍小学教育:他剥夺天主教会的特权,实施宽容的宗教政策,使奥匈帝国成为当时欧洲宗教信仰最自由的地区:他解放了农奴:他统一了国家行政机构,还制定了体现了平等和进步精神的刑法和民法。约瑟夫二世是个专制君王,但是他以理性的精神统治国家,明门自己的使命是为臣民的利益服务。约瑟夫二世不信任帝国的精英阶层和官僚机构,他喜欢直接到民众中去,了解民众的疾苦。他在位时最爱微服出访,而他的宫殿的大门永远为上访请愿者开着。
约瑟夫二世在国内推行的改革给国家带来深刻的变化,他的新政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然而他最后还是遭遇到了失败。失败的一个原因是他的外交政策,在最需要他集中精力和国家资源推行内政改革的时候,他不谨慎地卷入到了和土耳其的战争,也正是在前线,他染上了当时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另一个原因是他的理性精神引导下的改革政策常常受到传统力量的抵制。他想在匈牙利进行人口统计,以推动行政的合理化,却遭到匈牙利贵族的竭力反对。欧洲人那时在有雷雨时要敲钟警告大家防备闪电,他认为新发明的避雷针完全可以防范闪电的危害,所以下令禁止在有雷雨时敲钟,这个法令居然引起了老百姓的激烈反对。改革的艰难可见一斑。
和当时的许多欧洲君王一样,他也是文学艺术,特别是音乐的热情赞助人。昔日的奥匈帝国早已不存在了,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或许可以说,约瑟夫二世留到今天的最大的功绩是他对莫扎特的支持。没有他,莫扎特的许多杰作恐怕不会问世。因此,有的历史学家说,约瑟夫二世统治的最大荣耀是莫扎特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