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人对食品有独到的见解,比如在对食品的称谓上,就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土家族人对食品的称谓特别注重形象性。玉米,称为“包谷”;土豆,称为“洋芋宝”;泡菜,称为“酸咸菜”。将粮食加工成粉,再做成块状、团状或扁圆形的熟食品,石柱土家族人则统称为“粑”。糯米糕,称为“糍粑”;汤圆,称为“粑粑儿”;玉米糕,称为“包谷粑”……用蕨根粉做成的糕点,被称为“都粑”,在文字表达上,人们也写成“都巴”。
都巴的原料是蕨根粉,顾名思义,是从蕨的根茎中提取的淀粉。蕨又名锯菜、龙头菜、拳头菜、蹩脚,为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菜之王”之称,日本人誉为“雪果山珍”。
成熟蕨的根茎呈紫色,含特殊高级淀粉,其淀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铁、锌、钙、黄酮、硒、锶、镁、磷、锗等微量元素,历来广为人们所喜食。蕨根粉性微甘、凉,具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等功效,对咽喉疼痛、牙周炎、泻痢和冠心病等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是老人、孕妇、儿童理想的营养保健佳品。
土家山民历来有采挖蕨根制作蕨根粉(即都巴粉)的传统。据传,这一传统始于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1933年11月,贺龙率领红三军开进石柱境内的冷水、栗子坝(今冷水乡、沙子镇一带)活动,发动群众劫富济贫。栗子坝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土家山寨,由于深受乡团和土豪劣绅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栗子坝一带的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当年因夏涝严重,粮食大面积欠收,本就不多的粮食被国民党的军饷、军粮征收殆尽,群众生活愈加困苦。到了冬天,群众挖野菜、剥树皮充饥者比比皆是。贺龙进入栗子坝一带后,亲率调查人员到黑洞槽了解群众疾苦。他发现黑洞槽的41户农民中,有40户已经完全断炊,他焦急地寻找解决群众困难的办法。在从黑洞槽返回驻地的途中,贺龙意外发现,蕨根中富含淀粉,提取出来,可解决群众吃饭问题。返回驻地后,他立即组织小分队发动群众挖蕨根打粉,做成都巴,安全度过了冬荒。从此,都巴成为石柱土家山民在饥荒时赖以维生的最佳选择。
每到立冬至春分前,也就是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人们上山采挖蕨根,因为此时蕨根的淀粉含量最高,蕨根不易霉变,出粉率也相对最高。
“根啊根,三尺深,挖一挖,哼一哼。”这是人们在挖蕨根时常念的顺口溜。蕨根深埋于地下,用传统的锄头、铁锹等工具采挖比较费劲。蕨根采回来后,用清水冲洗掉泥沙杂质,刮除表皮,切成约10厘米长的小段,用篓装满封严,放在溪流旁的活水中浸泡2天后捞起,漂除异味。
漂洗后的蕨根飘散着植物根茎特有的清香,人们将其摊在水泥晒坝上或在溪流边的干净大石上,用特制的木棰捶碎或用石臼捣烂,再装入布袋,在盛有清水的水缸中揉搓,洗尽淀粉,将缸中粉浆用纱布过滤出渣滓,再反复自然沉淀。在现代机械化作业中,则将浸泡后的根茎放入碎浆机内,边破碎边加水,然后稀释搅拌均匀,分别用80目和100目网筛过滤两次。过滤后的粉浆迅速放进沉淀池或水缸内,待其自然沉淀后,排去清水,即得到湿蕨根淀粉。将沉淀池内的湿淀粉取出晒至粉状或用50益耀60益高温烘干,即成蕨根淀粉,也就是都巴粉。
都巴粉可即取即食。取适量都巴粉,用少量温水(40益度以下)稀释后用沸水冲泡后食用,还可加入白糖、蜂蜜或制成果冻,或掺拌面粉制作其他食品食用。
在土家族山寨,人们食用都巴粉,一般不采用速食的方法,而是用温水将其调和成面团,切成一片一片的小块,置入沸水中煮至都巴块全部浮上水面后捞出,或拌腊肉、炒腊肉,或加糖、芝麻花生末,炒成香甜都巴块;或做成拔丝都巴块、都巴卷……无论哪一种方式做成的都巴块,都酥软缠绵、满嘴留香。