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四人帮”被抓后,第二天新的党中央就决定把《人民日报》的大权夺过来。《纵横》刊登的《一九七六,接收人民日报社的前前后后》介绍了当时的情况,现摘介如下——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第一大报。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中共中央决定,把被“四人帮”篡夺的《人民日报》的大权夺回来。经过研究,调曾任《解放军报》社核心领导小组成员的迟浩田和《北京日报》总编辑孙轶青到党中央报到,去《人民日报》夺宣传舆论大权。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晚八时零二分,开始抓捕“四人帮”。当晚,中央办公厅紧急打电话通知孙轶青,十月七日到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开会。当时迟浩田正在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他接到电话,通知他十月七日火速赶回北京到中南海报到,并没有告诉他是什么事。他到达北京机场,就直接乘派来的汽车到中南海西楼会议室。中央主管宣传口的耿飚和孙轶青、刘西尧已经在那里等待他的到来。
耿飚将孙轶青、刘西尧介绍给迟浩田。这时,纪登奎走了进来,热情同大家握手。他首先对迟浩田说:“这次叫你来,是想给你个任务。上次你在军报,落了个‘复辟’的罪名,把你搞得好苦,那是‘四人帮’搞的。这次让你和孙轶青同志到《人民日报》,再搞一次‘复辟’,把权夺过来。我们研究了一下,觉得你和孙轶青是最合适的人选……时间紧迫,任务很重。中央决定由耿飚同志主管宣传口,你们研究研究吧,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说完他先走了。
几个人商定,首先把“四人帮”安插在《人民日报》的那个亲信和负责人找到中南海来谈话,看看他的态度如何;同时,请中央给他们写封到《人民日报》工作的介绍信。
耿飚当即赞成了这个方案,说:“事不宜迟,马上通知他来。”耿飚等几位同志坐在里间屋里,迟浩田和孙轶青在外屋等《人民日报》那个“负责人”。这个人既不懂办报,也不是文化人,在《人民日报》闹过很多笑话。但这个人架子不小,来了之后,往椅背上一靠,跷起二郎腿,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迟浩田问:“你是××吗?”他“嗯”了一声,仍不在意。这时,迟浩田很严肃地对他宣布:“我们受党中央委托和你谈一谈,你先看看这封信。”他满不在乎展开信纸,看着看着,脸发青,身发软,精气神全没了。据迟浩田和孙轶青回忆,信的内容大体是这样:
兹介绍迟浩田、孙轶青、郗汉生三同志到《人民日报》工作。《人民日报》宣传方面的问题,要请示他们。
落款是华国锋(是时任中共中央主席)。
接着,迟浩田告诉他,中央里经常插手《人民日报》的那几个人已经倒台了,并将他同孙轶青研究的三个问题向他宣布:
一、中央决定,过去管《人民日报》的那几个人,从现在起不再领导《人民日报》了;
二、我们受中央委托到《人民日报》工作,在宣传、版面上要请示我们,不得擅自做主;
三、你要服从中央的命令,听从中央的指挥,不能搞小动作,不能泄露机密。在关键时刻,你要接受考验。等会儿我们坐你的车走,回去马上召开报社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宣布中央决定。
这时,耿飚听到在外屋的“示范”,同进到屋里的迟浩田热烈握手,表扬他们“示范得好”。这天他们进驻报社,先同原领导小组人员见面,并叫那个“负责人”宣读中央的通知。接着迟浩田又宣布三条纪律:第一,要严守机密,中央未公布前,不要乱讲乱传;第二,要坚守岗位;第三,我们和报社同志从此同住同工作,暂时不要公布我们的身份。
进驻《人民日报》后,迟浩田主管宣传口径上的大问题,孙轶青主管编辑和版面上的工作。孙轶青说,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到钓鱼台耿飚的办公室去,分析形势,研究动态,议论大事。他还说,为了更快更好地传播党中央的声音,把粉碎“四人帮”大好消息传给全国人民,迟浩田建议写一篇社论,并确定题目叫《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也作为我们进驻《人民日报》第一天的献礼。由于中央还没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公之于世,我们不能把这个大好消息直接告诉全国人民。于是,我们抓住祝贺筹建毛主席纪念堂和出版毛泽东选集的事,将对粉碎“四人帮”的喜悦心情融合进去。社论特别有意地指出:任何反对马列主义、篡改毛主席指示的人,任何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人,都注定要失败。这暗示指的就是“四人帮”。社论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一片叫好声。敏感的人从这篇社论、这段话里看到了《人民日报》的变化。孙轶青谈到这篇佳作,脸上露出一片笑容。
迟浩田、孙轶青十月七日进驻报社,当天夜里睡在办公室,白天和大家一起在食堂排队用餐。余焕春回忆这一段历史时说,头一个星期,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但凭多年新闻工作经验和政治敏感,又都明白他们所负的使命,互相照面时,虽不知如何打招呼,但都不约而同地以会心微笑来表示。
进驻报社一个星期后,报社同志建议他们该亮身份了,三人小组也认为时机成熟了。十月十八日上午,在《人民日报》五楼礼堂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正式宣布中央关于派迟浩田、孙轶青、郗汉生接管《人民日报》的决定。据余焕春回忆,迟浩田登上讲台,全场鸦雀无声。当他宣读完中央决定,并发表讲话,表示他们要和报社同志团结一致,办好《人民日报》时,会场上猛地响起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同志热泪盈眶。一位老报人说,人员这么齐,秩序这么好,气氛这么热烈,真的是《人民日报》有史以来开得最热烈的一次大会。
粉碎“四人帮”后,一个拨乱反正、批判“四人帮”的高潮兴起了,《人民日报》社也热气腾腾,一派生机。这时,迟浩田、孙轶青等三人小组又不失时机地集体决定:一是揭批查,二是请老同志回来,三是健全规章制度。他们又集体决定首先把胡绩伟、贺敬之、李庄等老同志请回来。中央批准了这一请示。老同志回来,报社上下,活力四射,青春焕发。
一年以后,他们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民日报》。
据《人民日报》老总编李庄回忆,“在报社职工眼中,这个工作组跟以往的大不一样。着军装的也好,穿便服的也好,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晚间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吃饭到大食堂同大家一起排队……老根据地来的同志还知道我们工作组过去都是这样,年轻的同志看着实在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